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3月1日(周一至周三)茶园词题作业练笔主持人:善成子 诗词题作业: 词牌(更漏子)以雨夜为场景,温庭筠词为例,韵自选!每人只限一首。错律错韵不收。 点评老师:善成子 收卷人:妙可儿 1.更漏子~夜雨文/风霜但自保 杨柳青,春问讯,漏断檀香将烬。 翻诸子,挑灯花,悠闲细品茶。桃花雨,分还聚,仙乐听来几许。 风鼓瑟,瓦吹笙,人间天籁声。 发端便不工,漏断尽量避免,句意衔接问题,前后看不出怎么联系来。诸子二字在这里也起不到作用,下片桃花雨与上片漏断产生听觉上的冲突,如看成花雨,则应是外景,作者翻书品茶则是在内,亦存在冲突。仙乐此处可以看成作品很认真的读诸子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了,风瓦三字句工整但欠恰当,整体看来不得花间韵味,金奁集中列此词牌为林钟商,多为凄怆怨慕的表达,此作稍偏离。 2.更漏子·夜雨文/稻香居 晚来时,风过处,洒落半街霏雨。浮世近,梦频归,故人应早知。春便好,暗催老,细数哪堪言笑。花湿透,满阑干,不关行路难。 来时与过处稍显随意而为,洒落二字呆板,不得动静之虚与实。浮世太过突然,早知所表达不清晰。后片春便好与上片不协调,上片雨夜梦醒,如何知春便好了?上景下情是商调最常见的作法,结句似脱节! 3.更漏子雨夜幽思/雅梅 掀帘风,敲窗雨,又惹相思离绪。 夜慢慢,泪涟涟,凤衾鸾枕寒。君已别,心欲裂,滴水偏将梦歇。 忘忧草,断肠花,情归何处家。 掀字读来不觉得有失声律吗?相思与离绪二者之间当有取舍。上片有飞卿夜长衾枕寒的味道。后片裂字用的过重了,滴水一词不确切不说,梦歇二字亦用的晚了,忘忧草与断肠花出现在此处第一起不了作用,第二扯得太远,结句情归不解! 4. 更漏子·思亲/静虚 陋室凝,秋雨冷,昏夜孤单闲静。撑雨伞,路边行,微调郁闷情。街灯暗,人影淡,脚下水流横泛。小别苦,累思乡,小风阵阵凉 凝字凑韵,独单与闲静不协调,撑雨伞忽然从室内到室外,郁闷二字用的口语化,夜雨漫步也能调解郁闷之心情,也是服了。水流横泛一词使人不禁要问了,思念家了也不至磅礴雨夜出来调解心情吧。 5. 更漏子。雨夜/诗媛 茶烟飘,绿萝翠,锦字书成心泪, 竹影动,雨珠弹,空庭一夜寒。兰叶舞,冷风步,可晓伊人愁苦, 韵袅袅,念幽幽,一江春水流。 茶字读来有失声律,锦字书成心泪显凑,读来生硬,上片结句还不错,后片,兰叶之类的,与上片绿萝,竹影等显得描写景物过多堆彻,过片转不开,不得承接启下之法,步字刻意,三字对仗句似鸡肋,春水流扯远,老调重弹! 6更漏子/卓越 弄熏香,数红豆,又是三更时候 。 摇烛泪,断琴弦,时光不复还。天上雨,窗外树,静夜穿声低诉。 封寂寞,锁清愁,房檐滴水流。 起句弄字多余,欠工。烛泪这泪词尽量避免不要出现在今天作品中,熏香数豆又弹断弦,几句之间活动太多了吧。上片结句无作用。后片天上雨随便了,静夜?有雨有树还说明天上而下何来静?穿声低诉凑了。寂寞清愁,用情过密。 7. 《更漏子》 /步惊云雨丝长,风丝细,春夜欲知花未。披蓑笠,入西园,徘徊芍药前。忆往昔,携手植,锦帕鸳鸯小字。人已远,漏偏长,琼苞枝上凉。 起句风丝刻意为之,改风声都明朗多,欲知,主观意识不明,过片以回忆起式,承上启下,鸳鸯小字有脱离之嫌,漏字须避免,整体读来有西园芍药,年年花为谁开之余味! 8. (更漏子)以雨夜为场景/茶韵 绿初新,红未老。怎敌雨欺风恼。 惊梦处,洗魂时。凄清独自知。君知否,盟早許。只是人羞难語。 风入夜,雨如弦。伤心不忍弹。 起句看朱成碧,恼字过于形容,不如风扫。洗魄时,凑句,过片以问句,作用不大,盟早许依然是凑句,人羞难语无与语之对象,如如弦形容不成立,结句伤心亦莫名其妙的伤心! 9. 更漏子——夜雨/韵思红 夜雨霏,长风浩,窗外伊人还好。油伞下,并肩行,情真有共鸣。心言表,胸怀晓,不怕寒天侵扰。欢语笑,乐开怀,有缘回故乡。 起语雨霏风浩似乎把夜雨写大了,伊人在大雨之中,作者无怜香惜玉之心吗?并肩行说明这个伊人不是自己的伊人了,没必要写别人。过片不解,心欲向谁表?胸怀晓凑句,怀字落韵,结句比较滑稽,明白作者之心了! 10. 更漏子·夜雨/青青草 雨频敲,风狂烈,欺凌百花流血。 草伏地,水滴檐,更深冷意添。榆钱落,柳丝荡,难遣千般惆怅。 离故土,远家人,岂能不念亲? 敲字无敲之对象,下文也不见对应出来,裂字同样的问题,百花流血言重了。上片结得差强些人意。过片与上片堆积花草榆柳等这些物象,结句得共鸣! 11.更漏子 雨夜/如水 夜微寒,心犹苦。更对一帘凄雨。 翻旧绪,写新词,闲愁泊上眉。离人远,良宵短。檐漏心头捻。 惆怅看,寂寥听,春归第几程。 苦字用情突兀而起,切入点不明,凄字可以再斟酌。泊字不成立,没用使其成意象的助语,后面心头捻与上片心苦同意重复。结句以问句,给人感觉出花外春归人未归之叹!不错! 12.更漏子·雨夜/春 夜色浓,雷声震,风冷雨丝渐近。 花垂泪,柳弯腰,轩窗叶影摇。星月隐,茶酒润,挥笔欲吟词尽。 情难述,与谁听,倚床盼日明。 浓字形容不恰当,风冷雨丝渐近句稍显生硬。结句颇具画面感。过片写星月隐实为浪费句子,上片描写夜雨十分明白了,作者对气象比较了解,知道明早肯定晴天丽日。佩服一下! 13. 更漏子 . 雨夜思/妙可儿 雨声频,人无寐。往事不堪回味。调锦瑟,更相思。此心君可知?风不定,夜难静。滴尽罗衣冷冷。叹花落,一声声。春深何忍听。 此词整体读来得花间余味,上片起句与下片起句相呼应,结构自见,上片写往日,下片写现在,虚实相间,使人一目了然!目前来看是今晚最好的作品! 14、更漏子 雨夜/柠栀 雨铃珊,嗟春暮,消得清凉如许。 湿帘影,落花风,闲窗夜欲浓。灯檠短,香痕缓,欲捧金卮谁劝。 翻旧笈,怨流年,空馀二百篇。 起句无对仗,春夜消得清凉,作者南方人吗?夜浓不解。后片香痕出现不明,结句可以看出作者是个诗人。整体读来后片用词用字成熟些,上片还需大刀阔斧! 15、 更漏子,以雨夜为场景。/似锦朵朵硕 秋雨潇,凉天静,苦读窗前孤影。 晓风轻,夜灯长,疏帘对空床。风复秀,雨今又,骄子可曾依旧? 虑儿业,挂儿身,可怜父母辛。 潇潇既雨声,为何又写静?凉天亦是多余,苦读与孤影错位,孤影窗前苦读不多自然吗?天已晓夜灯又何长?疏帘二字无用。后片起句三字句皆刻意,结句虽言至人之情理,但缺乏词味! 16、 更漏子:夜雨/顾小北 绿杨枝,春水渡,芳草江南岸处。 风又起,杏花稀,问君何所之。堪惆怅,朱弦上,一曲潇湘回荡。 闲倚处,雨霏霏,廊前双燕回。 处字凑韵,是多余之字,后片起句缺乏对仗,整体读来此两处毛病,其余皆尚可,整体读来上下多有互相呼应。下山结句是古人常用之语,惜无出彩之处! 17.更漏子 ·雨夜/枯荷 鬓花香,丝柳静,点点涟漪流景。 红酒淡,绿窗鲜,人情恍去年。风挽手,雨牵袖,泪湿青衫依旧。 弦上语,指间温,相思犹落尘。 观词之发端应写外景,点点涟漪流景与前面并无直接或间接关系,淡鲜恍之间形成对比。后片起得就牵强附和了。风挽手不知怎个挽法,雨牵袖,纯属硬对仗,雨中尚分别的出泪湿吗?弦上语就乱扯了,都湿成这样还有心情弹琴吗? 18、更漏子/小草清诗 雨蒙蒙,风细细,檐下呢喃时递。 灯昏暗,影幽长,直教夜未央。江淹恨,淑真忿,孤负当年愚钝。 一生误,五更看,落英坠萼残。 上片借景物烘托形象比较到位,其手法不错。过片用典江淹恨稍显突兀了一些。淑真忿,纯粹是为了对句而凑。淑贞非愚钝,乃痴绝。结句落英坠萼残不仅得力,坠萼残有生造之嫌。下片明显逊色于上片。从作者的笔功来看,写下片心不在焉。 19. 更漏子/彩云飞 柳线柔,雨弦脆,小苑春来滋味。 惹闲伫,忘微凉,更深听倚窗。传莺燕,啼婉转,似待风中剪剪。 杏妩媚,卖殷勤,明朝巷弄闻。 此词开篇景物勾勒到位,让人耳目一新,其词清雅,但是作者应该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人。莺燕晚上叫么?如果叫,可能是地域不同。结尾作者是想借杏妩媚,卖殷勤,明朝巷弄闻表达一片春光明媚么?不过这样收尾,格调难免低俗了一些。 20.更漏子/蓝馨 柳无声,花梦杳,思念鬓发霜早。轩窗咽,海棠魂,雨滴滴夜痕。相思叶,风来穴,一径幽幽空猎。笔瘦墨,落花瑟,寒纱透袖掖。 此词作者天马行空的场景与笔调让人惊叹。上片起句老毛病,对仗欠工,鬓发出律。滴字出律,其余不多说。下片结句应转平韵。整体看来章法杂乱。使人读之不知作者所表达的是什么! 21.更漏子 /茶客雨夜 雨霖霖,风细细,寒夜最难将息.悬竹笔,挑墨香,桃笺又几行.风笛住,无人顾,许了离情别绪.君家个,落心头,为伊渐得愁。 此词读来顺畅,词句皆比较成熟,上片有李清照声声慢之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之意境,后片起句还是对仗欠工,许了二字于前尚缺少许之对象,结句的渐字欠考究! 22更漏子 /雪 晚风疏,秋雨霁,帘外梧桐声细。熏雾浅,酒香浓。微红匀怯容。岁华误,心低诉,缘去成陌路。深追忆,浅凝眉,奈何夜静时。 上片至歇拍处可出意境,上片结句就有凑句的痕迹了。后片起句转的过开,以至心低诉也拉不回来,陌字出,且缘也来的莫名,不见所描写的对象,唯后片结句可圈可点! |
|
来自: WENxinHANmo > 《诗词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