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效霞:“邪自口鼻而入”之本义考

 岚岫斋 2017-03-03

“邪自口鼻而入”,语出吴又可的《温疫论》。其文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检《温疫论》一书,与此相关的论述尚有:“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盖温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不知不觉。” 对此,蒲辅周老先生最早指出:吴有性的这些论述说明了“致病因子是经过呼吸道的鼻子和消化道的口的途径而传染入人体的”。言外之意,即吴又可已经认识到了瘟疫有空气和接触两种传染方式。自此以后,这一说法被中医学界广为接受,并给予吴氏极高的评价:“他所创论的外感瘟疫病因及传受途径,开现代传染病学之先河。”那么,“邪自口鼻而入”之本义是否如此呢?笔者经过考察而得出的结论是否定性的。

首先,《温疫论》开篇即云:“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吴有性称为“戾气”、“杂气”、“疠气”或“疫气”,认为它们是不同于六气的“一种异气”,为瘟疫致病之原。“戾气”虽然与六气有异,但终究属于气的一种。既然认为“气”为病原,且其“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其来无时,其着无方”,“来而不知,感而不觉”,那么其传播途径自然应是通过空气,又怎么会需要通过接触而传播呢?

其次,关于瘟疫的传染方式,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早有明言:“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对此,史常永老先生于1957年云:“吴氏指出,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有二:一是空气传染;一是接触传染。他说:‘邪(指戾气)之着人,有自天受之,有传染受之。’此处所谓‘自天受之’的‘天’字,实际上便是指空气而言。他说:‘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这显然是说,人的呼吸和外界的空气,即‘天气’息息相通,故我们说吴氏所指的‘天’,不是星辰日月的天。另一种传染方式,即所谓‘传染受之’,是指接触传染而言无疑,这勿须多加解释了。”但笔者反复、仔细研读这段文字,据文证义,认为此处之口鼻连用,明显指的是呼吸的通道,而与现代意义上的消化道没有丝毫的瓜葛。这从“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的论述中,即可以很容易地得以证实。此外,清·汪文绮《杂症会心录》中的一段话对理解这一点也颇有助益:“疫病,是天地不正之异气,四时皆有,能传染于人,以气感召,从口鼻而入,不比风寒,乃天地之正气,从皮毛而入,不传染于人者也。”

再次,吴又可之后一些著名医家的有关论述,也可进一步证明“邪自口鼻而入”是“致病因子是经过呼吸道的鼻子和消化道的口的途径而传染入人体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如杨栗山于1784年撰成的《伤寒温疫条辨》云:“人之鼻气通于天,如毒雾烟瘴,谓之清邪,是杂气之浮而上者,从鼻息而上入于阳。”“一人病气,足充一室……人受之者,亲上亲下,病从其类。”1801年陈耕道刊行的《疫痧草》曰:“疫痧之毒,有感发,有传染。天有郁蒸之气、霾雾之施,其人正气适亏,口鼻吸受其毒而发者,为感发。家有疫痧之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者,为传染。所自虽殊,其毒则一也。”1849年李冠仙在《知医必辨·论吴又可<温疫论>》中也说:“所谓温者,大抵六淫之气,人感之而化为温热时邪是也……时邪无时不有,瘟疫轻易不见。果系瘟疫,初病即有臭气触人;时邪初起则不然,必数日传至阳明腑症,或有气味,然亦只作腐气,不作尸气。瘟疫初发,即作尸气,轻则盈床,重则满室。”所有这些,都可以视为吴又可“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的最好注脚,即瘟疫有的是感受天地间生成的疫气而得,有的则是感触病人的病气而染,但其传播途径只有一个,即空气也。

最后,中医学界之所以将“邪自口鼻而入”解释为温疫邪气的感染途径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染,并津津乐道,溢美之辞泛滥,使这一错误的说法已流行了近50年,乃是因为“自古以来外邪皆从皮毛侵入,以次传入,已成定论,至吴又可乃提出邪由口鼻入,合乎现代传染之说”。但问题是,虽合乎了西方现代传染之说,却悖逆了其本义,也违背了历史与逻辑。因此,在理解古代医籍中一些表述不是非常明确的论述时,切不可望文生义,更不能与西医学强行比附,而应将其置于作者本人总的思想体系乃至当时整体医学思想发展脉络中加以探讨,才能正确领会和理解其本义。否则,难免事与愿违,南辕北辙。也就是说,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即时即地的文化总体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休戚相关。背离社会文化背景去讨论医学问题,至少是不得要领,甚或是徒劳无益的。我们今天应尽可能“真实”地还中医理论的本来面目,不要妄加拔高或以今证古。但可惜的是,今天中医理论研究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以今绳古,以洋律中。


吴有性.温疫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6.65.

蒲辅周.祖国医学在急性传染病方面的研究报告.//蒲辅周.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6~7.

李经纬,程之范册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89.

史常永.试论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及其戾气学说[J].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3):130.

汪蕴谷.杂症会心录·疫症.//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第6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7.

杨璿.伤寒瘟疫条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36.

陈耕道.疫痧草.//张效霞主编.中医必读百部名著·耳鼻喉科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74.

李冠仙.知医必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5.

姜春华.吴又可学术评价[J].江苏中医,198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