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凤鹦鹉饲养与雌雄鉴别及品种介绍

 巨蓝魔 2017-03-02

鸟类的保护、鉴赏、饲养、调教、繁殖、疾病防治,影音图片欣赏等。

关注本账号后,即可进入养鸟论坛



玄凤鹦鹉,学名为鸡尾鹦鹉(Nymphicus hollandicus),又叫高冠鹦鹉、红耳鹦鹉、福面鹦鹉、卡美鹦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鹦鹉之一,也是国内最普遍的中型鹦鹉。价位合理、繁殖数量多使得它们相当的普遍,手养幼鸟温顺活泼,喜爱亲近主人,是不错的选择宠物鸟。鸡尾鹦鹉有许多培育羽色变种,市面上也陆续出现较不常见的变种,其售价通常比常见的灰色、黄化白色、珍珠等高出许多。

鸡尾鹦鹉学名“Nymphcus hollandicus”的由来是1832年德国的Johann eorg agler看到栖息在澳洲的鸡尾鹦鹉时,见它们十分可爱而以虚构的宁芙(精灵)命名(Nymphcus意即“小精灵”),种名hollandicus则是New Holland新荷兰(古时对澳洲的称呼)之意。鸡尾鹦鹉-Cockatiel名称的由来是荷兰船员1845年在澳洲发现它们时候,以葡萄牙语称它们“cacatitho”,意思是“小型的巴丹”,因而得名,后来演变为英文的Cockatiel。

鸡尾鹦鹉在欧洲已被饲养约二百多年,早在1800年时就被带到了欧洲,约在公元1845年时在欧洲首次被繁殖成功,但是第一个颜色突变品种直到1940年左右才产生,之后距今60多年里成为十分普遍且受欢迎的宠物。它们在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1百多万只,而且数量仍持续地增长中,其族群十分稳定且安全。

鸡尾鹦鹉体长30~33厘米,体重80-100克,平均寿命18~20多年,也有短命如5至10年,已知的活得最久达36岁。营巢于树洞,产卵4~5枚,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约19~21天,育雏期约50天,野生玄凤雏鸟1年后性成熟。是凤头鹦鹉科中的一种小型鹦鹉。主要广布于全澳洲,尤其是澳大利亚内陆地区。

野外通常成对或一小群形式聚集活动觅食,原种灰色体羽对歇息树干上来说是一种很好保护色。主要栖息在干燥和半干燥疏林地区,在干地或草原上也可发现鸡尾鹦鹉的踪迹,不过它们喜欢生活在靠近水边的地方,有时甚至会有上百只围在水边成群的喝水,主要食物为各种植物种子、果实、嫩芽嫩枝等,也会吃农作物谷物类,在一些地方是农业害鸟。

鸡尾鹦鹉那独特的鲜黄色头冠会在受惊或兴奋时竖起,而它们平常放松时头冠就会微微倾斜,若紧贴头部时则是生气或自卫时。个性温驯、乖巧又很容易照顾,因此广受欢迎而成为流行的宠物鸟。但有却相当的神经质,个别胆小容易受惊吓,一点惊动就会使它们陷入恐慌之中,它们情绪会随冠羽变化。叫声清脆响亮似吹口哨,有的叫声类似——嗷——嗷——声,给人以空旷、荒凉之感。鸡尾鹦鹉主要玩赏和观赏体型羽色,给人一种异国情调。


鸡尾鹦鹉的饲养

鸡尾鹦鹉吃的与牡丹鹦鹉、虎皮鹦鹉差不多,饲料主要有谷子、黍子、碎玉米、稻谷、高粱、麻籽、葵花籽、鸡蛋小米等。粒料搭配比例谷子40%,黍子20%,稻谷或高粱10%,碎玉米10%,麻子或葵花子20%,把几种饲料混合均匀即可。

夏秋季多喂些新生长成熟的嫩玉米、嫩高粱穗、谷穗等,对鹦鹉很有好处。各种水果和青菜也要饲喂,但别太多,以免拉稀。墨鱼骨或钙片也应时常补充,以免缺钙和发育不好以致繁殖会产软壳蛋。平常也要补充些清洁沙砾,高粱到谷粒之间大小沙粒都可。

在繁殖期交配前也要加喂些鸡蛋小米,或者熟鸡蛋,鸡蛋煮熟切开两半放在笼中。

鸡尾鹦鹉喜欢空气流通环境,不耐闷热闭塞环境,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应加强通风。冬季注意保暖,虽可耐受10℃左右过冬,但室内温度最好不低于15℃。


鸡尾鹦鹉的雌雄鉴别:

1. 看脸上红斑及翅尾羽斑纹:

常见的原种及黄化种,雄鸟脸颊斑的颜色深,特别是在发情期;雌鸟脸颊斑的颜色稍暗淡。雌鸟翅羽及尾羽下侧具黑或黄色横斑。幼鸟的体色相同,翅羽及尾羽这方面特别是花色(珍珠)种,雌雄很难鉴别。

2.摸档:

也类似牡丹鹦鹉一样。就是利用摸泄殖腔口(肛门)上方的骨盆来判断,如果感觉是两颗硬硬的骨头,并且距离较窄,那是公鸟; 如果感觉两个骨盆明显分开许多,手指可以有压入的感觉,两骨距离较宽,这样是母鸟。

3.看站姿:

公的站在杠上往往很神气,脚很有力,身体为站姿,不总下趴,脚趾尖分开或扒开; 而母的站姿往往是趴着的,肚子紧靠贴在杠上而不腾空,有时候站立脚趾端相靠拢,象个倒八字(不过这点的确是比较难判断的,因为不绝对) 

4.其他行为判断:

公玄凤往往胆子大, 动作也较敏捷,且食量大, 运动量也比较大, 鸣叫声响亮, 会发出连续性鸣叫;母玄凤则胆子较小,温顺, 运动能力稍弱, 且发出单音鸣叫, 不很连续。

另外公鸟比较会高昂阔步地走路,它们会微微地张开翅膀,挺起胸膛、大摇大摆地走路,通常会边走边发出声音。 如果摆一个镜子在玄凤面前,公鸟通常会被镜子吸引,在镜子前搔首弄姿,而母鸟通常很快就对镜子失去兴趣。

灰色玄凤成年鸟公鸟飞羽内侧无任何斑点


灰色玄凤成年母鸟飞羽内侧带黄色斑点


灰色玄凤亚成年公鸟飞羽内侧虽有带黄色斑点,但有的飞羽是无斑点的,无斑点飞羽是新生出的


黄化玄凤成年公鸟飞羽内侧无任何斑点


黄化玄凤成年母鸟飞羽内侧带黄色斑点


鸡尾鹦鹉的繁殖:

鸡尾鹦鹉的繁殖相当普遍,它们通常在9至12月大时即有生殖能力,但最好在15-18月大时再让它们繁殖,因为即使在15-18月大期间有些鸡尾鹦鹉还是在发育期,在生殖系统未完全成熟下繁殖易造成难产、产不正常的蛋、不会尽力地照顾雏鸟等问题,由于亲鸟本身未完全性成熟,导致照顾幼鸟时所付出的精力、体力会影响尚未发育完全亲鸟的健康。

鸡尾鹦鹉体型较大,所以繁殖期笼空间最好不小于半米,繁殖笼规格为长宽高80 x 50 x 50厘米的长方形笼最好。巢箱可使用长宽高40 x 25 x 25厘米规格的横式巢箱,分为内外两室,内室因为是孵化育雏地方,所以空间要比外室大,长度不少于25厘米。也可以使用竖式巢箱。巢箱内可垫些柔软木屑、干燥细草、麻刀丝等。巢箱出入洞口不小于8厘米,在洞口正下方安一根栖木以帮助鹦鹉从巢箱内外出入方便。

配对发情的鸡尾鹦鹉经常一起活动,雄鸟会常发出“矶啊喂”类似洪亮叫声,雌鸟则会发出“啊依、啊依”的低音。鸡尾鹦鹉在交配一周后开始产蛋,初次产卵为3~4枚,以后一般为4~6枚。蛋呈白色,隔天产一枚蛋,在产3枚蛋后雌鸟开始孵化。孵化期鸡尾鹦鹉雌雄俩鸟都会轮流孵化,夜间均由雌鸟坐巢孵化,孵化期18~21天。孵化出壳后,幼鸟大约三十天后离巢,但还需要亲鸟继续饲喂两周左右幼鸟才可独立生活。

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鸡尾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5~6年左右,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


鸡尾鹦鹉繁殖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拔羽或啄羽症 

有的亲鸟会采摘雏鸟的羽毛在玄凤鹦鹉中是较普遍的问题,可能会由几个问题引起。偶尔当亲鸟中的一个或双方养育雏鸟太辛苦的时候会发生这种现象。雄鸟也可能会采用这种方法过于激烈地迫使雏鸟离巢。不过,似乎这种啄羽症和鸟儿繁殖期间所受到的干扰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巢箱清理的不是很仔细或者亲鸟在孵化和照顾雏鸟的时候感觉不安,啄羽或摘羽现象会比较普遍。这个习惯一般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一只小时候被啄过的鸟儿在孵化和哺育自己的后代时同样可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幼雏。一个假想的可能原因是碘缺乏。如果自己的亲鸟有拔小鸟羽毛的倾向,建议给它们一块一般宠物店出售供啮齿动物类吃的碘块作为补充。有时摘羽可能会非常严重导致雏鸟皮肤出血。如果只有一只亲鸟有啄羽的倾向,应该与这一窝的其他家庭成员隔离开了。剩下的亲鸟应该有相当的能力照顾雏鸟,如果雏鸟的数量不是太多的话。一种选择是采用手喂的方法照顾雏鸟,但这个也应该被视为最好的照顾了。如果亲鸟的啄羽行为没有损坏毛根,羽毛就会及时再次生长出来。

2、毁坏鸟蛋或雏鸟

尤其是雄鸟很有可能会打破鸟蛋吃掉里面的蛋黄,也有可能杀死小鸟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原因是鸟儿的食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匮乏或缺钙质。要防止这样的危险需要在繁殖期开始前为鸟儿尽可能提供多种组合和广泛的食物来源。也有一些养殖者喜欢在巢箱内放一个墨鱼骨。

3、营养不良或喂得太饱的雏鸟

有时候亲鸟不会将雏鸟喂得很好,尤其对于那些脑子里还有其他事情而不能非常专心于照顾雏鸟的年轻亲鸟。如果雏鸟太多,亲鸟未必会有足够的机会吧他们全部喂到同时照顾自己的营养健康。可以考虑将几只雏鸟送到另一窝也同时正在哺育雏鸟的亲鸟那里,如果那一窝雏鸟不是很多。使用养父母很可能是防止雏鸟死于营养不良最容易的办法。另一种选择是手养这些雏鸟。也有的亲鸟也可能是过于照料同时将雏鸟喂得太多。这在雏鸟不很多的情况下往往会比较容易发生。过度喂养可能导致嗉囊无法正常工作。如果提供的食物数量减少,亲鸟可能会失去他们的繁殖的动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雏鸟应该要么手喂要么送给养父母鸟喂养。尽管才十天大小,雏鸟长得很小而且已经由于脱水开始变得干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为雏鸟提供额外的营养帮助它成长。

4、放弃或抛弃

亲鸟可能偶尔会简单地拒绝其中的一只雏鸟,同时完全停止对这只雏鸟的照顾。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这只雏鸟有太瘦弱或者有病。要救活这只雏鸟可能很难,因为被遗弃通常是在刚孵化出几天内雏鸟还很脆弱的时候,因此在那个日龄要手喂还是风险很大的。有时候喂养可能是徒劳的最后还可能导致雏鸟过早死亡。然而,成功的喂养可能会挽救雏鸟的生命。

有时候可能一只雏鸟会离开我们,通常是最小的那个,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幼雏病了,那么它将没有足够的力气抬起脑袋去要吃的,结果导致亲鸟喂不了它。如果有很多幼雏,亲鸟喂养生病了的雏鸟也可能太劳累,亲鸟要养活他们这么多小雏鸟也一定会过于疲惫。另外其他的死亡原因,也可能是吃得太饱和哽塞。这在太年轻或第一次繁殖的成鸟中比较典型。

5、产蛋延迟

有时,雌鸟可能继续长期产卵。这对鸟儿的体力造成了很大损害,因为其体内的钙质会极大地下降。鸟蛋不应该立即拿走,因为鸟有可能因此而继续生新的鸟蛋,以取代那些被拿走的蛋。如果雌鸟在两个月内无法感觉厌倦,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是让它继续报窝。偶尔延期产卵可能不是希望坐巢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给雌鸟足够的其他活动和分散它的注意力,以取消它继续生蛋的念头。


鸡尾鹦鹉的品种:

鸡尾鹦鹉的基因遗传大致可分为:显性遗传(dominant) 、性联遗传(sex-linked) 、隐性遗传(recessive),根据各项遗传法则可培育出各种变化羽色。

鸡尾鹦鹉颜色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缺少色素。例如:黄化,白脸,白化

2,色素变化。例如:肉桂,华乐,帕斯多,银面

3,配色变化。例如:派特,珍珠 等

市面常见的品种:

1、原始灰鸡尾鹦鹉 (Normal Grey) :

原始灰色鸡尾鹦鹉全身体羽为黑色或深灰色覆盖,头具淡黄色冠羽,嘴黑灰色,头顶、前额、下颌至喉部均为淡黄色,脸颊具橘红色圆形块斑,上体、胸、腹为青灰色,两翼外侧覆羽为白色(也有的背部及翅膀上具白色块斑,可视为不同颜色的分化),尾羽为黑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跗跖、脚为黑灰色。

头部明显外观是雄鸟头脸部为黄色,脸颊斑块为橙红色较艳。雌性的黄色部分较少且发灰。


2、黄化种鸡尾鹦鹉 ( Lutino ) :

始于1958年美国的弗罗里达州的饲养者穆恩夫人培养出来,最初名字叫‘月光’。黄化玄凤是由于羽色黑色素的缺乏,导致它们全身白色羽毛,嘴为象牙白色,眼睛为白兔红眼,黄头、红色双颊和肉粉色双脚的外观,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看到的玄凤鹦鹉。身体大部份是白色的,而脸颊上则有着橘红色的斑块, 头部的羽色则依每只鸟自身的情况而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 Lutino Cockatiel 则是全身黄色或大部份都是黄色。

常见黄化玄凤在冠羽后面通常会有秃头(裸露出肉)的情况,秃头表现因遗传而有程度上不同,最理想的情况是没有秃斑。


3、珍珠(花)鸡尾鹦鹉 ( Pearl ) :

最初西德所培出来,是将灰羽上的黑色素去除而使黄色斑点状呈扇贝状分布,映衬出它们有如珍珠花纹般的斑点。母鸟通常在背部、翅膀、肩、颈部都有着斑点,通常肩部附近的斑点会较大且较明显。通常公的珍珠鸡尾鹦鹉会在约6个月大以后逐变回灰黑色,而母鸟则不会。雄性成鸟的优劣则依据他们的斑点是否有某种程度的保留( 必须是很明确的斑点,而不是像一般灰黑色雄鸟的斑点。) 。另外珍珠也可和其他品种配种而混出各样颜色的斑点(如肉桂或白脸等)。


其他品种:

派特种鸡尾鹦鹉 ( Pied ) :

  派特最早的变种,源自1949年的美国加州。派特玄凤羽色是黑色素部分脱落,所以羽毛颜色呈现出斑状。身上的灰色羽毛随基因改变或被对称的白色或黄色羽毛取代,因此,派特玄凤身上只有某些区块会带灰色的羽毛,判断一只鸡尾鹦鹉是否为派特应当由其对称及斑纹的清楚程度来着手。理想派特鹦鹉的条件应为面部颜色清楚,避免灰色羽毛对面颊橘色产生混杂的现像,干净无污点的尾羽及飞羽,并且斑纹要有好的对称。此品种眼睛为黑色,嘴壳多为象牙白色。由于派特是隐性的基因,若父母双方其中有一方没有派特基因,生出小鸟就不会显现出派特的羽色外观。


派特玄凤鹦鹉的性别外观可能比较难以确定,因为派特突变弄乱了玄凤鹦鹉性别确定线索的正常特征。举例来说, 一只派特种的雌鸟也可能会拥有一张亮黄色的脸以及一个清晰的红色的脸颊,或者对于雄鸟也有可能拥有一张比较灰的脸。派特种的甚至很晚才会失去它们婴儿期的羽毛,这导致甚至一只有两岁大的雄鸟还会拥有横斑状的尾巴和翅膀下的斑点。因此,除非能够通过父母的颜色确定性别,否则最好更多依赖行为特征或者采取DNA测试。

珍珠派特鸡尾鹦鹉(Pearl·Pied):

由集成了派特和珍珠两种遗传因子而形成的品种。


肉桂色鸡尾鹦鹉 ( Cinnamon ) :

肉桂色的变种始于1960年代晚期,由比利时人繁殖变种。比起一般 (Normal) 的鸡尾鹦鹉有着明显不同的茶棕色,类似灰咖啡色,灰色的部分越少越好。身体部分颜色深浅一致,有些公鸟在背部或翅膀上会因黑色素的缺乏而有如大理石一般的羽色或斑点,这是最受欢迎的。有些母鸟面部的会有黄色 (受到脂色素的影响),且甚至会比一般灰色的鸡尾鹦鹉颜色还来得深。黑眼睛,暗褐色的鸟喙及脚趾。肉桂属于性联基因品种。


华乐鸡尾鹦鹉( Fallow ) :

华勒是在1971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出现。华勒玄凤跟肉桂玄凤很相似,但此品种的眼睛是红色,鸟喙和脚则是粉红色。羽色比肉桂色调更浅的品种,由于黑色素很弱,所以看上去黄色的部分表现力很强。成鸟的眼睛为红色,华乐是一个隐性基因品种。


白化种鸡尾鹦鹉 ( Albino, Whiteface Lutino):

白化玄凤从头到尾皆为纯白色,眼睛颜色则为红色,脚为粉红色,没有黄化种的橘色面颊并且没有任何黄斑。此品种由于黄化基因的影响,所有黑色素都被消除掉,而使白化玄凤拥有雪白的羽色、红色的眼睛。繁殖纯种白化玄凤,要特别注意挑选品种优良的黄化玄凤,以免有秃头的现象发生。


白脸鸡尾鹦鹉 ( Whiteface ):

白脸于1969年在荷兰出现,此品种身体颜色为有点接进木炭的灰色。通常玄凤头部常见的黄色羽毛和红色双颊,在白脸玄凤身上是看不到的,没有橘色面颊及黄色头羽。白面的起因是缺乏脂色素引起的,缺少黄色和橙色色素,主色看上去都是白色而没有其他色彩,脸颊也是白色。白脸属于隐性基因,基因较帕斯多还弱,白脸若和华勒(Fallow)或橄榄绿(olive)搭配会淡化它们的羽色。另外和黄化搭配时会产生全白的鸡尾鹦鹉而被称为白化。


派司度(橘色脸)(Pastelface)

帕斯多玄凤是在1989年,被英国的Bob Crossley从白脸所培育出来。为隐性基因品种。帕斯多的脸颊被淡化颜色而呈淡橘色的外观。帕斯多玄凤因为减少了羽色上的黄色和红色,使得脸颊呈现淡橘色的外观。帕斯多也有分双基因和单基因两种。


白金脸鸡尾鹦鹉(Platinum):

白金玄凤是一个性联基因品种,此品种羽色类似原种灰,但极偏淡,是一种银灰羽色。冠羽和头部黄色及脸部红斑均像原种灰玄凤。孵化的1、2周内,幼鸟的眼睛会从红色变为黑色,鸟喙、脚和趾甲是一种淡米黄色。


银色鸡尾鹦鹉 ( Silver ):

于1979年首见于英国,银玄凤有两个种,一种是显性,一种是隐性,这两种都拥有银灰色外观,颜色分布由银灰色到棕色。显性银1979年首见于英国,显性品种为深色的眼睛、鸟喙和脚趾,以及头顶的灰色羽毛。隐性品种则1960年代首见新西兰,拥有不规则的银灰色羽色,红色眼睛,粉红色鸟喙和脚趾。下图红眼为隐性



绿宝石鸡尾鹦鹉( Emerald)

绿宝石玄凤是隐性基因品种,是80年代后期美国的Margie Mason所培育新变种,近些年被引进台湾的品种。绿宝石玄凤身上的羽色,是淡灰色混合著些微的土黄色,所以乍看之下呈现出绿宝石的颜色。眼睛为黑色。绿宝石玄凤身上的淡灰色也会随著每只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有的绿宝石玄凤的羽色会比其他同种的玄凤,绿宝石玄凤的翅膀边缘色较深,越接近中央部分羽色则越淡。


混合品种 ( Cross Mutations ):

混合两种或三种的变种羽色,如珍珠肉桂结合,珍珠派特结合等等,会依鸟表现的颜色做判断,后归类是这两种突变 ( 或全部 ) 的结合,这些品种也很多,不一一介绍。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图 中 二 维 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