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花艺美学的二三事

 Mix杨林 2017-03-03

由于最近主编大人@柠檬獭深陷4月新刊《荒野》的内容创作中无法脱身,就由我来继续为大家耕作新篇啦(?·??·?)?? 

   ∞ 这 是 暖 澡 堂 第 154 次 推 送 ∞  

文 / 编辑:Little Coco Jam





比起西方的花团锦簇,东方的花艺中,带着的是我们独有的对生命的哲思与气度。我认为正是这种抽象的、形而上的内在状态,使得东方插花更像是一种修行,而非浅显的爱好。


我们欣赏这样的作品,一般能模糊地感觉到意境的共鸣,却很难把握住这种难以捉摸的状态,甚至学会表达这样的意境。今天,我就想尝试以视觉设计师的角度,聊聊东方插花的美学欣赏。




/ 1. 氛 围  /

-制-造-------


“你不应为了画阴影而画,你首先要去感受,感受到你所画之物周边流动的空气。虚实阴影,都是为了去表达这种空气的气氛而自然画出的,否则,画便会是死气沉沉的。”

——我的美学启蒙老师



一个花艺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概就是其中创作者的心念与植物自有的气质之间的那种张力吧。


优秀的作品,是可以透过那种整体所传达出的气氛,传递出作品背后的创作者的所思所想的。当我们凝视它时,先不要去关注各种细节,这样容易落入一种空虚的技术分析中,而忽视了整体的重要性。



大部分时候,创作者之所以采用花与枝来创作,正是因为基于对自然的观察,想要表述的,也是关于「生命」这个命题。而生命,绝不是一成不变只有一种美法的,它是立体的,是丰富的,是多样的。每个人,所看到的不同,所想到的不同,自然所传达出的也就不同。


中国古诗词中,总喜欢以物寄情,插花也是一样。那作品中的「情」,成为围绕在花与枝之间的空气,流动着,诉说着。



大家可能都知道,东方的传统艺术,更注重留白与余韵。用平面的理论来说,就是「负空间」。有形实体的轮廓与外部环境所围合的区域,是最能让人想象的地方,也是艺术的升华与精髓,是创作者得以和观者交流与共鸣的存在。


我认为在艺术鉴赏中,懂得去观看留白,尝试与创作者经由作品穿越到同一时空中「聊天」,是最有趣也最能让人感受到生命之广阔与实在的事情。



东方的艺术,从来是一个人的修行。在自然与「我」的对望与相互渗透中,也许就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力与感受力。





/ 2. 视 觉  /

.层.次.质.感.元.素.


“ 艺术与自然的基本区别在于目的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于实现目的的手段。……艺术和自然的手段尽管殊途同归,却各有规律。”

—— 《点线面》,康定斯基



当我们整体性地把握了一个作品的气氛后,便可以开始细细品味其中的各种细节了。


视觉传达,无非就是元素——色彩、构成(点、线、面)、质感等,的集合。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关系」这个词。一张视觉作品中永远都有很多元素充斥其间,而创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协调好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第一点中的气氛。



处理关系,在乎于一种元素之间的「张力」。比如说构成(点线面),一般一幅作品中,花瓣与果子像是「点」,给人感觉是轻盈、跳跃、活泼、快乐,处于中间的藤蔓树枝像是「线」,有种温柔、律动、准确、气韵的联想,而叶子与花器构成了「面」,则是稳重、大气、力量、安抚的感觉。当然元素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无数种转换,而点线面的定义也完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优秀的作品,一定是能准确把握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的。而且,我认为这种关系不是为了「美」。因为「美」是一种很空泛的描述,为了美而美,容易陷入空虚又肤浅的状态中,无法回归自己的内心状态。这样的美,是无法感动他者的。



事实上,在东方传统语境里,并没有什么「点线面」,这些都是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成果。而在东方的艺术中,去观察、感受与参透才是正道。正因为没有太多的理论,反而表达得更加自由自在,充满了一种「个人的情怀与思辨」,当然,也就让东方的艺术更加难以接近和学习。



如上图中,稳重粗糙的容器如同大地,而瓶口中探头而出的三朵小花像是饱含生气的小精灵,顺着茎叶往上窜,形成了一种重和轻的对比、向下与向上的张力。你能感觉到画面正因为这种协调又具有对比性的关系而产生了一种「呼吸感」,既不会有单调之感,也不会有沉闷之气。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潜水钟与蝴蝶》。



/  3. 创 作 本 真  /

.抽.象.与.本.质.


“ 青山既非有情,亦非无情。自己既非有情,亦非无情。而今凝着青山之运步,则不可得也。”

—— 日本道元禅师




想要「参透」东方式的花艺,即要学习其原理,也忘掉其方法论。原理是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去观察和感知,太过遵循方法论则容易失掉灵气与创造力。我们不能被限制在规则与教条里,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打破它。而打破它,创造新的可能的最好方法还是要从自我的内心出发,它源于创作者的思考与经历。


当创作者不断打磨自己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逐渐会形成一套自我的内在准则,并随之产生协调而统一的生活方式。这可能就是东方插花中的「修心」,以及其在整个过程与成果中体现出的「仪式感」。(其实这与茶道、武术、书法等都是融会贯通的。)


我想东方花艺中,「修心」与「仪式感」所蕴含的「创作本真」,即是不断地追问生命万物的本质为何。这是一个明确的追问、理解、转化、贯彻、反思,再追问、再理解、再转化……的过程。



西方艺术从「模仿时代」(即写实)进入现代的标志,就是艺术家们开始思考「何为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从那以后,「抽象」的艺术风格开始出现。而「抽象」即是一种对「本质的理解」的视觉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几何」与「数字」之中,蕴含着万物的真理。)所以这种视觉表达更容易让获得心理共情与共鸣。



东方的花艺,似乎从一开始就包含了这种抽象感。它解构了具象的呆板和琐碎,获得了一种纯粹的朴实的精神能量。


想来这大概便是东方插花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了,我们经由创作者,拓宽了对生命意志的理解,以及对自然万物本质的认识;)


完。


-本篇选图参考标准-

· 东方式的、禅意的审美情趣 ·  

· 不被方法论束缚,随性而不随意 ·

· 视觉层次丰富而简练,值得回味 ·

· 感受到生命的不同状态,创作者内心的思悟 ·

· 这些作品从茫茫花海之中跳入眼前,让别的作品都变得失焦了 ·


* 另,本篇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权威性~谢谢观看 o(*≧▽≦)ツ




谢 · 谢 · 阅 · 读




   

暖 澡 堂 年 度 必 ! 看 ! 电 子 杂 志

{ SO. PLANT | Issue 2 }

点击↓方,了解并下载这本电子刊物

久等了,请收下这本甜蜜的自然电子书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 soplant03 」

即可获得超美貌的手机主题屏保一张



* * *

继续阅读涨姿势

这些大牌曾为了一场秀,再造了一片自然景观



感觉即真实,用艺术创造自然场域


小众春日赏花世界地图:避开人海,独霸花海





 点 | 击 | 阅  读  原  文 | , 下 | 载 | 本 | 期 | EMA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