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Handaniloveyou 2017-03-02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报告会现场合影

2月28日,“龙抬头”的第二天,春风有信,阳光正好。

在广东省深圳市市民中心B区礼堂,以“弘扬大医精诚 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的广东省中医药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5位中医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800多人。

每一次掌声,都源自真心的感动。

每一滴泪水,都是为他们的精神而流。

让我们先跟随着记者的镜头,重温一下他们的感人故事:

他让癌症末期的病人多活了20多年

美国专家都来点赞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他在1980年代率先提出了“带瘤生存”概念,呼吁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无病生存期;

他俯首耕耘,无数个晚期癌症患者因他而延长了10年甚至20年生命;

他不仅重视“人得的病”,更重视“得病的人”,他看病时从来不戴口罩,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影响“闻”诊,所有的病人都把他当成家人,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

2002年的一天,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岱翰的病房来了一个全身发黄、肚子鼓得高高的病人,她带来的CT报告上写着:巨块型肝癌,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

“周教授救救我!我的儿子才上四年级,我的父母还等我给他们养老,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啊!”病人姓李,40多岁,面如死灰,没说几句就泪如雨下。她曾四处求诊,却被很多医院拒绝,她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做手术,化疗的成功几率也微乎其微。

周教授收治了李阿姨,为她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每天准时地出现在肿瘤科的病房,为她问诊切脉开方,还耐心地解释怎么做饮食调理,让她开始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经过治疗,李阿姨一天天好转,骨痛缓解,腹水消退,一年后肝癌稳定控制住,可以手术了。这原本是件大喜事,李阿姨还是心事重重,有天她发脾气,把中药泼在了地上。“不治了,反正也好不了!”

原来,她得知肝癌手术费用高昂,家里负担不起,情绪失控了。周教授知道了后默默地把费用交了,还要求护士长不要告诉李阿姨。他说:“人之性命,有贵千金,好不容易从鬼门关拉回她,怎能眼睁睁让她被手术费绊住?”

做完手术,李阿姨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起来,她高兴地说:“以前连海珠桥都不敢过,怕被风吹跑,现在我能爬泰山十八盘,都是周教授救了我。”李女士的乐观,让周教授很欣慰,他说:“很多肿瘤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周岱翰教授接受致敬

同样是被病魔所困,Ora找到周教授时,身患恶性非何杰金淋巴瘤,已经到了末期,她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希望你给我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Ora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求医,20多次化疗后,疾病不仅没治好还全身转移。周教授运用“火热”、“热毒”等理论,应用岭南特色的抗癌草药,配合药膳,竟然把Ora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两年多后,Ora奇迹般康复了。

由于Ora家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周教授的神奇吸引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替代医学办公室主任怀特博士的注意,他专程到广州拜访,并邀请周岱翰到美国讲学,把中医“带瘤生存”的抗癌理念带到了西方。

一根纤细的银针

温暖了大漠和少数民族同胞的心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她从温暖的珠海,远赴平沙莽莽黄入天的南疆图木舒克市;

她10针救活了急性脑梗死的70多岁老汉,80针救醒了身患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的13岁小姑娘,甚至还治好了不少人的不孕症,被少数民族同胞称为“神针妙手”;

她,用一根纤细的银针,架起了广东与新疆、汉族与维族之间的桥梁。

“广东医生亚克西!”13岁维吾尔族少女从昏迷中醒来,她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

2015年4月21日中午,这个女孩上课时突然晕倒,被送到广东的援疆医院儿科。儿科专家诊断她是重症格林巴利综合症,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当天晚上,女孩出现神志模糊、呼吸困难、面色口唇紫绀,儿科专家马上找艾宙来帮忙。

死神已经触摸到了女孩的身体,经过漫长的5分钟,艾宙才感到针下有了一点肌肉收缩反应。又几针下去,反应开始明显,艾宙当机立断,毫针刺哑门、排针刺夹脊穴、循经速刺、脐针等多种针刺手法联合,一共扎了80多针,40分钟后,女孩睁开眼睛,喊出了“阿娜(妈妈)”。

女孩出院后,她的父亲特地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神针妙手、仁心仁术”,从此神针妙手就成了当地老百姓对艾宙的昵称。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艾宙医生接受致敬

刚到南疆时,艾宙被大漠、胡杨林壮美景色所震撼,但也为地广人稀、医疗资源的缺乏而震惊。她所在的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辐射区域1970平方公里,有16万人口,大部分是维族少数民族,对中医并不了解,充满了不信任,改变是从一个维族老人开始的。

2014年的一个星期一,70岁的维族老人买买提因急性脑梗死被紧急送到医院,艾宙在病人的腹部扎了10针,这位半身瘫痪的老人右下肢立刻可以大幅度地抬高,疗效立竿见影。第二天,老人就可以下地行走了,激动得用手背不停地擦眼泪,他的老伴和3个儿女拉着艾宙的手不停地说“热合买特(谢谢)”“亚克西(好)” !

医生治好一个病人,就会感动一家人,甚至是一群人。针灸在当地一下子就有了口碑,病人越来越多,在援疆三年的时间里,艾宙在图木舒克诊疗量累计超过5万人次。

为了让中医在新疆扎根,在少数民族同胞的挽留下,她放下对家人的思念,多留了一年半,带出了12个徒弟。虽然现在她已经回到珠海,但还是会通过微信或电话,指导自己的维族学生继续为当地老百姓针灸。

这个叫病人好好听话的医生

也是个最不听话的病人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他从2006年起每一个春节都在急诊科度过,有4年每年值夜班超过100天;

他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因为一位82岁的病人说“没有贺主任我就不看病了”,他逼着妻子开车赶回急诊室给老人看病;

他说经历了与病魔的生死抗争后,更加能理解病人的痛苦,也促使他更加努力去帮病人减轻痛苦。

82岁的熊伯是一个倔脾气老头,患有心脏病、脑梗死、高血压,时常出现头痛、头晕,在多家三甲医院前前后后看了三年不见好转。一天,他晕倒在石榴岗路边,被好心的路人送进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当他醒来,睁开眼就看到了在床旁守候的贺运河。贺教授安慰熊伯说:“我们已经及时为您老进行了全面检查,都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没什么大碍”,然后,他给熊伯开了健脾养胃、活血化瘀、扶阳益气的中药。

几天后,熊伯兴奋地冲进贺教授办公室,高喊着:“贺医生,我头不晕了,我头不晕了!”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熊伯每个月都会来看看贺教授,对贺教授说,“你开的药管用,我跟你有医缘啊!”

2014年的农历正月十二日,正在出诊的贺运河突然感觉鼻子一凉,鲜血流出。他捏着鼻子不让血流到病人身上,刚说了一句话,就昏倒在病床前,他说的是:“先别管我,还有两位患者的检查结果没出来!”

经检查,贺教授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熊伯来复诊,听说贺教授住院,他对老伴说:“没有老贺给我看病了,我也不想再治了。”得知情况,贺运河瞒着自己的医生,逼着妻子开车赶回医院给熊伯复诊。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贺运河主任因发高烧不能到达报告会现场,

他的妻子林玲代他接受致敬

当时,贺教授做完化疗刚10天,基本没有免疫力,同事问他:“您自己是医生,明知细菌感染风险非常高,为什么还坚持要去?”他说:“没什么,这不,我还戴着口罩呢!”

贺教授之所以这样甘心冒险,不是因为“戴着口罩”,而是心中装着病人,病人的生命重于泰山。幸运的是,贺运河慢慢康复了,2016年3月,他回到医院继续出诊看病,熊伯又来找他谈笑风生了,“贺医生眼力贼准,一眼就能看穿病症,他的药,吃了就见效。”

他的电话

24小时为14000人待命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他扎根茂名市电白区陈村镇,14000多人的地址和身体状况,他记得清清楚楚;

他的手机号码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电话打过去,麦元春就会赶来;

他把自己看过的病例整理成《辨证奇闻》,他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解决风湿、痛风等给乡亲们带来病痛,甚至让他们因病致贫的地方病。

有一段时间,67岁的吴大妈恨不得死了算了。

她患有高血压、颈椎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因为脘腹肿硬,走路都很困难。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她找到了麦元春。

麦元春详细询问了吴大妈的病情,发现是旧病复发。原来,30年前,吴大妈干农活的时候被牛撞到,胸部受伤,多年瘀积造成经脉受阻,风热湿毒导致了她的痛苦。麦元春仔细诊断后,决定采用祛瘀排毒、健脾养胃的综合方案治疗。

第三天,吴大妈一口气跑过来,跟麦元春说,整个人都舒服了许多,血压也降了下来。麦元春继续给吴大妈调治,一个月后,大妈突然咳嗽起来,大量的痰液从口鼻中涌出来, 30年的症状都一扫而光。村民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夸麦元春是“神医”。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麦元春医生接受致敬

麦元春不止是在家里等病人上门,每年的重阳节,他都会抽时间去看望村里的老人,为他们检查身体,了解他们生活起居的情况,并且替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检测血压、血糖,用所学的中医知识帮助他们保健养生、提供服务。

十多年来,立志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乡亲父老服务的麦元春为乡亲们诊治各种慢性病达3万多例。

因为乡亲们都不富裕,麦元春每次出诊都只收几块钱,能给20块钱的都算大老板了。看起来就像个苦行僧,但是他很乐意这样选择,他说:“因我一生深爱我从事的职业,我的生命与乡亲们的健康同在。”

一个病人的复诊电话

他打了8年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他不但治好了许多患肝硬化的病人,甚至还治好了早期肝癌的患者;

他和他的团队将深圳市中医院只有几间铁皮房的肝病科建成了国家级重点专科;

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等一系列荣誉,是国内外患者和医学界同行中有口皆碑的名医。

1989年,研究生毕业的周大桥怀着拓荒牛的干劲来到深圳,加入了深圳市中医院。

当时医院还没有肝病科,周大桥就在内科开设了一个肝病门诊。1994年医院创设了肝病病房,说是病房,其实就是几间铁皮房。夏天,太阳一晒,铁皮房里和烤箱差不多,哪个患者会愿意住呢?想不到,病房开放当天,就被患者全部住满。

2008年,来自梅州五华县的肝病患者老章找到周教授时,已经是肝硬化腹水,生命危在旦夕。不是所有医生都敢收治这个时期的病人,但周教授还是果断收下了他,并采用这些年摸索出来的一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西,就是用西药控制病毒;中,就是用中药益气活血,软肝散结。

20多天后,老章的病情好转。周教授建议他回家休养,定期过来复查就行,可老章怎么都不肯出院。周教授一问,原来老章经济不太宽裕,担心路远来回跑浪费钱。周教授笑了,他告诉老章:“你出院吧,我以后给你打电话问诊,不用你来回跑。”

这个复诊电话,一打就是整整8年。电话里,两人一开始只聊病情,后来渐渐聊起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两人竟成了朋友。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周大桥教授接受致敬

27年来,周教授和他的团队累积救治了超过五万例肝病患者,其中20%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危重症患者,他不但治好了许多患肝硬化的病人,甚至还治好了许多早期肝癌的患者,慢性肝炎合并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也从65%降到了10%以下。

“肝病是全人类的大敌,这个大敌非常凶恶,非常顽固,非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不能攻克。”周教授说,他相信,在向肝病这个人类的大敌发起最后冲锋、并彻底攻下这个顽固堡垒的队伍中,中国的科学家,中国中医中药界的优秀人物,一定是中坚力量。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情景剧真情诉说医者大爱

本次报告会是继去年12月16日广州首场成功开讲之后,巡回宣讲的第一站。

报告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省精神文明办和广东省中医药局联合主办,深圳卫生计生委、深圳市文明办和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等领导出席报告会。

大医典型+中医药文化

广东将持续弘扬“大医精诚”

徐庆锋局长被5位大医的行医哲学和人生智慧所打动,他激动地说,“他们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守护者、是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是中医药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徐庆锋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他表示,2016年是广东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中医药系统紧紧围绕“四有五抓一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取得新成果,特别是开展“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主题活动,通过中医经典研修师资班、弘扬大医精诚演讲比赛、中医经典诵读表演和中医药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向全社会广泛传播了广东中医药正能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徐庆锋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里孕育出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品德、道德,更是一种大德,是社会公德、国家美德。我们所弘扬的大医精诚,其要义是指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徐庆锋说,核心价值观与大医精诚的精神本质,有一脉相承之处。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致辞

徐庆锋介绍说,为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继续弘扬践行核心价值的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省中医药局已经把2017年定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年,将着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交流传播工作,不断补好中医精神之钙。

徐庆锋肯定了报告会的成功,他说,平凡温暖的行医故事在宣讲员的真情讲述下,引起了大家共鸣,宣讲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感染效果。他强调,这次报告会,就是接力践行核心价值主旋律的活动,而开展巡回报告,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大医精诚”的心灵震撼,让更多中医药工作者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

最后,他向全省中医药工作者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以5位大医为榜样,“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助力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作出贡献。

国医大师+本地名医

深圳立体式推动中医药发展

作为东道主的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也在报告会上发表了讲话。

罗乐宣说,因为中医药在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圳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始终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罗乐宣发表讲话

罗乐宣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加快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启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创建活动,以及请来多名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来深设立工作室,其中就有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临床医疗和教学科研53年的国医大师禤国维,去年12月首场报告会曾宣讲了他的故事。

罗乐宣表示,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是全省中医药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近年来,在深圳医疗卫生行业,也涌现了大医郭春园、广东好医生徐粼等先进典型,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同样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代表。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徐庆锋局长(左八)、吴以环副市长(右七)、罗乐宣主任(右六)、汪洪滨主任(右一)、黎锦城处长(左二)、张玉领处长(左三)、郑子谦社长(左四)、吴穗民副社长(左一)等领导与先进典型人物周岱翰(左九)、周大桥(右五)、艾宙(左六)、麦元春(左七)、贺运河的妻子林玲(右三)及宣讲员蓝海(右四)、吴佳仪(左五)、谷大伟(右二)合影

舞台剧+VCR视频

报告会创新展示名医风采

报告会是在庄重典雅的中国传统乐曲中徐徐拉开帷幕的,身穿中国历代医生服饰的舞者,用干脆优美的舞姿,呈现了从古代到近代的采药、捣药、望闻问切等治病救人的方法,舞蹈的美丽与中医的魅力交相辉映。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舞蹈表演

开幕表演就显示了这是一次打破常规的报告会,承办方创新形式,综合运用演讲、情景剧、朗诵、互动交流,以及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拍摄的VCR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把5位典型人物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让他们的故事显得更有说服力。

周岱翰、艾宙、贺运河、麦元春、周大桥等5位名医虽然经历不同,岗位和职责也各有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以精湛的医术,以及更宝贵的对病人真挚的关爱,每天都在帮助着、温暖着身边的老百姓。

泪水+掌声

广东中医多了800“脑残粉”

报告会现场,800多名来自深圳、惠州、东莞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群众坐满了观众席,在观看五位大医的故事中间,他们不停地用掌声和泪水表达着自己的感动。

他们感动于周岱翰延续了无数肿瘤病人的生命,也感动于艾宙在8000里外对家人的思念;他们感动于贺运河在急诊科坚守20年、麦元春在陈村镇扎根十几年的老黄牛精神,也感动于周大桥从铁皮房里打造起了一个国家级重大专项课题的拓荒牛气魄。

正在深圳市中医院学习的李丹原本是来给周大桥加油的,最后却被每一位专家折服,尤其是同为女性的艾宙医生,她的故事让李丹多次流泪,李丹说:“希望20年后,我也能站在上面讲述我的故事,中医界里也能有我的传说。”

医济天下,德润人心——5位名中医登上大舞台,看哭800人

现场座无虚席

特别提醒:《人之初》杂志将陆续推出12名中医药典型人物的相关报道,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