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微信搜索:yang-jin-kui 有一次,我“胃肠型感冒”,出现了严重的胃肠炎。1小时腹泻了4-5次,不一会儿,就出血了明显的脱水,没有其它不舒服。作为医生我也懒得上医院输液。因为,我照样能喝水,所以,我认为口服补点盐水也能把失去的水分补回来。我自己用食盐配成和输液浓度差不多的“生理盐水”,也就是每100毫升水加0.9克的盐(0.9%)。 结果如何呢?越喝盐水,肚子拉的越厉害!完全就是水样便!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的疏忽大意,把上大学时学的知识没有“活学活用”。 静脉补盐输液是生理盐水,口服补液盐不能是生理盐水,要专门配制,尽管很简单,药店两块钱一包,但学问确非常大。几十年前的中国、非洲等地,经常发生霍乱等胃肠性疾病,导致每年数百万人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脱水,而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没机会到医院输盐水。 口服单纯盐水能引起水泻,就是过去口服补液盐不成功的原因。 上世纪世纪60年代初(五十年前),基础医学研究证实,口服盐水里加点糖就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生理盐水”加1%~2.5%的葡萄糖能促进水和钠最大限度吸收。水吸收能力提高25倍。正因为这一医学研究,口服补盐散诞生了。当时,每年口服补盐散救活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范围内口服补液盐疗法的推广应用每年可挽救百万患者的生命,即使是现在,非洲国家还是这样。 钠盐与葡萄糖相互依赖,促进相互间的吸收,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载体。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时,吸收才可达到顶峰,并在吸收钠和葡萄糖的同时带进水。是不是像一对情侣。 钠盐与葡萄糖相互依赖,有共同的载体 腹泻脱水病人在口服这类含葡萄糖的电解质液体后,能保持水、钠及其他电解质的平衡,同时病人的粪便排泄速度显著减慢。这与服用不含葡萄糖的盐水的效果明显不同。 活学活用钠-葡萄糖共转运体,一种新的降糖药SGLT2抑制剂现在一类新的降糖药诞生了,钠-葡萄糖共转运体抑制剂(SGLT2抑制剂)。活学活用,只是这次不是用在肠道,而是用在肾脏的肾小管。 肠道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能促进钠盐和葡萄糖的吸收。肾脏的肾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体”也能促进钠盐和葡萄糖从“原尿”中吸收钠盐和葡萄糖,新的降糖药抑制肾脏的肾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体”,吸收钠盐和葡萄糖就会减少,最终从尿中排出多余的葡萄糖和钠盐,因而,这种药物既能降血糖又能通过排钠而降低血压。当然,肠道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和肾脏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不一样,肠道的叫“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肾脏的叫“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英文叫SGLT2。 这种新的降糖药就是“SGLT2抑制剂”。 |
|
来自: 昵称35877444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