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紧急处理儿童气道异物窒息?

 zezdjdq 2017-03-03

眼下正月一过,鸡年春节也就成了美好的回忆。春节的时候,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守岁吃饺子看春晚必不可少。孩子更是家人关注的中心。过年时自然很忙,但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可不能忽视。回想2014年春节,有条消息在网上疯传,一个两岁半的娃娃被亲戚喂了一颗开心果,结果开心果就进入了气管,孩子立马呼吸不畅,脸憋的青紫,家里人吓坏了,赶紧送往医院。尽管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遗憾的是孩子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悲剧发生,结果已无法挽回,可能觉得那个亲戚手贱,喂那么小的孩子吃整个坚果,但是婴幼儿气管容易进异物也是家长必须了解的知识。

抽样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占0至14岁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吸入异物又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为0到4岁的孩子。

很多人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孩子的气管如此容易进异物?且一但吸入异物,情况又如此凶险?原因在于喉咙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咽喉是人体气道和食道并行的地方。所谓气道,就是吸入和呼出气体的通道,也就是气管,只供气体通过,容不得任何其他液体、固体物质进入;而食道则是吞咽食物的必经之路,也就是食管,同样,气体也不应进入,如果较多的气体进入食管,可能会导致腹痛、腹胀等症状。将气体和食物分流的装置叫“会厌”——喉腔开口处的一个舌形活盖。会厌向上开放,人就能进行呼吸,会厌向下盖住喉腔,水和食物就不能进入气道。一般来说,会厌分流功能受神经系统自动控制,但是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多不完善,吞咽反射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所以最容易发生液体、固体物质进入气道,出现“窜道行驶”。

异物进入气道,可能出现两种情况。除了气道完全阻塞,还有一种是气道不完全阻塞,这种情况生活中很常见,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就是喝水的时候呛到了,止不住的剧烈咳嗽,实际上这种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利用肺部的气体吧异物冲击出来,从而解除气道梗阻,使人转危为安。异物进入气道后,孩子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症状,家长要能马上识别出来,以便迅速进行急救。如果进入气道的异物较大,把气道完全堵塞,就是说气道里面完全堵严了,机体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孩子马上会出现“三不症状”:不能咳嗽、不会呼吸、不能发声。接着会出现呼吸困难,面部青紫,烦躁不安,大脑就会严重缺氧,意识丧失,心跳很快随之停止,情况非常危急。

如果异物较小,进入气道以后,孩子会马上出现剧烈呛咳、吸入性呼吸困难等,异物也可能因为剧烈咳嗽或由肺部气体从气道被冲击出来,也可能冲击不出来,甚至越堵越厉害,导致孩子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

如果异物已经进入一侧气道(多见于右侧),孩子会出现咳嗽、喘鸣,之后还有可能引起肺部炎症。如果误入气道的食物含有脂肪酸,如花生米、杏仁等,则气道炎症会较明显,孩子会咳嗽、咳痰;如果误入气道的是小纽扣、小弹珠等较小异物,刚开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数周或数月后,孩子会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病症。对于反复不愈的支气管炎、肺炎,父母要特别注意,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气道完全阻塞这样的紧急状况,无论是送往医院还是等候急救医生的到来,一般都来不及,这时候如果家长掌握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就尤为必要了。

婴幼儿气道异物排出处理可采用如下方法:

1.拍背法:高声呼救的同时,一手固定头颈部,面部朝下、头低臀高;另一手掌根部连续叩击间胛间区 5次。

拍背法

再将婴儿翻转成面部朝上、头低臀高位,检查异物是否在口腔中,如果口腔中未见异物。

翻转身体

2.立即用胸部冲击法,用食、中指连续按压其胸骨下半部 5次。如此反复、两种方法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胸部冲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