分享

“仁”

 一只好笨蛋 2020-11-19

“仁”

其他字的写法,请查阅后台菜单目录


   “仁”字楷书临写一

(因为后面会有欧体原字的分析示意图,第一个图我就直接用自己的临写图了,今后也一样,为大家节省一部分流量)

1,“仁”字最主流的写法有两种,从整体来看,两种形状,一种就是欧体的,它的核心圈比较正,近似一个圆,或者说,长宽比很接近,如下图:


另一种整体字形发扁,主要是右边的两横比较长,而且间距短,如下图:


颜真卿颜勤礼碑“仁”

通过这样一种对比,我们大概知道,这个字要写成什么形状,它的笔画长短的大致要求了。

2,字形简单,重点往往就是点画:


1)还是老规矩,单人旁的写法,竖笔往往是向左斜的。而且写的时候,看上去总是像在写一个“)”,不同的是,它的起笔细而收笔粗。

2)右边的两横,短而粗,起笔都是实笔,间距很大,这样才让右面变得丰满起来

3)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两横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下“区”字的两横,底下的这横起个支撑的作用。

3,除了上文说的两种形状,我们还可以折中一下,写成这样:


欧阳询虞恭公碑中的“仁”


“仁”字的楷书临写二

这两种都是欧阳询的字体,有什么不同呢?

1)两横之间的距离近了,与此同时,两横上下的空间大了。

2)两横变长了。

3)更加贴近“区”字两横的感觉了吧

4,这个字看上去特别简单,越是简单的字,越是注重写的时候的感觉,越难以总结它的写法和规律,不信你试试?

所以如果你还是写不好,那就不断地练吧,有时候一点点细微的差别,这个字的感觉就变了。

还是那句话,我说的,是我的体会和总结,仅供参考,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坚持不辍地练习。

“仁”字习作:


(楷书练习)

ps:写完字一定要洗毛笔,否则毛笔容易打结、分叉,比如“当”字的横折等处。

(行书练习)

今天,要借一幅作品,简单谈一个问题:那就是初学者写楷书僵化的问题。

就好比老司机和新司机,老司机换挡流畅自然,新司机却总感生硬。

笔画和笔画的衔接,那是一种感觉,你对点画不能驾轻就熟,这是难以避免的。

我的建议是,练练行书,找找感觉,然后,可以放轻松点、随意点来写楷书,比如下面这幅:


好看不好看放一边,感觉会很好,行笔速度在楷书和行书之间,用楷书的笔法,不用在意细枝末节,会有一种通透的感觉,而楷书练久了,会略感压抑沉闷,偶尔恣意而为,真是舒畅!

(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在后台交自己写的作业,我每天晚上会抽时间批改建议!)


      谢谢您的驻足,我是一只笨蛋,

       85后,笨拙而努力的书法爱好者,

       如果您也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我,我们一起研习书法!

如果觉得不错,一定要记得:

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