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PD-1/PD-L1治疗相关肺炎的特征及处理

 三毛99 2017-03-02

编译:胖胖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抗PD-1/PD-L1治疗,其免疫相关的副反应日益得到重视。抗PD-1/PD-L1治疗相关肺炎发生率低,约0%~10%,但具有致命性。2017-3-1美国学者在JCO发表的文章,分析了来自两个研究中心接受抗PD-1/PD-L1治疗发生肺炎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其处理策略。

背景


目前,美国FDA已批准多个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用于肿瘤的治疗,包括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治疗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ivolumab治疗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atezolizumab治疗膀胱癌,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治疗黑色素瘤。毒性低是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一个显著的特点。然而,若发生免疫相关的副反应可能会很严重。在nivolumab早期研究中曾有3名受试者死于免疫相关副反应--肺炎。目前,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获批的适应症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更加熟悉免疫治疗相关肺炎的临床特征,并优化处理流程。本研究分析了两个独立研究所接受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发生肺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应的治疗。


方法


本研究分析的患者来自于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 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 所有晚期肿瘤)和Melanoma Institute of Australia (MIA)及其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 仅黑色素瘤)。纳入接受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单药治疗或者联合抗CTLA-4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他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其他免疫治疗的患者被排除。同时排除具有明确病因如浸润性肺转移或者活动性肺部感染的患者。


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特征、既往抗肿瘤治疗、接受的免疫治疗方案、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肺炎的治疗。临床和影像学转归分为完全缓解,改善或者恶化。对于所有接受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方法分析肺炎的发生发展与接受的治疗(抗PD-1单克隆抗体 vs. PD-L1单克隆抗体;单药治疗 vs. 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根据单药和联合治疗分层:黑色素瘤 vs. 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采用95%CI计算患有肺炎患者接受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最佳缓解率。分析肺炎临床或影像学特征、治疗疗程、肺炎治疗疗效间的关系。所有的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发生率:在接受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单药或联合治疗的915例患者中,共有5%(43/915,95% CI,3%~6%)的患者发生肺炎,两个研究中心的发生率相似(MSKCC,27/578[5%]; 95% CI,3%~7%; MIA, 16/337 [5%]; 95% CI,3%~8%)。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单药治疗患者的肺炎发生率高(19/199 [10%] vs. 24/716 [3%],P<.001),接受抗PD-1单克隆抗体和抗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单药治疗22/564 [4%] vs. 2/152 [1%],P = .13;联合治疗,18/178 [10%] vs. 1/21 [5%],P = .70)。肺炎在不同瘤种发生率分别为:转移性黑色素瘤(26/532 [5%]),非小细胞肺癌(9/209 [4%]),血液系统恶性肿瘤(4/35 [11%]),膀胱癌(1/30 [3%]),乳腺癌(1/14 [7%]),胰腺癌(1/18 [6%]),和头颈部肿瘤(1/10 [10%])。既往吸烟/当前吸烟者和未吸烟者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6%(24/43)和44%(19/43),大多数患者未接受过胸部放疗(27/43 [63%])。在41例可评价疗效的肺炎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61%(25/41; 95% CI,45%~76%)。


2. 临床特征:发生肺炎的中位时间为2.8个月(9天~19.2个月),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更早发生肺炎(中位2.7个月,9天~6.9个月 vs. 4.6个月,21天~19.2个月,P = 0.02)。1级到5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0%、33%、23%、2%、2%,单药和联合治疗发生肺炎的严重程度没有差异。肺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23/43,53%)和咳嗽(15/43,35%),发热(5/43,12%)和胸痛(3/43,7%)相对少见,此外,33%的患者在发生肺炎时无症状。58%的肺炎患者同时并发其他免疫相关的毒性,包括皮疹、结肠炎、垂体炎、关节炎、甲状腺炎、肝炎、食管炎、十二指肠炎、甲亢、肾炎、肌炎、白癜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3. 肺炎的治疗:1级肺炎患者接受了停药(15/17 [88%])或口服类固醇激素(2/17 [12%])治疗。所有的2级(n = 14)和3级及以上肺炎患者(n = 12)接受了口服/静脉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有5例3级及以上肺炎患者同时接受了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包括英夫利昔和环磷酰胺)。88%(37/43)的肺炎患者得到改善/缓解,包括所有的1级肺炎,93%(13/14,1例因失访疗效未知)的2级肺炎,和64%(7/12)3级及以上肺炎患者。5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肺炎患者死亡,其中一例死因考虑为肺炎,另外三例死于免疫抑制剂所致的感染,一例死于肿瘤进展。


4. 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在获得临床改善/缓解的37例肺炎患者中,影像学改变和临床转归一致,5例临床恶化的患者中有4例与影像学变化一致。根据肺炎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分为5种类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样(5/27 [19%]), 磨玻璃影(GGO;10/27 [37%]), 间质性(2/27 [7%]), 超敏性(6/27 [22%]), 和未特殊说明(NOS)的肺炎(4/27 [15%])。根据发生肺炎时影像学表现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15/27 [56%]),中度(6/27 [22%]),重度(6/27 [22%]。在MSKCC,41%(11/27)肺炎患者在发生肺炎时接受了肺活检(8例为支气管镜,2例肺穿刺,1例肺楔形切除),其中间质性肺炎 (4/11),机化性肺炎(3/11),弥漫性肺泡损伤(DAD,1/11),另外3例病理未见异常。


结论


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病理表现各异,所有级别肺炎发生率为5%,3级及以上发生率1%。与抗CTLA-4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时肺炎的发生率更高。大多数肺炎为轻度,通过停药和/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能够获得缓解或改善,极少数情况下,即使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炎仍然会恶化,最终可能导致感染和/或死亡。


小编点评


这是目前最大样本量的分析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肺炎的研究,该研究综合分析了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和相应的治疗。药物相关的肺炎也可发生于化疗(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博来霉素),靶向治疗(EGFR抑制剂,雷帕霉素抑制剂)和放射治疗。与博来霉素所致的肺炎有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不同,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治疗相关肺炎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表现多样,并没有特征性的改变。


本研究中大多数病例通过停药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获得了肺炎缓解或改善,但仍有少数病例恶化且致命。这些恶化的病例见于目前吸烟或既往吸烟者,并且多见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这提示我们需要对这些患者进行更密切的随访。此外5例死亡的患者中,有3例因接受了类固醇激素以外的免疫抑制剂(英夫利昔联合或不联合环磷酰胺)而导致了严重的感染,最终导致死亡。这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使用剂量、治疗时间,和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这项研究,1级肺炎患者可以通过停药获得肺炎缓解,2-4周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若症状无缓解或影像学无改善,可以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2级及以上的肺炎在停药的同时需要给予类固醇激素的治疗,并且进行密切随访,若肺炎恶化,可能意味着该患者对传统的免疫抑制剂耐药,需要考虑给予其他的免疫抑制剂治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宋小编

参考文献

Pneumoniti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Therap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7 Mar;35(7):709-717. doi: 10.1200

爱学习 爱良医汇肿瘤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