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童谣(欢迎接龙)(转载)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3-03

旧时摇橹歌

宜昌古城临大江而建,近代被外国人称之为“有城墙的码头”。宜昌的江面曾“日有千人拱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旧时宜昌江滩广阔,枯水季节,轮船需有驳船和跳板过档,而客船则泊于江心,需小船漂递接送旅客。于是小船(俗称划子或漂子)摇橹接送旅客成为江面流动的风景。漂递摇橹,用“摇橹歌”介绍宜昌的地名亦为宜昌码头特有民俗。

摇橹歌(十二月):

正月里来珍珠岭(今儿童公园),

二月里来二架坊(今新民街),

三月里来三新路(今四新路),

四月里来四道巷(今力行街社区长江瑞景处),

五月里来乌梢尾(东山末端,古万善桥<万寿桥>处,在今苏家塝社区港窑路铁路桥),

六月里来六公桥(今沈家店),

七月里来七层塔(天然塔),

八月里来八合塘(今八宝塔社区胜利四路世纪花园处),

九月里来九拐巷(南正上街<白衣庵>与新民街<二架牌坊>之间),

十月里来石板铺(今窑湾乡石板村),

冬月里来东山寺,

腊月里还有个裕恒发(“裕恒发"为旧时位于东门口的腊烛行号,专浇腊烛供照明庆典祭祀用,是宜昌老字号,抽离词意隐扣"腊月")。

(作者简介:罗洪波 笔名峡中樵 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宜昌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宜昌市政协文史编研员。宜昌市档案馆荣誉馆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