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编外篇)

 天童老僧 2017-03-03

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编外篇)

十一、要耳朵收货,不要耳边风

老烧一般都有一句口头禅“耳朵收货”,意思很简单:自己听过才做数。耳机或相关产品盲阻(不听就买)的人很多,因为体积小,价格也不太贵(相对音响而言),转手出二手啥的也容易,亏得不会多。但音响不一样,出二手亏得很多,出二手相对也不容易(贵价器材,对于便宜的有源,可以忽略)。所以,自己一定要去听一听,毕竟几千万余元(有些甚至更贵)的东西,买回来不合心意真的有时想砸的心都有。

最好的一个办法是找到有自己心宜音响的烧友,到烧友家听到的效果是最有保障的,环境也差不多。合适就拷贝一套,少走很多弯路。路费通常不是事,被网上毒文忽悠买回来想砸的话,那损失远远比路费要多得多。

去音响店呢,最大的一个事是销售员的贴身推销。这种耳边风真别听,很多销售最擅长的事是踩别人再抬高自己。这类话直接打断最好。不要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些销售大多比你还不懂。那怕是菜鸟,你的耳朵跟别人也是一样的(聋子或老头子除外),好音响一样是会让你舒服和肾上腺素上升的。

十二、要用顶尖录音试音加多比较,不要听什么就用什么试音加冲动

在选择音响试音时,很多人习惯使用自己平时经常听的音乐。当然,用自己熟悉的音乐也基本是对的。但是,如果自己平时就听听普通的流行音乐,尤其是录音并不算很发烧的mp3格式。那么用来试音的话,很容易导致误判。甚至差的音响听起来更好的可能也很大。

那么,哪些唱片会比较容易试出音响的好坏呢,找各大榜单,如刘汉盛榜、TAS榜、企鹅等都行,拿些最牛的录音碟。当然,笔者曾经推荐了100张发烧录音专辑,里面有人声、JAZZ、轻音乐、古典、电影音乐等,都是又好听又发烧的那种,推荐各拿几张CD(或下载最好的无损)。听熟悉后到试音的时候用,一般以人声、JAZZ、古典、电影音乐各一张,花几分钟还是能基本识别一套器材的表现了。

另外需要注意:JS那里的试音唱片大都是典型的味精碟,此类碟的最大特征就是让一般的音响都好听,最好不要用来试,嘿嘿。

音响是一件要买来用很多年的东西,耳朵收货固然重要。不过,比较更重要。只要有足够的比较,菜鸟也会变成高手(高手都是这么来的,呵呵)。当你用精品唱片选段多比较几款后,哪款好哪款差就会心里有数了。

比较的最大问题是:听了好的,再听次的可能就听不回去了。当然,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木耳,发现没啥区别。第一个问题呢,要学会妥协,在你预算范围内寻找最好的,除非加点会让声音好非常多。第二个问题就简单了,直接拿价格低的就成。

十三、要低调货,不要吹货

现实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分钱一分货。但对音响耳机来讲,不得不说:这是句荒谬无比的P话!当然另一句烧友经常说的话是: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二分货,一块钱三分货。这句稍靠点谱,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有问题的。

国内音响耳机市场之混乱,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向。各种垃圾货层出不穷,在某宝上各种样子货、家俱各种忽悠。作为新手碰到的这类货的机会就是100%(别以为你可以例外,没有的事)。

那如何鉴别,有什么选择技巧吗?有,看介绍,吹得越牛,越声称自己“专注音响几十年”,越吹自己技术牛B自称“调音大师”的,越不能要。真正的好货,往往介绍朴实而简单,倾向于低调,几句话就介绍了。用的什么喇叭、器件,适合于什么音乐,声音有什么特色,内部作工如何。就行了,真正的好产品介绍往往就这样!

自己部门招人也是这样,嘴里各种吹的,招进来做事最差,倒是耍手段打小报告的厉害。真正做事的人,往往都不会怎么吹和标谤。

十四、要折腾,不要器材折腾

音响不是耳机,买来连上线,插上就好听了的。就算耳机系统,也需要煲机和搭配吧。音响就更复杂了,除了搭配外。音箱要煲、功放要煲(尤其是胆机)。更关键的是,音响是要发声的,声音是要通过环境才能到你耳朵的(耳机这点好,直接就能到达耳朵)。因此,你最终听到的效果是音响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一款音响,尤其是很多经典的音箱和功放,真的别随随便便说No。声音不好的原因太多了,煲没有煲熟是一方面;摆位是另一方面;环境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音响玩家,刚开始没好声是很寻常(正常)的,先别急着下结论“国产器材就是不行”,找找其它原因先!多多试试摆位,把房间好好整理一下(加点家俱沙发啥的),效果往往会有天差地别。甚至,就是你房间小了,怎么整都不行,跟器材没有毛关系!

器材来了,声音不好折腾摆位环境啥的吧,比升级器材有效得多。不过可惜的是,多数人都摆不脱总是要升级器材的冲动……

十五、要高价监听,不要低价监听

曾经听过很多监听音箱,我得说:监听的音箱声音好极了,中性透明,解析好,也非常有味道!不过,我听的是老JBL、TAD、ATC和丹拿的轮廓和信心,如果B&W的8系也算的话(不过这个不算喜欢,黄昏色,色染很严重,但用的录音室都很牛B)。都不便宜,非常贵。

不过,这年头监听不值钱了,随便一对2000不到的也叫监听,还自带功放,各种调节功能。而且一个比一个吹得猛。看了下喜欢的人,通常都只看喇叭大小就能识好坏。真牛B!

也不是没听过,进去听过一耳朵,三个字:薄!亮!硬!我没坚持住10分钟,赶紧就跑了(没法,耳朵忍受能力有限)。要有多烂的录音室才会用这类玩意,呵呵

直说了吧。如果想监听,准备好大价钱,如果钱少了,那个监听就当是个噱头就好了,听过才能作数。买到薄亮硬别找我,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