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室大棚实施高温闷棚的六个要点

 李晓傲慢 2017-03-02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要预防多种病虫害,而蔬菜病虫害发生一般与栽培管理措施有关。通过调整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存条件,可达到控制温室大棚病虫害的目的,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高温闷棚就是创造一个短期的高温条件,使棚内温度达到38-52℃,可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消灭虫害,并对蔬菜作物无影响或影响很小。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温室大棚实施高温闷棚的六个要点:

      (一)灭害原理

      病菌、害虫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活繁殖,超出了它们的适应温度,病菌就不能产生孢子、菌丝不可萌发、害虫休眠甚至死亡。比如,温室内番茄晚疫病发生适温为lO-30℃、灰霉病2-31℃、叶霉病9-34℃、瓜类霜霉病发生适温为5-32℃。而害虫属变温动物,适宜温度一般在6-36℃。所以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一旦达到38-52℃,这些病菌害虫便无法存活。

      (二)灭害效果

      当温度达到38-40℃闷棚3h,可消灭有翅蚜虫、潜叶蝇;当温度达到40-42℃闷棚3h,可控制番茄灰霉病、瓜类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白粉虱减少;当温度达到45-48℃闷棚2h,可消灭无翅蚜虫、白粉虱,控制番茄灰霉病、瓜类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瓜类白粉病;当温度达到50-52℃闷棚2h,可杀死瓜蜎螟等蛀食性害虫。

      (三)灭害时期

      温室大棚在3月下旬以后、10月中旬以前高温闷棚,温度可达45℃以上;1O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高温闷棚,温度可达40℃左右。高温闷棚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每lO天左右进行1次高温闷棚处理。这样可有效防治温室大棚内低温高湿类番茄病害及小型虫类危害,能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时间安排

      3月下旬以后、10月下旬以前,夜间温度在10℃以上,是晚疫病发生的主要时期,因此在3月下旬—4月上旬、10月中旬左右可采用45℃高温闷棚,以消灭白粉虱、蚜虫、潜叶蝇,控制晚疫病。11月至翌年3月中旬,由于外界气温低,夜间温度常在7-8℃,甚至4-5℃,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危害,而是灰霉病发生和危害的关键时期。随着番茄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灰霉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可每10天进行1次40-42℃高温闷棚,能有效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和危害,蚜虫、潜叶蝇不再发生,白粉虱也基本不发生。

      (五)实施条件

      无滴膜透光膜保温性能要好,温室大棚采光角度要大,选在晴天微风时进行,保持大棚内土壤潮湿。

      (六)实施方法

      在晴天微风的上午九时左右,关闭温室大棚所有通风口使其自然升温,40℃以上保持3小时,45℃以上保持2小时,然后从温室上部先通风,半小时后才从窗口通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