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种透视图构图方法,让你的图纸从“根”上美起来!

 LE的私家图书馆 2017-03-03


x
透视图应该如何构图。我之前涉及过对这方面的讲解,但是还没有整理出一个系统的概念。接下来我所讨论的并非是铁律,想法可以或者应该怎样实现,这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打破这些想法,同时,又将他们作为灵感的起源。


1 三等分
三等分是照片构图最广为人知的法则,也是我用的最多的。将画面水平垂直各平均分为三段,将画面分为九格。此时构图时画面中重要的部分或者焦点应落在分割的线上或者线的交点处。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04.png
我经常把人视视角的地平线放在三等分线的下面一条上,而不是放在整个图面的中心。你可以发现画面中其他一些重要的部分也都在这条线上,比如尽头的火车亭和右侧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06.png
在视角比较低的鸟瞰图中,也可以把水平线放在三等分线的上面一条上。

三等分也可以运用在室内构图中。在这个案例中,透视线相交于底部三等分线和右侧三等分线上。次要的交线落在顶部三等分线和左侧三等分线相交的的横梁处。

2 转化成一点透视
换言之,将相机切换到与结构线成正交处能够得到透视高程图,这种图有种稳定感,在与一系列更有表现力的图配合时,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对比。我经常在表现一些具有纪念性和稳定性的图时会采用一点透视。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10.png
并且,相机置于火车展桥的正交处,这在图面中衍生了很多水平竖直的线,与主导构图的对角线相对。

3 中心
中心构图法很难把控,但是用好的话会有很棒的效果。图面的焦点直接放置在画面的中心,比图面的其他元素更具重要性。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12.png
并且,画面并非绝对匀称,也会有所偏重。周边环境更低,在高度相同的地方,吸引眼球的地方要放在画面中心。

4 以环境为主导
在一些案例中,会需要着重表现环境而非建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地平线压低,留出更多空间给天空,相似的做法也会把地平线升高,留出更多空间给地面,表达地面景观同时将建筑最小化。

此时地面景观和天空已经成为图面的中心,而不是像常规的图一样只是建筑的背景。

5 抓住关键
图面往往表达了有关于设计的很多要素,表达时也都需要涵盖很多对象。这往往导致了图面表现力不强,因为焦点往往在次要的东西上,没有选择出构图更好的视图,也没有表达一些更有表现力的东西。与其不断把镜头拉的更远在图面里塞进更多信息,倒不如移近一些着重强调对一处的考虑。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16.png
这个悬崖上的休息寓所,我能够表现我设计中的很多元素,比如大阶梯,地面的露天平台等等。然而,我想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悬挑的景观平台是怎样从悬崖上伸出去的,以及创造出的冥想空间是怎样的。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18.png
即使这张图中表现了很多东西,但重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街道与文化中心倾斜底座的大阶梯怎样是连接的。

6 矫正垂直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的摄影都会遵循矫正垂直线的原则,因为这样一般被认为更加精确。这是构图时比较精细的调整,这种调整适用于人视图或者低视角的鸟瞰图。并且,图面中有高层建筑时比如超高层大楼,垂直关系的矫正应用的就很必要了。
file://localhost/Users/yzy/Library/Group%20Containers/UBF8T346G9.Office/msoclip1/01/clip_image020.png
如上图所示的人视图,垂直线的焦点都会在地平线以上非常远的地方了。
上图体现的是垂直关系的矫正,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3D模型软件中(比如sketchup)在渲染之前调整到“两点透视”模式。如果已经渲染或者被编辑了,你也可以在PS中调整,对此之前我专门发过教程。

7 不要巨人视角
如果你想要人视图时,把相机高度调到6’左右,能够更好地连接观察者和所观察空间的视野。人们经常以想要更好地看到地面为由将相机高度调到8’10’12’等等。然而,这往往造成奇怪又不舒服的构图。当然这个原则也并非铁律,当地势极度倾斜或者站在阶梯或者阳台上时则另当别论。
上图相机视角是在地面以上10’,很难认为相机是在阳台上,还是在巨人的视角,或者是飞的很低的无人机视角。重要的是确定意图,要么降低人视,要不将视角升到25’或者30’形成鸟瞰构图。

现在,将相机调整到6’,画面就舒服多了,如同站在人群中一般。
在实际构图时,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其中很多是至关重要的。上述关于构图提出的几点能够帮助大家整理思维过程,快速确定相机视角。关于构图其他的想法以后我会再开一篇教程去详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