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蒙正三次为相揭秘!

 梁园处士 2017-03-03
  
吕蒙正画像X

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就是帮助赵匡胤宋代后周的开国功臣,还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
  吕蒙正为相前,有整整十二年是在担任各级官职,从底层官员做上来的并非一朝蒙受恩宠就平步青云之辈。他在33岁时参加科举高中状元,从此不入官场,最早的官职只是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将作监丞是从六品下,掌管了皇宫建筑、刺绣、器具等的制造,而通判也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一个副官,管理各种事项和监督长官。
因为吕蒙正自身有德有坚持,所以得到了皇帝以及赵普等人的赞许和认可,在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升任为宰相。不过没过多久,吕蒙正因为母亲去世而去守丧,所以就解除了宰相职务。不过三年的守丧时间还未满,他就被朝廷重新
起用成为宰相。
后来,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因为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所以他也受到了牵连,宰相之位被罢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李昉重新为相。不过后来李昉又再次被罢免,所以吕蒙正第三次担任宰相,同时礼部尚书的职位仍然继续。
  而等到宋太宗驾崩,真宗继位后仍然沿用吕蒙正为相,还给他加封,之后他还成为了太子太师,封爵徐国公吕蒙正的品格
  吕蒙正是北宋的一代贤相,三次为相是对他能力的认同,也是对吕蒙正的品格的肯定。同时代或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大多集中于对他品格的赞扬,比如“宽厚”、“气量”、“质厚宽简”等。吕蒙正的品格中被赞扬最多的要属他的度量。有个故事说,吕蒙正刚当上副宰相的头一次上朝,就被人指着说:“这小子也可以当副宰相?”而他却假装没听到,还制止了想要帮自己出头的官员。下朝后,吕蒙正还劝那些还是愤愤不平的官员,说“一旦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我就会终身都忘不掉;那还不如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问又有什么损失呢?”吕蒙正的度量,是很好地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就才曾经说过“蒙正气量,我不如”。不过身为宰相,不能只靠度量服人,更重要的是能力。吕蒙正有一特长就是,知人善用。宋太宗说不如吕蒙正,就是因为他推荐了一个官员来出使辽国,而且被皇帝两次否决了还是依然坚持,而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比皇帝要好。此外,据说富言曾经做过吕蒙正的宾客,他让其见了自己的十几岁的儿子。吕蒙正见了惊讶地说,这个儿子以后名位会和他一样,而功勋甚至会超过他。的确如此,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也官至宰相的富弼。此外吕蒙正也举人不避亲,不过他推荐的不是儿子而是侄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但这个侄子有宰相之才。
科举,向“寒门学子”倾斜
“状元宰相吕蒙正”系列之一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南北
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横批有“南北”而无“东西”。
楹联大俗大雅,写得妙趣横生,相传是“寒门书生”吕蒙正“寒窑”苦读之际的杰构佳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奸佞)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袂。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寒窑赋》大俗大雅,写得简明易懂,是“状元宰相”吕蒙正“位列三公”之后的杰构佳作。
“状元”,是科场殿试“榜首”;“宰相”,是中央政府“总理”。
斩获“状元”不易,担当“宰相”更难。
吕蒙正(946年~1011年),河南洛阳人,是两宋第一位状元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吕蒙正31岁,问鼎“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975年,宋灭南唐,改江宁府为升州,驻地是今日南京)”,一跃而为副省级高官,而且该州是刚刚收入大宋版图的“南唐首都”。
不只是副省级高官,而且“陛辞(上殿辞别皇帝),有旨:民事有不便者,许骑置以闻。赐钱二十万。”——“钱二十万”,不是个小数目;更要紧的是,吕蒙正能够隔过升州“老一”,直接与宋太宗“对话”。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吕蒙正37岁,担当“参知政事”,也就是太宗朝副宰相;“赐第丽景门”,皇帝给他分了一处房产,一个院落。
从“状元郎”走向“中央政府常务副总理”,吕蒙正只用了6年的时间。
端拱元年(988年),吕蒙正42岁,“李 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监修国史”,成为太宗的“宰相”。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吕蒙正33岁担当著作郎;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吕蒙正将届“耳顺之年”,告老还洛。其间26年,吕蒙正起起落落,三度担当大宋王朝名副其实的“第一宰相”。
两宋300余年,“三入相者,唯赵普(开国宰相)与蒙正焉”。
但是,赵普也有“处江湖之远”,被贬到河阳(今河南孟州市)、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的时候。而吕蒙正,自979年担当著作郎起,总是“居庙堂之高”——要么担当参知政事,要么担当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都是相当于“副总理”、“财政部长”、“组织部长”等的“要职”,一直居于朝廷之中枢。
一介“寒门书生”。
一代“千古名相”。
赵宋一代,吕蒙正影响深远。
他的故事,被宋人争相传诵。
到了元代,他的故事被写成剧本,大江南北,争相演出,什么《吕蒙正赶斋》、《彩楼记》,还有王实甫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说来唱去,千古传诵的,无非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永恒呼唤。
以当下的话语说,就是“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流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一个国家与社会,倘若不能有效构建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流动机制,那将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国家与社会,倘若有意无意地隔断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流动,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流动”,才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向前发展的“永动机”。
重温吕蒙正“故事”,其义亦不远于斯。
“飞龙榜”状元
唐末,藩镇已然坐大。
到了五代十国,天下乱得不可收拾。短短50多年,换了五个朝代,堪称枪杆子里面不断制造新的皇帝。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无非是这一乱象又一次上演而已。
谁手里有枪,谁就可以当皇帝。
谁当了皇帝,又都想着制止这种恶性事件降落在自家头上。
赵匡胤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将稳固赵宋江山的希望寄托在文人士大夫身上,声称“作相须读书人”,宣称自己“晚好读书”,甚至期待“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
但是,赵匡胤只是提出了一个理念。
更何况,统一战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势也不允许其完成国家治理由武将向文官的根本性转变。
赵匡胤驾崩,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登基,迅即将“科场”当成了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的“把手”:“吾欲科场中广求俊彦,但十得一二,亦可以致治。”
于是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之“飞龙榜”,成了中国科举史上最为靓丽的一道“分水岭”;而吕蒙正,正是“飞龙榜”之状元郎。
一般而言,即位新君沿用老皇帝的年号,次年改元。但是,开宝九年(976年)十月赵匡胤在“烛光斧影”驾崩后,刚刚即位的赵光义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仅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也就是他即位三个月后,就突然宣布开科取士。5000多位士子拥入开封。
109人被赵光义取为进士。
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第一次取士超过100人的举动。
对比一下前朝取士记录,你就知道赵光义为了自己心中的“太平兴国”,此次取士究竟有多“狠”。
每榜平均取士:唐代28人,五代14人,赵匡胤时代13人。
赵匡胤在位17年,总共取士188人。
赵光义上位仅仅数月,一下子就搞了109人。
这么多进士,如何安置?
“开宝八年,王嗣宗为状元,止授秦州司理参军(从九品)。尝以公事忤(触犯)知州路冲。冲怒,禁之于狱。然则当时状元所授之官既卑,且不为长官所礼。”
而王嗣宗这个状元,不但“文斗”,还要“武斗”,“太祖时举进士,与赵昌言争状元于殿前。太祖乃命二人手搏,约胜者与之……嗣宗殴其幞头(包头软巾,俗称乌纱帽)坠地。趋前谢曰:‘臣胜之’。上大笑,即以嗣宗为状元,昌言次之”。
尽管赵匡胤声称“作相须读书人”,但其毕竟出身于行伍,靠枪杆子当了皇帝,有时甚至对宰相赵普也要龇牙一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也因此,赵匡胤哈哈一笑,一个状元就轻巧地产生了。
赵光义不同。
他长期担当开封府行政长官,堪称能吏,却几乎跟军队没有任何关系,“治政有为,不善武功”。
他急于开科取士,就是降大任于文臣,以此控制帝国的整个行政系统。
“科举取士,自太平兴国以来,恩典始重……太平之二年,进士一百九人,吕蒙正以下四人得将作丞(从四品),余皆大理评事,充诸州通判。三年,七十四人,胡旦以下四人将作丞,余并为评事,充通判及监当……”
赵光义在位21年,开科8次,取士1487人,平均每榜186人,而赵匡胤开科取士的总数才188人。
取士多,用人亦骤,“宠章殊异,前代所未有也”。
太宗朝进士,至少有16人就在太宗一朝官至副宰相,2人官至宰相。
一时间,青年俊彦、天子门生成为太宗一朝的中流砥柱。
“孤寒”者崛起
洛阳王城广场——中州东路夹马营路口——相公庄。
86路公交,起点站在洛阳王城广场,向东向南,途经夹马营等30站,1小时行程约20公里,抵达终点站相公庄。
王城广场在洛阳市中心,本系周天子陵区,广场之下就是“天子驾六博物馆”;相公庄在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本名坞流村,因这儿出了个宰相吕蒙正,早在两宋时期已经易名“相公庄”。
86路公交,这头是天子,那头是宰相。
86路公交,这头是庄严肃穆的“天子驾六博物馆”,那头是破败不堪的吕蒙正“寒窑”。
而位居中间的夹马营,则是赵匡胤、赵光义的老家。
吕蒙正的先祖姜子牙,也就是吕望、吕尚,是周王朝的开国宰相;吕蒙正不是开国宰相,却是两宋第一位状元宰相。
洛阳的故事,随便折腾一下,就关系千万重。
在这个十三朝古都,宰相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人物。
初秋时节,车到相公庄,满目玉米,满目庄稼。
村头新立了一通“吕蒙正故里”碑,碑东北30米,就是吕蒙正“寒窑”故居。
2000年的寒冬,我曾拜访过“寒窑”,绕窑三匝,惆怅满怀。
12年,一个生肖轮回,“寒窑”,“吕蒙正读书窑”,一直活在我的梦里刺着我的心。
“寒窑”,差不多还是12年前的模样。
窑方约有三米,沦陷地下五尺;窑内有明代古碑一通,上刻吕蒙正朝服全身站像。
已经贵为宰相,依然“站岗”于“寒窑”,将大宋天子的呼唤“传达”给天下寒门士子——
雍熙二年(985年)三月,宋太宗殿试得进士梁颢等179人,“宰相李昉之子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从弟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扶、度支使许仲宣之子待问,举进士试皆入等。上曰:‘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就是你的分数比孤寒子弟考得高),人亦谓朕有私也!’皆罢之。左右献言尚有遗材,复试,又得进士上元洪湛等76人。”
自此以降,诸王、公主、近臣等“势家子弟”大都远离了科场,“孤寒”出仕的道路自此得以拓清——
赵宋名相王曾“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千古名臣范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再嫁)长山朱氏”;一代文宗欧阳修“家贫,以荻画地学书”。
“寒窑”苦读,由状元而宰相,吕蒙正是个“样板”。
吕蒙正之后,“孤寒士子”相继崛起于赵宋之世。
倘若他们缺席,中华文化不知会否“造极于赵宋之世”。
“状元宰相吕蒙正”系列之2
吕蒙正昔坐“寒窑”今坐“寒庙”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吕蒙正自称“暮宿破窑”,王实甫剧作名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简称《破窑记》)都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经典之作,都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似乎,《西厢记》流行于上层社会,《破窑记》风行于下层社会。
《破窑记》中,富家女刘月娥彩楼之上抛绣球招亲,偏偏砸到穷秀才吕蒙正头上的故事,不但流布深远,更是下层社会永恒的梦想。
破窑也好,寒窑也罢,“吕蒙正坐寒窑”总在中国下层社会“喋喋不休”地传唱着。
吕蒙正、范仲淹是两宋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似乎,问吕蒙正是谁,一位躬耕于田亩的大老粗都能给你白话上半天;再问范仲淹是谁,其可能只会摇摇自家的脑袋。
似乎,问范仲淹是谁,一个“高知”会摇头晃脑地背诵《岳阳楼记》,说道“先忧后乐”;再问吕蒙正是谁,其可能将脑袋摇得比那位大老粗还要无奈。
吕蒙正、范仲淹都是“寒士”。只是,吕蒙正沉入“江湖”,范仲淹活在“庙堂”。
而今,范仲淹的“寒舍”早已荡然无存,吕蒙正的“寒窑”依然寒碜;只是葬于马鞍山(在少林寺与龙门石窟之间)之南的范仲淹,其墓已成“国保”;葬于马鞍山之北(古书旧志皆云墓在“洛阳金石乡奉先里”)的吕蒙正,其墓已经失落。
至于“寒窑”,也不过是偶尔有吕氏宗亲瞻仰一下而已。就是瞻仰,也不过是立块新碑,刻上自己的名字、报上自家的“门牌号码”而已。
如此这般,没谁再为“寒窑”遮风挡雨,“寒窑”只能在洛阳寒碜下去……
“寒窑”之前,向东约25米,就是坐落在一个小土岗上的“寒庙”——祭祀吕蒙正的祠堂。与“寒窑”一样,“寒庙”也是大门朝东开。
“寒窑”前立有一碑,上刻“圣迹灵源”;“寒庙”前也立有一碑,上刻“吕氏故园”。
都是这几年新刻的、宣示自个儿是吕蒙正裔孙的碑铭,有南人,也有北人;有小有成绩的“人物”,也有没啥能耐的百姓。
两三亩地,倒是给吕蒙正留着的。其上,种了几棵杨树、槐树,也野生出一些不知名的杂树;种了几棵辣椒、南瓜,也野生出一些不知名的杂草。
概而言之,草盛豆苗稀,荒芜了吕蒙正的故园。
祠堂曰“寒庙”,没什么根源,只是记者走在吕蒙正故园、看到吕蒙正祠堂后的自家感伤。
祠堂大小,与“寒窑”相若,五六平方米的样子。红砖墙,水泥板门框门楣,上覆灰瓦,也以木石外挑了个小檐儿。
门前也有香炉,几块砖一堆糊了些水泥。炉内置了些沙子,沙子上“漂浮着”几段没有燃尽的香。
眼下吕蒙正享受的祭祀,与其未中状元之前的“寒窑”生活难拼高下。
推开祠堂之门,吕蒙正塑像端坐中央,红袍黑冠,双目圆瞪,头抵屋顶。左右两边,各有一位侍者肃然而立。
不知是谁,扯了三种颜色的化纤布料,分别给他们三位做了一件长袍。
左披绿,右披青,坐在“寒庙”的吕蒙正来了个“黄袍加身”。
这“礼”,弄得大了。
“洛漂”吕蒙正也曾蜗居“寒窑”
“灶神爷,请来吃冷水哟。”
以吕蒙正为主角的老戏,举不胜举,最让人伤感的却是《吕蒙正祭灶》里的这句戏文。
“戏文”是戏剧家的想象。
吕蒙正“祭灶诗”,却是诗史——
“一盏清泉一炉烟,送君直上九重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
不是“冷水”而是“清泉”,不是“一炷香”而是“一炉烟”,不是袅袅的香火而是以杂草抑或牛粪弄起来的“狼烟”。
“祭神如神在,人穷格式在”。就是落草“寒窑”,吕蒙正依然敬天畏神,不糊灶神爷嘴巴,企望其将“蒙正文章不值钱”的话捎给天上的玉皇大帝。
诗,在寒窑遗址内的古碑上。
古碑高350cm、宽82cm、厚24cm,刻立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正月,差不多400年了。
碑可以资,立碑者可以信:吕蒙正22代嫡孙、(北京)大明鸿胪寺主簿吕子立。
今年4月,相公庄发现一块残碑,已经断为两截,部分字迹模糊不清,但“明鸿胪寺主簿吕公讳子立字明山墓”清晰可见。
“1968年村里建学校,周边不少石碑都当了墙基。村里后来建了新学校,老校舍卖给了几户人家。有人翻盖房子,扒出了石碑,就丢在村东的小路上。退休教师黄广宣等见到该碑,将其送到了我这儿。”吕献亭系吕蒙正32代孙,其云,“《洛阳吕氏金石列传》上说‘天贵之子讳良臣,邑庠生……良臣之子讳子立,于明朝授北京鸿胪寺主簿。崇祯六年(1633年)奉命回家修理祠墓,重修瓜亭,栽树筑墙,焕然改观,非复以前之旧矣。”
《寒窑赋》是吕蒙正经典之作,版本颇多,几乎说的都是:“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
但是——
寒窑遗址内的古碑上,刻写的却是:“吾昔居洛阳,朝游陋巷,暮宿破窑。思衣而不能遮其体,思食而不能充其饥”。
而且——
不叫《寒窑赋》,而铭《贫贱赋》。
至于“朝游陋巷”,说的又该是啥?
似乎不该是要饭,而应是打些零工什么的。
其与“日投僧院”,去“赶斋”、去蹭寺院的斋饭,迥然不同。
“赶斋”是戏说,“朝游陋巷”才是诗史。
吕蒙正31岁中状元。
青年吕蒙正,就是“蜗居”寒窑,一个老了点儿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抱负的“洛漂”而已。偶尔“蹭饭”,倒也合乎情理;长久“蹭饭”而不去打工,也不合乎逻辑了。
《贫贱赋》不“雅”,取其“暮宿破窑”而名之曰《破窑赋》;《破窑赋》还是不“雅”,于是就有了很“雅”的《寒窑赋》。
《寒窑赋》是吕蒙正的,也是被大众“添油加醋”的东方经典——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 ……
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奸佞)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袂。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余言: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寒窑”飞出“飞龙榜”状元探花
吕蒙正“蜗居”寒窑。
“蜗居”寒窑的吕蒙正,照当下的说法却是标准的“官二代”、“官三代”。
他的爸爸,比李刚厉害得多!
不信,就读读《宋史·吕蒙正传》:“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梦奇,户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父龟图,起居郎(掌记录皇帝所发命令等,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府秘书长)。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如此这般,吕蒙正为何还自找苦吃呢?
照戏剧与民间的说法,其父吕龟图爱找“小三”,而且搞了一大群“小三”,结发妻与嫡长子吕蒙正有点儿看不惯,于是被扫地出门。
是不是造谣呢?
不妨再看看《宋史·吕蒙正传》:“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落魄困顿)。刘誓不复嫁。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没有复婚),奉养备至。”
吕蒙正去世57年后,名相富弼为其撰写《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谈及此事,尽管说得细致、婉转、含蓄,却也道出了更多历史信息:“始,公少时,考妣(父母)以口舌偶相戾(吵架),遂以异处(分居)。然情义内笃,交誓不复嫁娶(彼此都发誓不再二婚)。考(父)后连左边幕(古代尊右,以右为尊贵地位,这儿当指其父二婚),妣(母)居洛中并留公侍焉。公每感叹愤懑,绝迹(隐居)于龙门山。躬事薪汲(打柴挑水),力奉慈养而且痛自刻责以。为业(读书治学)昼夜漏相接,未始少懈。尝泣泪满所读书,而怳怳日若无以为生者(仿佛每天都难以生存下去)。如是数年,学益富,文益奇,声动天下,士友益附。太祖开宝末,公侍母氏赴举东都(带上母亲到京都开封应试)。时太宗以晋王尹开封,闻公名,召见。复索其所著文,大称之。期以公辅之器……明年,即上第(状元及第)。”
也许富弼在为尊者讳,但一个“如是数年”倒也证明:母子洛阳落魄之初,吕蒙正至少已经20多岁。
北宋末年邵伯温所撰《邵氏闻见录》亦云:“吕文穆公讳蒙正,微时于洛阳之龙门利涉院土室(土窑,也就是寒窑)中,与温仲舒读书。其室中,今有画像……(吕蒙正)状元及第,位至宰相;温仲舒第三人及第(探花),官至尚书(曾担当参知政事、礼部尚书、开封府尹等)。公在龙门时,一日,行伊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于地,公怅然取食之。后作相,买园洛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噎瓜’为名,不忘贫贱之义也。”
读《邵氏闻见录》,当知“寒窑”在龙门山,也就是龙门石窟周边。
相公庄距龙门石窟约10公里,是吕蒙正“买园洛城东南,下临伊水”的所在。也因此,“寒窑”当是后人在吕蒙正“故园”上兴建的纪念性建筑。
只是“寒窑”已有年头,“寒庙”尚无年头耳。
返回列表吕蒙正三次为相揭秘!
查看: 20|回复: 状元、探花出自一洞“寒窑”
□首席记者 于茂世 引子
一洞“寒窑”,两位书生同窑共读。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殿试,一位被点为“飞龙榜”状元,一位被点为“飞龙榜”探花;而后,就在太宗本朝,一位官拜平章事(宰相),一位担当参知政事(副宰相)。对此,《邵氏闻见录》说得很是清晰:“吕文穆公讳蒙正,微时于洛阳之龙门利涉院土室(土窑)中,与温仲舒读书。其室中,今有画像……(吕蒙正)状元及第,位至宰相;温仲舒第三人及第(探花),官至尚书(曾官拜参知政事)。”
“飞龙榜”109名进士,太宗朝位至执政者8人。
但是,更多的“飞龙榜”进士走向“江湖之远”,充任府、州,担负起为国守土的责任,其中就有吕龟祥(知寿州,治在今安徽寿县)、韩国华(知泉州)。
吕龟祥、韩国华不显,但是其孙吕夷简、其子韩琦走上了帝国的中枢,成为一代名相。
是先辈为国守土积下的阴德,也是“飞龙榜”造就的政治遗产。
吕龟祥和他的侄儿吕蒙正是同榜进士,其长子吕蒙亨也在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步入殿试竞争状元,不料太宗以“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为由,罢黜了宰执重臣家族子弟们的进士资格,充任地方小官。
“牺牲”了爸爸,儿子才有“翻身”的希望。吕蒙亨长子吕夷简于咸平三年(1000年)考中进士,成为真宗的“托孤大臣”。1022年,真宗驾崩,仁宗13岁即位,刘太后临朝称制,吕夷简拜平章事(宰相),《宋史》评其“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然所斥士,旋复收用,亦不终废。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为世名相。”
吕夷简病危辞相,推荐韩琦、范仲淹、文彦博等入朝辅政。
韩琦是韩国华第六子。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诸兄将其扶养。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弱冠之年(19岁)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榜眼)。其后出将入相,“遏西夏之兵者,韩琦、范仲淹之功也;致‘庆历之治’者,亦韩、范与富弼三人之力也”。《宋史》评其“相三朝(仁宗、英宗、神宗),立二帝(英宗、神宗),厥功大矣。当治平危疑之际,两宫几成嫌隙,琦处之裕如,卒安社稷,人服其量。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奠定两宋走向与性格的,不是太祖赵匡胤,而是太宗赵光义——
太宗即位,3个月,决定开科取士,有了“飞龙榜”;6个月,决定“修书”,有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1年,决定扩建“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有了“轮奂壮丽,甲于内庭(皇宫)”的“崇文院(国家图书馆)”。
“崇文抑武”,文人们的春天来了,武士们的冬天近了。
文臣韩琦与武将狄青狭路相逢于宋、夏西北战场,韩是狄的顶头上司。一次,韩琦要杀狄青部将焦用,狄青向韩琦求情:“焦用有军功,好儿。”
韩琦反唇相讥狄青:“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
当着狄青的面,韩琦斩了焦用。
之后,狄青官拜枢密使,有点儿不服气:“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狄青不服文人,马上就吃了文人的大亏。
文彦博、欧阳修“前仆后继”扳倒了狄青。狄青“出典外藩”而知陈州(治在今河南淮阳),一代名将竟然干起了文臣的活儿。
狄青郁郁而终,死在陈州,享年49岁。
“时也,运也,命也”:赵宋王朝是文人的天堂,而非先前那个只有枪杆子才能说话的五代十国。
少一进士及第,硬不低头,已经不行……
让“官二代”给进士“让路”
狄青战功赫赫。
官拜枢密院使,照理说真的没什么不妥。问题是,枢密院不在边关,而在京都开封。而京都开封,早已成为文臣的“老窝”。
千不该万不该的是,狄青官拜枢密院使后竟然一时兴起,“喷”出来一句没啥用处的解气话:“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作为“被攻击”对象,韩琦沉默不语。他晓得,这就是狄青回应他几年前说的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的气话,比云彩都轻,一会儿就飘走了。
但是,狄青的这句话却成为整个文臣集团不能承受之轻。
说句公道话,狄青这句斗嘴的话,真的触犯了大宋王朝的立国之本——
别说狄青,就是平后蜀、灭南唐的大宋开国名将、太宗朝枢密使曹彬,都不敢说这样的气话。
看到太宗“龙凤榜”取士109人,看到崇文院“轮奂壮丽,甲于内庭”等,国家第一军人曹彬,早就心甘情愿地代表武臣向文臣们低下了头:曹彬无论什么时候走在那一条街道上,只要迎面遇到读书人(不问级别,甚至不管是不是文官)都要礼让,“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
状元是好男儿呢?还是将军是好男儿呢?
自然,都是大好男儿!
这不是个什么问题。
但是,赵宋王朝就是将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搞成了一个300年间都一直在搞的大问题。
而且,还必须搞。
五代十国,枪杆子就是话语权,掌管全国军务的枢密院领袖朝廷;北宋初年,枢密院与中书省分庭抗礼;太宗时期,枢密院已经退居次席。
看上去“分庭抗礼”似乎好一点儿,但是不淑之人偶遇机会,就可能掀起天下大乱。
历史发展到今天也已证明,“军政府”绝不是一个好的国家架构。文官行政系统管理国家早已成为一种共识,也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客观现实。
但是,在1000年前,好与不好,还难以形成学术共识。
学术归学术,太宗即位后,文臣的春天真的来了。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吕蒙正37岁,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从“状元郎”到“参知政事”,也就走了6年。
吕蒙正如“火箭”般快速升迁,甚至让某些文臣都羡慕嫉妒恨。
《宋史·吕蒙正传》云:“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文臣)指之曰:‘此子(这个小孩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佯装)为不闻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同僚为其打抱不平,追查谁在蔑视领导)。蒙正遽止之(急忙制止),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更好)也。’时皆服其量。”
《宋史·吕蒙正传》亦云:“李昉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宰相),监修国史。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普甚推许之……先是,卢多逊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正七品京官),后遂以为常(惯例)。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开始任官职)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老于岩穴,不沾寸禄者多矣。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九品)补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
宰相之子授官,不能高于进士。
那么副宰相、尚书等朝廷高官之子授官,品级自然也就低于进士了。
理清“官二代”授官,其重要性也许不低于科举取士。
因为,其扫清了压在进士们头上的“官二代”,拓清了进士们走向未来的征程。
初次入相倒在“反腐”战线上
端拱元年(988年),吕蒙正42岁官拜宰相。
除却革除“补官”积弊,打压朝中重臣“官二代”群体,让“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外,吕蒙正还积极整顿吏治,向腐败开了火。
但是,上任——反腐——倒在反腐战线上,这成了吕蒙正初次入相的人生轨迹。
因为反腐,有人向太宗打起了“小报告”:宰相吕蒙正以公权挟私报复蔡州(今河南汝南)知州张绅。
张绅贪赃枉法,被人举报。吕蒙正派人查证落实后,将其免了职。
“小报告”云:“张绅家境富裕,不至于贪污,肯定是吕蒙正公报私仇。”——“蒙正初为相时,张绅知蔡州,坐赃免。或言于上曰:‘绅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贫时勾索(求索钱财,借钱)不如意,今报之尔。’上命即复绅官,蒙正不辨。后考课院得绅实状,复黜为绛州团练副使。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谓曰:‘张绅果有赃。’蒙正不辨亦不谢。”
古人常说宠辱不惊,说的就是吕蒙正这样的人吧。
吕蒙正与温仲舒曾“寒窑共读”,一位中了状元,一位中了榜眼,俩人交情堪称深厚。
走向官场后,温仲舒东窗事发,累年无所事事。
吕蒙正担当宰相后,认为他这个同学很有才干,于是多次向太宗举荐,使其得以入朝为官。但是温仲舒不够厚道,甚至在吕蒙正惹得太宗生气时落井下石——《宋史·温仲舒传》云:“仲舒敏于应务。少与吕蒙正契厚,又同登第。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
尽管这样,吕蒙正还是在太宗面前一再夸奖温仲舒,以致惹得太宗都不得不提醒其一生都宠信有加的重臣:“爱卿呀,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得一钱不值呢!”
吕蒙正粲然一笑,说:“陛下,你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去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
闻听此言,太宗仰天大笑。
事实证明,吕蒙正眼光是不错的。
尽管温仲舒有点儿嫉妒的小毛病,做起事还是蛮有能耐的。
无论出镇边疆还是辅政朝廷,其都为大宋王朝稳定与繁荣尽力良多,时人将其与名臣寇准并称,谓之“温寇”。
“虽称誉之,承奉之,亦不为之加喜;虽毁谤之,侮慢之,亦不为之加沮。”——吕蒙正,无愧“真宰相”也。
3
吕蒙正三次为相揭秘!
题记: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占有独特的地位。据说,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中学时背颂过的名篇,大都忘记了。
多年前,从朋友处抄写过北宋传奇宰相吕蒙正的《寒窑赋》,奇怪的是,这篇“警世之文”,共有三版本,篇名不同,篇中稍有差异,但是在《宋史》《古文观止》《蒙正词》中都无收录记载。
《寒窑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鸡扇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
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实非凶恶之徒;
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
尧舜明圣,却生不肖之儿;
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
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
楚霸英雄,败于乌江自刎;
汉王柔弱,竟有万里江山。
宴子身短五尺,使楚拜齐名相;
诸葛力无缚鸡,出作蜀汉军师。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
冯夷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女;
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
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
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
地不得时,草木不生;
水不得时,波浪不静;
人不得时,限运不通。
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衣服虽破,常有礼仪之容;
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
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初贫君子,天然骨格生成;
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福禄岂能强求,富贵谁人不欲。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居朝堂极品,位列三公。鞠躬于一人之下,列职于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俸侍;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呜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据说,《寒窑赋》是吕蒙正为教化劝诫太子(后来的宋真宗)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有人说,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破窑赋》。
也有人说,此文实则今人伪作。该文古籍、正史全无出处,其文体称为赋,而作者之才力实堪忧。赋有骚体、大赋、抒情小赋,为赋则注重体、意,古人作赋,偶句需对仗工整甚至用韵,察此文之偶句,实是贻笑大方,至有“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之句,冯唐曾任楚相,何来“无半官之封”?李广身为武将,何来不第之说?且科举起自隋唐,汉飞将军何处及第?冒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典也要知其意啊!其余谬误可笑之处,不一一列举,望有识之士,加以甄别,切勿误人子弟。
还有人说,《寒窑赋》是吕蒙正的,也是被大众“添油加醋”的东方经典。
但是,仔细品读《寒窑赋》,以史为鉴,从古到今,针对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确实感到明理之深。尤其欣赏吕蒙正在人生极度辉煌之时的冷静思考;在众人之下,要拿自己当人看,不妄自轻贱;在众人之上,任他人如何仰慕,不要得意忘形。这睿智的人生态度值得品味。有些句子,如果换成现代用语,令人深思……为官与为囚,仅仅一步之遥,一墙之隔!
忽想起前些年有民谣说:“老虎做报告,狐狸拍手笑,耗子老鼠喊口号,苍蝇蚊子戴手铐”。如今苍蝇老虎一起打,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以敢言著称。吕公为官累封至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司空、太子太师,封蔡国公。景德二年辞官回乡,卒谥文穆。享年六十七岁,赠中书令。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自称宋太祖。他在“杯酒释兵权”中面告宿将功臣,要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遣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当时宫中及官僚权贵家中常有宴会,佐以妓乐。以杨亿为代表的诗、晏殊、张先的词,基本继承了晚唐五代浮靡的作风。
到太宗时税赋沉重,奢靡之风不减,当太宗张灯设宴,夸耀国家的太平繁盛时,宰相吕蒙正就指出“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的事实。(摘自《中国文学史》)
洛阳吕文穆园
吕蒙正于真宗景德二年辞归洛阳,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世称吕文穆园。
在唐代洛阳是陪都,贵族官僚在洛阳兴建了许多园林。北宋文学家李格非(李清照之父)于绍圣二年(1095年)撰成《洛阳名园记》。文中介绍名园十九个,多数是在唐朝庄园别墅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但在布局上已有了变化。它与以前园林的不同特点是:园景与住宅分开,园林单独存在,专供官僚富豪休息、游赏或宴会娱乐之用。大概与今日高级“私人会所”相当。
据2014年6月9日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介绍,洛阳市政府在伊滨区佃庄镇伊河北岸,一处仿古建筑群正在加紧建设。这里是宋朝宰相吕蒙正生前居住的地方,如今,这里将再现千年前吕文穆园胜景。建成后年收入可达千万元!
可以肯定,吕蒙正生前没想到死后千年还会赚钱!
吕蒙正故里──相公庄村
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佃庄镇东部,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原名坞流村,相传这里就是北宋名相吕蒙正的故乡,“相公庄”这个地名也由此而来。
相公庄村口有两座高大的石碑矗立在路边,一块上书“吕蒙正故里”,为1995年吕正操将军题写;另一块写着“北宋吕氏五相纪念碑”,为1998年所立。除了吕蒙正,吕氏家族曾出过吕蒙正、吕夷简、吕端、吕公著、吕大防五位宰相和数位高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吕蒙正。
这里就是北宋名相、有“天下第一清官”美誉的吕蒙正的故乡,看来并不富裕。
吕蒙正三次为相揭秘!
“相公庄”这个地名,在北宋哲宗时的吕氏族谱上就已经出现。如今,吕蒙正读书的寒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他的《破窑赋》,仍为村民广为传诵。
吕蒙正漫卷诗书在莱州
山东省莱州市,旧时称掖县。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
据说,在山东省莱州市掖县公园内,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不时引人驻足观看并纷纷赞赏不已。
吕蒙正三次为相揭秘!
多年前路过莱州,那时不知道掖县公园,只听说莱州是姊妹易嫁的发源地,被收录于《聊斋》,传播于吕剧,故事的主人公是明代嘉靖初期的内阁首辅毛纪,难道状元指的是他?
而今莱州人通过一番考证,证明名相源于本土。建雕像,传播他的英名,建巨幅石雕《寒窑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
真不知吕蒙正与山东莱州掖县有什么关系?
在莱州论坛网站看到一段文字:今考吕氏一门三相是齐太公吕尚后裔,出之东莱吕氏世家……吕蒙正祖父吕梦奇,莱州城北军寨址人,其父吕龟图,初在河南洛阳为官,母亲刘氏,城北刘家村人。吕蒙正开运三年(946年)生于莱州,长大后入河南籍,参加河南乡试,宋太宗(977年)丁丑科状元。中状元后,曾回莱州祭祖。现吕蒙正的祖父、父亲之墓均在莱州城北军寨址。
据史料记载,全国历代有记载的文状元不足600人,武状元不足170人,其中山东有文状元48人,武状元16人,状元平均三个县出一个,进士平均每个县不足30人。而莱州状元有三,进士近百,何其壮观。这状元像和进士墙凝聚了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又成为多少读书人的榜样。正因如此,这才是莱州的骄傲,好一个文化莱州。莱州竖起一座状元坊又有何妨?
这要比鲁皖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强多了!
赵普力谏宋太祖:不可以私心好恶用人才 (照片源于网络,向作者致谢)刑赏者,天下之刑赏
宰相赵普(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宋朝的赵普,出身小吏,后来当上了宰相。宋太祖赵匡胤,劝他多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门来读书。其实,他的书箱里,当初收藏的只有一部《论语》,书的后半部分,有的页面还有破损。所以后来就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赵普为人,德高望重,有开国辅佐之功。同时,他又刚毅正直。《宋史·赵普传》记载,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两天,宋太祖都没有同意。
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一下触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成两半,扔在地上。赵普趴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撕破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后,赵普把破破的奏章粘接起来。几天后上朝时,又交给宋太祖。宋太祖见赵普的态度这样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发现这个人,确实堪当重用。
又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却很讨厌这个人,不同意升他的官职。赵普就像前一次一样,坚持自己的看法。宋太祖生气地说:“朕不予迁官,将奈何?”(“我坚决不给他升官,你又怎么办?”)
赵普说:“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刑罚是用来惩处邪恶的,奖赏是用来酬谢功劳的。这是从古至今一贯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国家的刑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赏,怎么能凭您个人的喜怒,独断专行呢?”)
宋太祖听了更加恼怒,脸色气得煞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赵普紧跟不放。宋太祖进了内宫,赵普就站在宫门外不走。宫门前的卫士,见宰相站在门口,久久不离开,只好向宋太祖回报。这时候,宋太祖已经冷静下来,就叫太监通知赵普,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叫他回家。
宅心仁厚的宋太祖是信任赵普的,赵普也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劝谏宋太祖,依照法规条例办事。
从上述赵普与宋太祖发生的冲突来看,实质上是权与法之间的尖锐矛盾。
北宋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主持制订了《太祖律令》,对将佐、官吏的升迁赏罚,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但是,这些见诸文字的法规条例,并不是都能顺利实施。事实上,大多是以君主的好恶来决定的,这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一个显著特点。
赵普坚持“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是符合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是值得肯定的。
忠实于法律,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社会法律的贯彻实施,又要求各级官吏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法纪意识,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真正做到依法办事。这样,才能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人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进一步调动社会全体人民的积极因素,使国家和社会得以公平、正常的运作和发展。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古人在权与法的问题上,已经有了精辟的论述。我们应该以古为镜,以知得失,以坚责任,以躬谨执法,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对那些违法、贱法的行为,要凛然无畏,刚直不阿,坚决抵制
赵普 北宋“政坛不倒翁”
李树友历朝开国,皆有贤相,如汉朝之萧何、曹参,唐朝之房玄龄、杜如晦,皆为世人所颂。北宋开国,初为相的是范质、王溥、魏仁浦。3位宰相并非宋太祖的亲信,因此难有作为,相继罢相之后,赵普才脱颖而出,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二朝,3次为相,出入朝廷30余年,人称“政坛不倒翁”。其为官之道、功过是非,虽盖棺而难定论。千年之后,仍有研究的必要。

赵普,字则平,生于公元922年,祖籍河北蓟县,生长于洛阳。赵普的家世和早年经历,史书语焉不详,留给后世太多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他出身虽非官宦门第,也绝非普通农家,其父祖辈很可能属于地方小吏。少年时期,赵普未曾多读书,为衣食谋,学为书吏,通晓书算法令。动荡岁月里,赵普在故乡生活了15个年头,饱尝战乱之苦,也初步积累了乱世生存的经验。
到后晋末年,赵普投身于地方藩镇麾下,充当起一名衙吏。七八年下来,赵普已经精通衙门那一套刀笔功夫,拥有丰富的阅历,通晓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斗争哲学,并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
周世宗初年,赵普到达长安,在永兴节度使衙门当助理书记,颇有成绩。镇守关中京兆地区的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很欣赏赵普,便将他召入藩镇,成为自己身边的幕僚。此时赵普32岁,已是后周王朝。
显德三年二月间,周世宗征讨南唐,那时范质为相,得知当时任职殿前都虞侯的赵匡胤驻扎在新占领的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正需要人手,便介绍赵普去当军事判官。
机遇往往垂青有准备的人。前往滁州任军事判官,恰如天上掉下的馅饼,此可谓赵普一生中最大的机缘巧合。因为在滁州,他与日后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相识。从此,改变命运,飞黄腾达。
显德三年初,赵匡胤随周世宗南征。其时,赵匡胤的军职是殿前都虞侯,属带兵的禁军高级将领。赵匡胤攻克南唐江北重镇滁州后,奉命暂时驻守,但管理占领区一应民事非其所长,所以朝廷派来几位文官负责料理,其中的一位就是赵普。
当时滁州因战乱盗贼蜂起,赵匡胤负责治理盗贼,部下捉到百余个乡民,这些人都被当作盗匪,准备斩首弃市。赵普说:“不审问明白就一律处死,万一有人是被诬陷的,岂不是错杀了好人?”赵匡胤笑着说:“你这书生真是迂腐!这个地方的百姓本来就是俘虏,我把他们一律赦免,已经是法外施恩。他们居然跑去当盗匪,若不立即正法,怎么制服得了?”赵普说:“南唐虽然是我们的敌国,但百姓没什么罪过,何况你胸怀统一的大志,为何还将敌我分得这么清楚呢?王道不外乎一个‘仁’字,请你三思啊!”赵匡胤说:“你要是不怕辛苦,这个案子就由你来审吧。”赵普一一审问,发现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罪证,就禀报赵匡胤,于是除了证据确凿的其余人一律释放。百姓们都很高兴,争相称赞赵匡胤宽厚仁爱。赵匡胤从此相信赵普有先见之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和他商量。赵普也格外效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此时,赵匡胤29岁,赵普34岁,两人相差5岁,都属于壮怀激烈的年龄。两人交往,真是相见恨晚,一个是握兵的实力派,求贤若渴;一个是满腹谋略的文吏,苦苦寻觅明主。于是,风云际会,天作之合,两人成为知己。
这时,恰好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率兵来到滁州。父子相聚,非常高兴。哪知过了几天,赵弘殷竟然生起病来,赵匡胤非常着急,日夜守在父亲身边侍奉。这时扬州传来警报,周主下诏命赵匡胤迅速去支援扬州。赵匡胤眼见父亲病未痊愈,一时间不忍离开,不由得进退两难。这时赵普站出来说:“君命不可违,你还是马上动身为好。你要是实在不放心你父亲,就由我留在这里替你尽孝吧。”赵匡胤很感激,就让赵普留下,把公私各事都托付给他,自己率领2000名精兵直奔扬州去了。
赵普朝夕看护恭奉汤药,确实做到尽心尽力,感动了赵弘殷。后来,他们一同回到开封后,赵普出入赵弘殷府第,也俨然以家人自居。这时赵普和赵匡胤的关系,已经由部属升为亲密的家臣了。
“陈桥兵变”时,赵普是归德军节度使衙门的掌书记。赵匡胤称帝后,赵普以佐命之功被授予右谏议大夫,既而改充枢密院直学士,官品与之前相等而能接触军机事务。
宋太祖亲征山西长治李筠时,赵普不愿留守京师,自请随征。宋太祖笑着说:“文弱书生,能披甲戴胄吗?”赵普坚决要求出征,宋太祖只好答应他的要求。李筠乱平,赵普因功被授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名正言顺位列执政大臣。两年后,赵普再升任枢密使,排名虽在宰相之后,其权位倒远在其上。
乾德二年正月,赵普从枢密使转任宰相,并且是少见的一人独掌相府。
在宋太祖心目中,赵普是自家人,所以凡事都和赵普商量,君臣亲密无间。赵普常奏事,宋太祖不许,且当面撕裂其奏章,赵普可以将碎片粘贴完整,第二天再上奏。赵普有时推荐之人不合帝意,第二天宋太祖再问时,竟然仍以此人奏荐。
就此看来,从踏入赵匡胤幕府到宋朝宰相,前后不过7年半,赵普就完成了仕途的辉煌历程,速度不可谓不迅速,比之于那些前辈人杰毫不逊色。此时,赵普不过42岁,恰是年富力强大展宏图之时。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宋太祖与其弟赵光义突然造访赵枢密使家。赵普深感意外,诚惶诚恐地问道:“夜深天寒,陛下何以外出?”皇帝答道:“朕睡不着啊,因为卧榻之外都是外人,所以来见爱卿!”赵普连忙请宋太祖围着火炉坐下,又忙着张罗酒菜。于是,大家边吃烤肉,边喝着赵普妻子斟的酒。在家庭般的气氛中,宋太祖说出对北汉用兵的打算。赵普清楚皇上想先北上的意思,沉思良久后说:“太原位当西北两边陲,不若留以为边患缓冲之地,姑待削平宇内诸国,再图此弹丸之地,届时将何以所逃?”宋太祖大为称是,当即笑着说:“朕亦作此想法,今日试之于卿,不谋而合,可以无疑了。”就此,君臣敲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宋太祖微服私访功臣私邸是常事,唯有赵普家去的次数最多。所以,赵普每次办公回家后,往往不敢脱朝服。
宋太祖知道赵普学问不足,常劝其多读经史。赵普明白皇上的苦心,于是在公干之余关门闭户勤读《论语》20篇,自认为可以使他以后办事神通理顺。赵普太忙,据说到底也没有读完《论语》,所以后人嘲讽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一天,宋太祖在皇宫大宴群臣,不料突然天降暴雨,情绪受到影响,龙颜不悦,斥骂起身边人。赵普见状,忙上前奏言道:“外面百姓正盼着下雨,陛下的宴席受点影响又有何妨,不过是损失些摆设,淋湿些艺人的衣裳,不如就让艺人们在雨中演杂剧。雨水难得,百姓快活,正好吃酒娱乐。”赵匡胤听罢,转怒为喜,下令继续宴饮、演戏。此事可算是赵普活学活用《论语》中仁政爱民思想的表现。
自北宋开国后,在结束武人跋扈、削平地方割据、确定统一部署以及重建国家秩序等一系列重大事项上,赵普密切配合宋太祖,耗费心机,出谋划策,做了大量工作。随着功成名就,加上宋太祖的信赖和朝臣们的尾随,赵普却不免有些自满,渐渐专断起来。他时常自作主张,各方上给皇帝的奏疏,凡他认为不便实行的就投入火盆烧掉。一时间,宰相下达的指令甚至重于皇帝敕命。
赵普拂宋太祖脸面的事例不胜枚举。譬如,当宋太祖历来反感的某位官员,按例当升迁而得不到批准时,赵普继续坚持,以至于龙颜震怒,气愤地对他说:“朕就是不迁此人官职,你又能如何?”此时若换作别人,早吓得心惊肉跳、五内俱焚,他却平心静气回答:“刑罚用来惩罚,赏赐用以酬功,古今之理。且刑赏乃天才之刑赏,非陛下一人之刑赏,岂能因陛下喜怒而独专?”宋太祖实在受不了赵普的咄咄逼人,便离席站立,他亦紧随而立;宋太祖进入内宫,他竟然久久等候在宫门前,直到宋太祖最终同意方才罢休。这些事都见诸《宋史》本传,或许有所夸张,意在赞扬赵普的坦诚忠君之举,比拟先贤名臣,却多少折射出其自负的心态。
宋朝行贿受贿之风在开国之初就初露端倪,连盘踞南方的小朝廷也打起行贿执政的主意。早在开国后几年,吴越王不顾唇亡齿寒,紧跟朝廷打击近邻南唐,无非心存侥幸,希望保存国祚。为了打动朝廷,以后又派专人向赵普馈送大批礼金。不料礼物才送抵赵府,恰巧被前来探视的宋太祖撞见,赵普只得惶恐解释收到吴越海货10瓶。宋太祖故作好奇地说“海货肯定不错”,即令打开瞧瞧,结果发现瓶子里都是“瓜子金”,即状如瓜子的黄金。赵普顿时紧张起来,连称不知情。宋太祖看着他尴尬的样子,不无敲打、讥讽地说:“爱卿受之无妨,这些人以为国家大事都由你们书生做主。”此事虽不属于主动索贿,但却与国家利益有关联,所以宋太祖心中相当不悦。
开宝六年八月,宋太祖终于下诏免除赵普的相位,以太傅名衔出为河阳(河南孟县)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打发他到地方赋闲。这一年,赵普52岁。到达河阳后,赵普上书宋太祖自诉心迹说:“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府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缺点可议。方太后病危之际,臣实预闻顾命,知臣者皇弟,愿赐昭鉴。”赵普的自白,不啻承认其龌龊用心。宋太祖默然,手封其书,藏之金匮。3年后,宋太祖急病而殁,时年仅50岁。赵光义即位后,任四弟赵廷美为中书令、开封府尹,先封齐王,后改秦王。
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赵普上奏皇帝,信誓旦旦地表白自己亲身经历了杜老太后、宋太祖嘱托的“金匮之盟”。此时,他年已六旬,拿出晚节赌了一把。当月,赵普应召入宫,受到宋太宗的接见,委以司徒兼侍中的官衔,又封赵普为梁国公。
翌年三月的一天,开封城内皇家园池——金明池中的水心殿完工,宋太宗宣召近臣一同泛舟游览,欣赏春日风光。就在这时,宋太宗潜邸时的心腹、如京使柴禹锡和内酒坊副史赵公式等人,突然密告赵廷美作乱。宋太宗立即终止行动,并下诏免去秦王的开封府尹一职。随后,他传旨改任赵廷美为西京留守,打发他到洛阳城居住。时隔两个月,赵普召集朝议,定秦王谋乱罪名成立,于是奏请天子将罪人贬为涪陵县公,与其家人一并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县),令驻军严密监管。一年半后,赵廷美在监管地惊惧而死。赵普索性把卢多逊也迁入赵廷美案,而使卢多逊远斥海南岛崖州以死。
不管怎么说,赵普毕竟通过非凡手段再入相府,又报复了宿敌,多年的积怨一泄而出,往日“郁郁不得志”的心境舒畅多了。然而,刚愎自用的宋太宗觉得赵普的使用价值已不复存在,便不愿再看到他高踞庙堂了。

太平兴国八年十月,宋太宗诏授赵普武胜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侍中,请这位元勋老臣卸下重担到邓州(今河南邓县)休养。
临别前,宋太宗特意赋诗一首,让刑部尚书宋琪送给赵普。赵普读完后不禁潸然泪下。他明白皇上的心思,就对宋琪说:“皇上待赵普可谓恩谊兼备,赵普今生所剩时日不多,自愧无法报答,愿来世再效犬马之劳,还望足下传达!”宋琪安慰了几句,当即告别,回去把赵普的话报告给了宋太宗。第二天,赵普呈上奏章辞官。宋太宗准奏,封赵普为武胜军节度使,赐宴长春殿,亲自给他饯行,又作诗赠别。赵普老泪纵横地说:“承蒙陛下赐诗,臣会把它刻在石碑上,他日与臣的朽骨一同下葬。”宋太宗有点动容,等赵普谢宴告退,亲自将他送到殿外,又命宋琪等送赵普出都。
端拱元年正月,朝廷要举行皇帝亲自主持的籍田大礼。赵普遂上表请求入觐,获得批准。礼仪活动期间,君臣相见,赵普激动得痛哭流涕,宋太宗一再抚慰,场面十分感人。随后,皇子陈王元僖向父皇上奏,称赞赵普是开国元勋,厚重有识,实为本朝难得的良臣,可与唐太宗身边的名臣房玄龄、杜如晦相比,因此请求恢复其相位。
籍田大礼结束后,宋太宗传旨将平庸的李公式调出中书,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位列首相,次相则由宋太宗一手提拔的状元吕蒙正接任。这一年,赵普已67岁。
老谋深算的赵普第三度执掌国政,在群臣眼里分明是元老重臣,没有人不敬重不忌惮的。然而,好运也有到头的时候。端拱二年冬天,赵普大病一场。他在患病卧床期间,宋太宗特意驾临其家慰问,并赐予大量钱财。
大病之后,赵普感到身心疲惫,意识到自己无法适应繁重的政务,于是主动上奏请辞。眼见他态度坚决,宋太宗只得勉强同意。
翌年初,朝廷特授予赵普西京留守、河南尹的官职,并保留其太保兼中书令的头衔。赵普离京之际,宋太宗亲自来到他家相送。
淳化三年二月,疾病缠身的赵普连续3次上表请求致仕。太子派宦官赴洛阳探视抚慰后,恩准了他的请求,遂拜其大师,封魏国公。七月初,宋太宗特派赵普的侄婿张秉捎去珍贵礼物和问候,准备为他祝寿。想必赵普读到圣谕里的浓情话语,情绪激动,致使病情加剧。当月,北宋一代重臣赵普溘然长逝,享年71岁。
噩耗传至京师,宋太宗颇为伤感,竟动情地流下眼泪,遂下诏停止朝会五日,为其默哀。随之,朝廷追赠其为尚书令、真定王。宋太宗亲自撰写神道碑文,赐予丰厚葬赙,派专使举行了国葬。
赵匡胤生前三条国训:北宋历代皇帝的神秘誓言
“陈桥兵变”被好多人当作历史疑案,在我看来却是没有什么可疑的,完全是赵匡胤故意制造的不流血政变。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多半是赵匡胤集团故意散布的谣言,目的就是让赵匡胤能把部队带出去。如果不带出去,在京城直接动手,必然兵戎相见,要死很多人,而把兵带出去,掌握在赵匡胤手里,京城空虚,想篡位就容易了。也不必带太远,否则回来还要多跑路,就在陈桥刚刚好,在那里导演一出“拥戴”戏,就可以开回去了。
赵匡胤这个人,我是非常喜欢的,可以说是中国皇帝中最喜欢的。他是个没啥文化的武夫,但见识却超过所有的文人。他从一名不文的流浪汉到当上皇帝,只用了10年时间,即位的时候不过33岁,实在是太神奇了。古今中外还有爬得比他更快的人吗?我是想不到。
赵匡胤非常仁慈,统一中国后对所有被他灭掉的君主,都养起来。而他的弟弟赵光义,则阴险毒辣,毒死了好多人。赵匡胤临死,还规定子孙后代都不许杀柴家人,也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
赵匡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尊重知识分子。他给子孙规定“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都免死,使两宋出了许许多多的“相”,而很少出“将”,数得着的“将”,只有狄青、宗泽、岳飞等几个人,而“相”就太多了,从赵普开始,名头大的就有王旦、吕蒙正、寇准、吕夷简、包拯、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名头稍小一点的更是数都数不过来。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也是最民主的朝代。
最关键的是,赵匡胤改变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在他之前,五代政治极不稳定,将领动不动就篡位夺权,杀得稀里哗啦,而他之后,中国再也出不了臣子夺权篡位的事情了。个中玄妙……再讲下去有点喧宾夺主,本节毕竟说的是后周,就到此打住,给读者留个悬念往下看吧。
后晋灭亡契丹又撤走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率军进入开封,在政治真空中宣布建后汉帝国。他只当了1年皇帝就逝世,由他18岁的儿子刘承祐继位。乾佑三年(950),刘承祐诬陷大臣和将领们谋反,将他们全部杀掉。邺都留守郭威恰恰不在开封而在邺都,幸而漏网,但全家仍被屠杀。于是郭威起兵,攻陷开封,刘承祐被乱兵砍死。后汉存在仅仅4年,第二年(951),郭威即位,建立后周。
郭威称帝1年后就病逝,养子柴荣即位。他是五代少有的英明君主,大败北汉,进攻南唐,攻击辽国,将燕云十六州夺回两州,又连陷三关,正当乘胜追击之时,却突然病倒,只好撤退。回到开封,即行逝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帝位,就是恭帝。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跟他的部下,阴谋策划向这位7岁小孩夺取政权。
出身将门的流浪汉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五代初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李存勖,把后梁朱温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为建立后唐立下赫赫战功,李存勖很喜爱他,让他留典禁军。后唐天成二年(927),赵弘殷之妻杜夫人,在洛阳夹马营分娩,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
赵家在赵匡胤长大的这十几年中,一步步衰落下来。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宠爱的战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开始受到冷落。可以说,赵匡胤的青少年时代,是随着父亲走南闯北打工卖艺度过的,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长时期的江湖漂泊生涯,养成了他喜欢打架,爱好赌博的赖皮性格,而且赌输不给,赌赢必要。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体壮,又会一些武艺,凡是与他发生争斗的人,都没好果子吃。后晋开运二年(945),赵匡胤结婚成家,时年19岁。成家应当立业,家中窘迫潦倒的他就像现在许多农村小伙子一样,决心出去闯一闯世界。21岁那年,他毅然离家外出,先是去投奔几位从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朋友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
后来他从军入伍,在郭威手下当了一名偏将。当时郭威正拥兵自立,准备取后汉而代之。在战争中,赵匡胤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他作战十分勇敢,能冲锋陷阵,又富有智谋,受到郭威的赏识。在郭威被部下拥立为皇帝的过程中,赵匡胤出了不少力,因此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当了一个中级禁军军官,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这期间,他尤其对大将柴荣表现得非常忠诚,逐渐取得了柴荣的信任。
陈桥兵变
周世宗柴荣死后,7岁的独生子柴宗训即位,这就是周恭帝。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
再看侍卫司系统。在这一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小皇帝柴宗训征得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当天下午,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晚上,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那个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京城。
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将赵匡胤写得无比被动。赵匡胤骑在马上,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于是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败笔是王彦升杀死了试图组织抵抗的韩通和他的家人,给赵匡胤的和平演变涂上了后周忠臣的鲜血。王彦升就此被赵匡胤恨上了,终身没有当上节度使。
与范质、王溥的见面比较富有戏剧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诉范质等人,当时早朝还没有结束,宰相范质抓住王溥的手说:“仓促谴将,吾辈之罪也。”手指掐入王溥的手,几乎出血。王溥一句话也不敢说。
赵匡胤见他们时,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待我恩义深重。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范质不知该怎么回答。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我们没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下拜。
然后举行禅让仪式,但人到齐了,却没有禅让诏书,翰林承旨陶谷从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这份诏书。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柴宗训得善终
赵匡胤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符太后当了周太后,小皇帝后来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史书上关于后周恭帝的记载非常少,民间传说倒是有一些,但都不足为信。他即位时只有7岁,当皇帝不过半年。传说他禅位后先居住在天清寺,然后被迁往房州,一直到20岁去世。有的传说认为他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这不太可能。因为赵匡胤死在开宝九年(976),柴宗训比他还早死三年,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赵光义绝对不敢擅作主张毒死柴宗训。而依赵匡胤的仁慈性格和一生的表现,是绝不会对柴宗训下毒手的。
赵匡胤生前,曾在太庙里立下石碑,后来的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庙里去拜碑,并默诵誓词。这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除了北宋历代皇帝,别人都无从得知。就是新皇帝去拜碑时,也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其他人都离得很远,弄得很神秘。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宫门被打开,人们才得以纵览,不过是很简单的三条:一是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是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罚。此外,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犯罪永远免死。《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就是因为有丹书铁券,所以才那么吃香,活得很滋润。由此可见,赵匡胤保护柴宗训和柴家的心是很赤诚的,他怎么会加害柴宗训呢?
民间传说还有,柴宗训后来为了避祸,跑到了福建,子孙还改姓为“林”。柴宗训的墓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他当然不可能跑到福建去,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允许。可能是他的子孙后来因为什么原因到了福建,改姓为“林”。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柴宗训一定是得了善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