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艺术作品中的“锋芒毕露”之美 · 微思考

 伤心的小剑客 2017-03-03

微思考


中华艺术作品为何大多避免“锋芒毕露”?

宋徽宗赵佶为什么未能入选宋朝最著名的书法家?他所创的“瘦金体”有什么特点?

《十面埋伏》为什么听起来杀气腾腾?

中国古诗词中那首最为锋芒毕露?


原文解读


中华文化一向强调中庸、不走极端。在传统意识中,“锋芒毕露”是要遭忌的,会遭天谴。老子哲学就认为“锋芒”是最容易折断的地方,不可长久。于是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往往是含而不露、意境深远,即使非要表现出“锋芒”,也往往是采取“绵里藏针”、“外柔内刚”的展现方法。


然而,艺术就是艺术,其多样性也恰恰是其魅力之所在。中华艺术也毫不例外,即使“藏锋”是主流,也绝不缺少特立独行、锋芒毕露的艺术作品。今天,微思考就和大家分享三个这样的作品,观赏、聆听或者阅读它们就如同沐浴在凛冽的寒风中,使人瞬间就能从慵懒的混沌跳升到凌厉的敏锐,头脑也随之变得清醒、透彻。


刀琢斧削的“瘦金体”


“瘦金体”为宋朝皇帝,宋徽宗赵佶所独创。宋徽宗真可谓是一悲剧皇帝,借用后人的评价就是“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然而,历史就是这么的悲催,偏偏要把他扶上最不适合的皇帝宝座,而后来又让其江山破灭,而被异族所俘虏,遭受历史少有的皇家奇耻大辱。



然而,假如站在艺术的角度,宋徽宗却可谓是一位少有的艺术天才和全才。他不仅自创书法字体——“瘦金体”,而且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那么究竟什么是“瘦金体”呢?“瘦”是线条的“紧”、“窄”,一般书法史常说宋徽宗瘦金体从唐代薛稷而来。薛稷书体也“瘦”。一般而言,唐初的书体承袭隋碑的严谨,线条都偏瘦,欧阳询如此、褚遂良也如此,只是薛稷瘦中带转折的刚硬,而与“瘦金体”关系最深。“金”是金属,是青铜,也是黄金。“金”是一种闪烁的光,是线条的锋芒毕露。先秦工艺流行“错金”,在青铜器中嵌入金丝或银丝,金银细丝在颜色沉暗的青铜表面闪闪发光,展现“错金”之美。先秦也常常用错金的方法镶嵌铭文,汉字错金,因此也有长久工艺的历史。把“瘦”和“金”连起来形容宋徽宗的书法,线条虽细瘦,却有华丽贵气。“瘦金体”像钻石的切割,用线条营造出许多菱形三角的切割面,切割面折射出光,刚硬锐利。其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乾脆,交错着美与毁灭的魔咒,不藏锋、不妥协,锋芒毕露。



我们知道宋朝的四大书法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宋徽宗之所以未能入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失国被掳的坏名声,而另一方面则很可能就是因为其锋芒毕露的字体难以入主流。书法美学讲“藏锋”,讲“棉中裹铁”、“外柔内刚”,其实都是在书法里放入了人事的学习。苏轼许多线条都是“棉中铁裹铁”,面对灾难痛苦隐忍收敛,把顽强的生存意志内敛到外面不容易看出来的境地,变成“藏锋”,把“锋芒”藏起来。而作为帝王,宋徽宗发展出与传统汉字美学完全不一样的一种对“锋芒”的鼓励。“瘦金体”把所有应该“藏”的“锋”全部外放,闪烁灿烂到刺眼。


杀气腾腾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萍琵琶谱》)。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列营'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开始就使用'轮拂'手法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好象震憾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此后用种种表现手法表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等壮观场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战场紧张激烈的典型环境。它的音乐和描绘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它给人以一种夜幕笼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近楚军的阴森的感觉。



《十面埋伏》是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传统的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感情。而武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这首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十面埋伏》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以琵琶所特有的左右手技巧圆满地表现了一段真实而又非比寻常的历史故事。相信听过之后,你一定能感受到那种锋芒毕露、步步紧逼、杀气腾腾的紧张气氛。(微信公众号中回复“十面埋伏”)


气贯长虹的《上李邕》


如果你问我中国的古诗词中那首的气质最为狂妄、最锋芒毕露的话,我愿意推荐李白的这首《上李邕》,让我们先来读一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诗也许在李白的诸多作品中不算出名,但却充分地展示了青年李白的凌云壮志。据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李邕在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初来乍到的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于是弃而不用。李白对此大为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在诗中,李白自比大鹏,借孔子(宣父)而讽李邕不该小看自己,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自负、不畏流俗可见一斑,而锋芒毕露的气势更是鲜有作品能出其右。



世人常说,“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今天看来,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一种真实情况。但问题在于,继承文化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不会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们继承好。比如,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日本在承接中华文化的“道”的部分要比我们做得好得多(可以聆听下面的三首来自日本作曲家、却充满中华意境的音乐,《故宫》、《英雄的黎明》、《故乡的原风景》、《春告鸟》 —— 分别回复“故宫”、“英雄”、“故乡”和“春告鸟”来聆听),而欧美也充分吸收了《孙子兵法》的用兵精髓,处处可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迹象。不过,好在我们还有“汉语”,尤其是“文言文”这一瑰宝,它和中华文化可谓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如果我们愿意去虚心地学习和吸收中华伟大文化的话,还是颇有机会“后人发、先人至”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思考  汇聚点滴思考,拓展智慧疆界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vthinkorg,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