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临证体悟《伤寒论》智慧

 叮当0 2017-03-02

新书友点标题下方中医书友会快速关注
讲述/郝万山 | 编辑/小熊

 

编者按:本文据郝万山教授《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内容整理,郝老师用非常轻松的语言、以各种故事和案例来讲述《伤寒论》的智慧。

 



  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之一,就是他创立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影响了我国的传统医学,而且也影响了世界医学界。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就是现在医学界所说的辨证论治。  


  郝万山教授刚从中医学院毕业的时候,没有临床经验,看了三个月病,没有一个人说吃了他开的药病就好了。于是,他就跟院长说:“我能不能现在不看病,跟老前辈去抄抄方子?”学院领导同意了,让他去向老师学习,跟着他们抄抄方子。


  一天,来了一个小伙子,从五一节开始就喘,到了十一自然就不喘了。天越热,他越喘,经常是急性发作。用什么药都不能让他一点也不喘,前前后后喘了3年。 


  “ 这病你是怎么得的?”

  小伙子说:“别提了,三年前,五一节单位组织了一个大型活动,那天我是走得又热又累,又渴又饿。我觉得自己年轻,就喝了一肚子凉水,又吃了一肚子冷的干粮,结果活动还没有结束,我就开始胸闷,就开始喘。打那天以后,只要天一热,我就喘”。  


  老师思考了好长时间,给他开了两个药:一个是药焦山栀,就是栀子,15克。一个是淡豆豉,就是豆豉,15克。小伙子拿到这个方子说:“老大夫,我在您医院已经看了3年病了,别的大夫都把方子写得满满的,您就给我开这两个药,能行吗? ”

  老师临床特棒,就说了一句“你试试吧”,小伙子无可奈何地把药方拿走了。


  一个星期后,那个小伙子又来了,还是喘。老师看完后,还是开的这两个药:药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

  小伙子说:“老大夫,吃了您上次开的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您还是换个药方吧。”

  老师还是那句话:“你试试吧!”

  小伙子只来了三次就再没来过。 


  一年后,在我们医院的楼道里,我突然看见了这个小伙子。

  我说:“小伙子,你怎么了?你喘怎么样了?”

  “我的喘好了。”

  “是谁给你治好的?”

  “就是那个老大夫!”

  “你来了三回,不是说没效果吗?"

  “开始是没有效果,后来我发现,吃了那两味药,胸口闷得没有原来厉害了,以后即使再发作,也轻多了。后来我坚持吃了俩月,喘就全好了。”

  “你后来为什么不来看了呢?”

  “这两味药我已经知道了,药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我用纸写上,我们村就有药店.”他是通县的农民,后来村上的人都知道了,他们以为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子,许多人都拿去抄,全村人都喝这药。竟然没有一个好的。


  其实,中医本来就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小伙子是在他那种特殊背景下,身体内部发生了变化,才出现了这种过敏性哮喘。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个发病的道理,小伙子是在又热又渴又累的时候,喝了凉水,吃了大量的冷食,把热都积郁在胸部了,现在用清宣郁热的方案治疗,达到了疗效。说明这个方子只适合这个小伙子。  


  我父亲和我哥哥,都是中医大夫。我就给他们讲了这个病例,他们说:这真是出奇制胜。以后,我们如果遇上这种情况也能用这个方子。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仨,谁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病例。  


  北京的夏天非常热,有一年夏天,我一个中学同学,在外地的一个避暑胜地做行政领导,他让我去那儿避暑。到了那儿,他说:"我舅舅的腿疼,已经疼了十多年了,一直拄着拐杖,走不了路。你能不能给他看看?"他舅舅来了,真的拄着个拐杖。  

  “您是不是关节疼?有没有红肿?”

  “关节不疼,也没红肿变形。”不是风湿,也不是类风湿,也不是痛风。

  “那您到底是怎么个疼法?”

  “腿抽筋,一受凉就抽筋,一活动就抽筋,抽筋疼得我走不成路。”

  “那补点钙?”

  “钙片,我不知吃了多少了,不管用。”


  于是,我就想到,他是受凉腿就抽筋,这不是有寒吗?中医有驱寒的,助阳的药。一活动就抽筋,他的皮肤干燥,又搔痒,这不是阴血不足吗?咱用点养血的药,松解肌肉痉挛的药。


  正好《伤寒论》里张仲景有个方子,叫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和甘草相配,是助阳的,芍药和甘草相配,是养阴血松解筋脉拘挛的。这个芍药甘草相配,后来的医生就把它叫做去杖汤。木瓜是松解肌肉痉挛的,再加上一个药叫伸筋草。老先生长期不能干活,走路不便,心情郁闷,胸闷,再加一点宽胸理气的,这药叫苏梗。 

  

  这样我就开了一个小方子,一共开了3付,也不知有没有疗效,我对老先生说:“要是吃着有效,您就多吃几付。要是没效,您就另请高明。”


  过了两三年,我又去了一次那个地方。一个老先生挑着桶去打水,路过我身边,忽然把桶放下,跟我打招呼,原来是我同学的舅舅,腿不但好了,还能挑水。  


  当时,我开完药方,不觉得会有多少疗效,开了哪些药,我已经忘了。跟着来到他家。他拿出一张纸,已经贴了好几层,像张纸板。上面真的是我用钢笔写的字:附子,芍药,甘草,木瓜,伸筋草,苏梗。当然还一个药,川牛膝,是引药下行的。就这个方子,他吃了60多付,腿就不抽筋了。 


  “这方子怎么糊得这么厚啊?”

  “这个地方的人,都知道我腿疼,吃了这个方子的药好了,所有腿疼的都拿这个方子去抄,揉烂了就糊上一层纸,贴了一层又一层。”

  “他们吃了有效吗?”

  “大多数没有效果。”我心想,它怎么会有效呢?你是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这个方子本来就不是治这个病。老先生是阳虚,经脉失温,阴血不足。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听说别人用某个方子,治好了某个病,千万不要把这个方子拿来直接就用,因为这方子不一定适合你的病。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张仲景创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今天中医界叫辨证论治。


  这个“证”,是医生通过收集病人的症状,比如病人说他肚子疼,咳嗽,这就是症状。医生按按他 的肚子,一按就疼,这叫体症。医生通过症状,体症,舌苔,脉象,然后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这个病变的部位在哪?分析它的病位,再分析它的性质,是寒证,还是热证?再分析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正气?是指这个人的生理活动能力,小伙子吃饭多,说明他消化系统的机能好,这就是正气活动能力,他消化系统的正气壮盛。吃一点东西就消化不了,说明他消化机能比较薄弱,这就是正气不足。  正气也包括抗病能力,流感来了,很多人都得了,人家小伙子就是不得流感,说明他抗病能力强。正气还包括得病以后的恢复能力,都得感冒了,人家喝点姜糖水就好了,说明他的正气强盛。可能有的人7天都好不了,拖到14天才好,说明他的正气薄弱。如果我们能保持正气的壮盛,就可以少得病,得了病,也好得快。  


  什么是邪气?邪气是指所有的致病因素。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因素,都可以叫邪气。一个人得病以后,用中医理论来进行分析,最后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包括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包括正邪关系,然后针对这种情况去治疗。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就要用不同的方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学上这叫同病异治。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给后来医生的另一个启示叫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同一个方子来治疗。 


  在古代分科比较粗,把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来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致病因素所引发的病,包括一些传染病,都叫伤寒病。除了这些病以外的,七情六欲所导致的病,饮食不调所导致的病,都叫杂病。张仲景是伤寒病也治,杂病也治。所以,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有一个人得了结肠癌,做了手术。在做手术时,医生发现他腹腔的淋巴结转移,因此,又加了放疗。放疗,引起了放射性肠炎,肚子疼,吃止痛药也不管用。找大夫看,大夫说,这是放射性肠炎,疼上半年就好了。病人怕疼决定找个中医大夫看看,他从网上查到了我的名字,从外地跑到北京来找我。我从辨证的角度来看,他血色素偏低,整个人比较瘦弱,这不就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吗?舌上有瘀斑,我就用张仲景治疗肚子疼的小建中汤,加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吃,吃了两个礼拜,疼痛明显减轻,又吃了一周,基本上不疼了。他非常高兴,手术到现在已经有4年了,隔段时间他就来北京找我,现给他适当再调理调理。 


  张仲景肯定没有遇到过放谢性肠炎,今天我们用他的小建中汤的道理,治腹部经脉的拘急痉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有一次,一个大一的女学生,妈妈带着她来看病。孩子面带愁容,情绪低落,精神抑郁,非常消瘦,不爱说话。妈妈说,这孩子原来可活泼了,自从上了大学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妈妈不在的时候孩子说:“我有很多事情不敢跟妈妈讲,实际上,我已经闭经5个月了“。

  “你是不是吃减肥药了?“

  “是”

  “你为什么要吃减肥药?”

  “我们班上有一个男生说我是囊囊膪(chuai 猪乳部又肥又松的肉)。我的心里受到极大的刺激,就下决心减肥,控制饮食,原来我体重120斤,当减到80斤的时候,月经就没有了,到现在已经有5个月了。我不敢跟我妈说,以后我又发现自己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老师讲课我听不懂,学习下降,我也高兴不起来,经常自个儿哭。” 


  “孩子,人的体重不能减得太低,你正在发育和学习阶段。月经是怎么一回事?是五脏六腑经过代谢以后,剩余的气血下注到胞宫,月事才能按时下。现在,你摄入能量这么少,五脏六腑基本代谢的能量都不够用,哪还有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啊?所以,你就闭经。这样的闭经,如果不及时纠正,超过3年以上,你的卵巢破坏,你一辈子就不能怀孕。你听不懂老师讲的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人的大脑活动,需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五脏六腑的能量都不够,哪有剩余的能量来充养你的大脑?你看聂卫平下围棋的时候,都要吸氧,为什么?脑子缺氧啊!你想学习好,集中精力,没有充足的能量,怎么行呢?人家说你囊囊膪,难道骨感就漂亮吗?瘦到三围都没有了,还有哪个男生喜欢你? ”


  其实,她就是属于气血两虚,精神失养,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精神抑郁,兴趣减少,喜静懒动,睡眠失调。女大学生,青春发育期减肥过度,引发闭经,引发精神抑郁症,调整起来很困难。我给这孩子做工作,前前后后调整了一年,总算正常了。提起当年的这个过程,她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这是我们用张仲景提供的方法,提供的思路,来治疗现代的病:一个是手术后患肠炎的病人,一个是急于减肥的女大学生,居然都靠同一个药方“小建中汤”,治好了各自的病。


  在《伤寒论》里有一句话:干呕,吐涎沫,头疼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个人有恶心,吐白泡泡,又头疼。张仲景认为,这是肝有寒,胃有寒,肝胃两寒。寒就是阳气不足,水液代谢就会有失调,这样,白泡泡就出来了。阴寒邪气顺着肝经,上到颠顶,肝经是到头顶的,导致头疼。张仲景用的是吴茱萸汤。  


  我有一个小学的同学,在外地工作,得了食道癌,在北京一家大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嘴里老是分泌大量清稀的唾液。在道家看来,唾液是非常珍贵的东西,道家把它叫作神池水,上池水。我对同学说,你把这么好的东西吐了,太可惜了。怎么办?咽下去呀!  第二天一早他又来了,说我的办法不行。


  “我的吐液恐怕不是金津玉液,我咽了一个多小时,前心后心冰冰凉,胃里就像结了个大冰砣子,实在不敢再咽。”


  我突然意识到,他的这个大量的清稀的白泡沫一样的唾液,是水饮不化,这是中医的术语,因为他胃阳虚,水邪隐邪不能化。他没有干呕,没有头疼,就是吐涎沫。于是,我给他开了吴茱萸汤。这不是治胃病的药。吴茱萸汤他吃了两周,就不再吐了。


  后来我发现,不少食道和胃癌手术之后的病人,用这个方子也有疗效。  


  有一个夏天北京很热,一个小朋友,喜欢吃一种最新推出的消夏食品,叫雪顶。小朋友一连吃了6杯。中午吃完,晚上回家就不停地从胃里往外吐泡泡。自己觉得吐干净了,就睡了,睡到夜里3点,脑袋胀,眼睛胀,醒了以后还是吐泡泡。头疼至中午,慢慢减轻。  就这样连续三天,她就来找我。这个病如果西医诊断,是胃炎。


  张仲景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我开了3付,她吃完头也不疼了,也不吐泡泡了。我又给她开了5付药,她只吃了2付,剩了3付在家。  


  那一天路过快餐店,天热,看到雪顶,馋了,又连续吃了仨。当天晚上又是头疼,又吐泡泡。把剩下的几付药吃了,没有完全好,找我又开了5付,吃完就完全好了。从此,她再也不敢大量地吃这东西了。

 

  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说起他舅舅头疼有十几年了,常常夜里3点钟疼醒了,床那头放了一个木头箱子,他就拿脑袋撞那个箱子。我一看,舌头很胖,也很水滑。夜里1至3点,是肝经经气旺盛的时候,如果肝有寒邪,这时正邪斗争激烈,症状就都表现出来了。所以,我认为这种病应当是肝寒,阴寒邪气循肝经,上逆到顺顶,轻的时候头顶疼,重的时候满脑袋疼。时伴有两眼胀,肝经的络脉联系到眼睛。西医诊断是血管神经性头疼,疼了十几年。我给他用了吴茱萸汤,前前后后吃了三个星期,十几年的头疼从此好了。

  

  张仲景的一句话,给我们提供了治疗三种病的方药,这就叫异病同治。  郝万山教授以自己多年的行医实践,反复验证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科学与神奇,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古老智慧,至今依然在造福人类。(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