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不能错过的美术馆——欧洲篇

 街心舞苑 2017-03-03

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拥有两百余年历史的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不仅是荷兰境内最大的艺术历史博物馆, 还是世界上拥有艺术大师伦勃朗(Rembrandt)和维米尔(Vermeer)最为全面作品收藏的博物馆。其收藏的名作包括伦勃朗名作《夜巡》(Night Watch),维米尔的作品《拿水罐的女人》(The Kitchen Maid)等等。2003年博物馆暂时关闭进行修缮,历时十年耗费近五亿美元,在其十九世纪建筑基础上翻新的博物馆终于将在2013年4月13日重新向公众开放。为庆祝博物馆重新开放和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博物馆网站率先以博物馆工作室(Rijks Studio,https://www./en/rijksstudio )的形式在线与访问者分享其十二万五千件藏品,用户不仅可以寻找浏览作品高清视图,还可以免费下载使用作品图片并据此进行再创作,博物馆因此特别邀请了一些国际新锐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以馆中藏品为题材或灵感进行再创作并将在重启之后集结展出。


荷兰国立博物馆始建于1798年并最初作为国家美术馆(Nationale Kunstgallerij)在1800年正式开放。彼时博物馆坐落于海牙的豪斯登堡(Huis ten Bosch)藏品主要包括绘画和文物,后来博物馆在1808年迁至阿姆斯特丹达姆广场(Dam Square)的皇宫。1885年博物馆又迁移至由皮埃尔·库佩斯(Pierre J.H. Cuypers)设计结合了哥特和文艺复兴元素的华丽建筑中,博物馆在市立近代美术馆(1896年)和梵高博物馆(1973年)相继建成后也成为了博物馆广场的中心。荷兰国立博物馆管理者们表示期待翻新后的博物馆每年将吸引175万至200万左右的参观者,并将跃居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二十家博物馆之列。


拥有跨越从15世纪延伸至21世纪的艺术品和文物,荷兰国立博物馆的收藏分为几个方面:绘画、雕刻和装饰艺术、荷兰历史文物、版画和亚洲艺术品等等。荷兰国立博物馆中最为著名的是17世纪荷兰画派也称为荷兰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时期艺术家包括伦勃朗、弗郎斯·哈尔斯(Frans Hals)、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 van Ruisdael)、扬·斯蒂恩(Jan Steen)等艺术家代表作。博物馆经重新修缮后最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间当属三层式铸铁艺术史图书馆(Cuypers’ Library),并将首次向公众开放。


荷兰国立博物馆所举办过的重要展览包括2006年“伦勃朗诞辰400周年”活动,2006年博物馆和梵高博物馆合作在梵高博物馆共同举办“伦勃朗和卡拉瓦齐绘画展”等等。另外,国立博物馆的“代表作展”(The Masterpieces)也曾云集了众多荷兰黄金时代收藏珍品,全面展示荷兰当时的艺术成就和发展。



梵高美术馆


梵高美术馆(Van Gogh Museum)建于1973年,位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其原设计是由建筑师里尔维德规划,收藏有梵高的200余幅画作,约占其全部作品的4分之1,素描几百件,以及凡高的几乎全部书信,备受瞩目。其中最知名的应属《群鸽》与《向日葵》。美术馆内还收藏着梵高和弟弟提奥收藏的日本浮世绘和其他一些画家的作品,如高更和劳特雷克笔下的梵高肖像,高更和贝尔纳的自画像等。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 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而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王国的首都,位于森纳河畔,是一座中世纪风貌与现代气息十分协调的美丽古都。比利时皇家美术馆是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1880年由阿方斯·巴拉特主持完成全部设计和建造。

这座欧洲一级的大型美术馆共分为两个部分:一座为建筑宏伟的古典美术馆,主要收藏的是以佛兰德斯画派为主的绘画及雕刻作品,以颜色分区,蓝区为15、16世纪的作品,棕色区为17、18世纪的作品;另一座为造型简单朴实、功能多样的近代美术馆,收藏着比利时及欧洲各国19世纪至今的美术作品,黄区为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的名作,绿区以现代美术和雕塑为主。


乌菲齐美术博物馆


乌菲齐美术馆,世界著名绘画艺术博物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乌菲齐宫内,始建于1550年,曾经过几次改建。二三百年间美第奇家族的成员把从各地搜集来的艺术品集中到“乌菲齐”,从而形成了乌菲齐公共博物馆,并于1765年正式对外开放。“巫菲齐”以收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其他各画派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丁托列托、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等作品而驰名,并藏有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作品,因此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文艺复兴博物馆”之称。
如今,乌菲齐美术馆共有46个画廊,分为三层,收藏着约10万件名画、雕塑、陶瓷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大部分是13~18 世纪意大利派、佛兰德斯派、德国及法国画派的绘画和雕刻。展品按时代顺序和流派陈列,从这里既可以看到意大利艺术发展的趋势,也可以概括地了解世界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各种流派。
镇馆之宝有:博尼塞纳的《圣母子》、马尔蒂尼的《圣告》、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达·芬奇的《三王礼拜》、拉斐尔的《金丝雀的圣母》、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提香的《花神》。


意大利威尼斯 国家考古博物馆


意大利威尼斯的国家考古博物馆,位于圣马可广场。主要收藏重要的古代雕刻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希腊雕刻作品原件,同时展出青铜器,陶瓷,宝石和钱币。以及包括收藏在科雷尔博物馆的埃及、古巴比伦等古物。


国家考古博物馆起源于十六世纪,一些著名的威尼斯家族的捐赠和遗产使其逐渐成为今天的规模。可追溯到Domenico Grimani ,其遗产分别在1523年和1587年捐赠,雕像成为核心收藏品,为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雕塑作品。


由于十七十八世纪时期博物馆持续受到捐赠,因此场馆成为问题,雕塑作品分散在公爵宫等各个宫殿。十九世纪后期,一些著名的考古学家研究并整合了这些杰出的古代艺术收藏品。一战后,国王维托里奥努埃莱三世捐赠后建立了新的考古博物馆。


佩姬·古根汉美术馆


佩姬·古根汉美术馆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旁,为美国富家女佩姬·古根汉于1948年买下,居住三十年,她逝世后的骨灰亦葬在此。建筑最后捐赠给古根汉基金会并成立美术馆,里面的展示品有许多是她的二十世纪艺术收藏,包括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作品。

佩姬·古根汉,1898年出生于纽约,在她年幼时,父亲于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船难中丧生。1980年,古根汉基金会于韦尼耶·莱奥尼宫成立佩姬·古根汉美术馆。至1985年,美术馆的一楼及地下室已全部改建成画廊和相关设施,建筑的正面、阳台及庭园景观也经重新修复与规划。1993年,接临美术馆的两栋公寓经设计后转作为画廊、店铺及花园附属建物使用。1995年,博物馆的咖啡厅开幕,并增加更多的展厅和一座雕塑花园。在1999年和2000年,美术馆获得旁边的两处房地产权,进一步展开扩建工程。自1993年起,美术馆占地面积已扩增一倍至4,000平方米。


梵蒂冈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的起源可追溯到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派朱利亚诺·达·桑迦洛(在位时间1503-1513)收藏的一批雕塑,这些雕塑如今也陈设在博物馆内的八角庭院,其中包括三件镇馆之宝中的两件《拉奥孔》和《阿波罗》。梵蒂冈博物馆原为教皇宫廷一部份,从尼古拉斯五世开始扩建,历经几代教皇形成了目前这样庞大的建筑群。现除少部份仍作为教皇的起居室和机关办公外,其余部份均辟为博物馆。

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开始,后经历代教皇所广泛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艺术珍品使梵蒂冈宫成为拥有世界上众多艺术瑰宝的博物馆,并堪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相媲美,其中收藏的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时期艺术品世界范围内无以伦比。馆内所展示的巨作也使梵蒂冈博物馆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大最辉煌的壁画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总面积5.5万平方米,主要展馆包括:西斯汀礼拜堂,庇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拉斐尔画室和梵蒂冈画廊, 比奥-克莱孟博物馆,埃特鲁斯坎博物馆和哥里高利埃及博物馆等等。西斯汀礼拜堂是因艺术大师米开基罗在此创作了绘画珍品《创世纪》和《末日的审判》而闻名于世。庇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以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为主,名作包括《克尼多斯的维纳斯》  、《沉睡的阿莉亚多尼》、《望楼的阿波罗》 、《拉奥孔》 、以及《望楼的躯干雕像》等等。拉斐尔画室是由拉斐尔及其徒弟们的壁画装饰的馆室,拥有天花板壁画《雅典学院》 和《希略多拉斯的放逐》等名作,拉斐尔回廊内还有取材于旧约圣经的《拉斐尔的圣经》。梵蒂冈画廊按艺术家名字分成若干展室涵盖艺术家包括乔托、达·芬奇和卡拉瓦乔等等。

一 历史地位
梵蒂冈博物馆是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它也是一座院中有馆,馆中有室的博物馆集合体,是一座可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相媲美的世界性综合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设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圣彼得大教堂北面庞大壮丽的梵蒂冈宫中,由收藏的历代教皇及教皇宫廷艺术品、工艺品、与基督教有关的宝物和著名的教堂组成。

二 建造过程
作为教皇所在地,梵蒂冈博物馆是由梵蒂冈宫殿建筑群组成,始建于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但其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是在15——16世纪进行的,不仅有历代教皇亲自督建,而且有文艺复兴时期最好的艺术家和建筑是亲自设计和主持。

这座博物馆总面积55000平方米,有5条艺术长廊和12做陈列馆。梵蒂冈博物馆的主要展馆有庇护·克莱芒美术馆、埃特鲁斯坎馆、拉斐尔画室、梵蒂冈画廊等。

三 藏品
梵蒂冈博物馆主要收藏有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珍贵、最精美的艺术杰作,在世界同类收藏中首屈一指。尤其有许多古罗马时期的雕像原作,还有一些古罗马时代复制的古希腊雕刻作品。而梵蒂冈博物馆内自身墙壁和天顶上的系列壁画,就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大师之手。其藏画中还有乔托、达芬奇、提香等人的真迹。另外还收藏了古埃及和罗马上古时期的墓葬艺术、中世纪和近代以基督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等。

梵蒂冈博物馆收藏艺术品的历史始于1503年以艺术保护人自居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拉奥孔》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其利用权势据为己有的。后世的教皇更是费尽心计的搜寻珍藏,庇护六世为了在克莱芒美术馆收集文物,曾发奖券筹措资金。17世纪时教皇开始利用部分建筑陈列收藏,以后,1932年对外开放,博物馆所包括的24间美术厅、教堂和图书馆,分为二层楼,所有参观路线总长七公里。

梵蒂冈图书馆也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了约4万件中世纪手稿,包括当时皇帝、诗人、神学家和宗教改革家的重要手迹,还有画家波提切利为但丁的《神曲》所做的插图。另外还藏有最早印制的《圣经》、地图和书籍。

四 特色
历史上著名的西斯廷小教堂就在梵蒂冈博物馆内,这就是“院中有馆、馆中有室”的含义之一。西斯廷小教堂虽可容纳近千人,但仍拥挤不堪,在这里,有米开朗基罗绘制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许多观众都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有人估计,每年观赏这些油画的五大洲游客将近300万。这个巨大的数字本身,就是对艺术大师光辉成就的崇高评价。

另外,在梵蒂冈博物馆的出口处有一巨大的旋转楼梯,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博物馆内有如此大胆的设计,让人们对于博物馆更加惊叹不已。这也恰能体现了梵蒂冈博物馆对于历史与现代的一种完美结合。 
梵蒂冈博物馆的第三个特色是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免费开放,这一措施引来了大批的参观者,需要排队数小时后才能进入参观,但人们仍旧排着长队耐心等待。或许吸引他们的正是这座古老城市里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艺术魅力。


卢浮宫博物馆


作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还是最受全球游客欢迎的景点。穿过由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的大门,就可以与艺术瑰宝无限亲近。卢浮宫博物馆如史书,为您讲述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神秘与辉煌的故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藏品不断增加,现在已拥有40万件从古代到19世纪上半叶人类艺术品精华,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占地40万平方米。每年有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的游客拥入这座被称为“世界赞美之地”的人类艺术宝库,驻足于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像前。

卢浮宫的前身是中世纪一座为了巩固巴黎防御而建的碉堡,一直到了十四世纪,查理五世把碉堡改造成一座皇家宫殿,然而不久之后的英法百年战争则对它造成了严重的损坏。文艺复兴时期,卢浮宫才从英法战争的毁坏中恢复过来。在1678年,路易十四暂停了对卢浮宫的所有修葺,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凡尔赛宫。于是,凡尔赛从此便代替了卢浮宫的位置,成为了法国皇权新的象征。由于缺乏维护,卢浮宫受到了一定的损坏。皇室移情别恋,卢浮宫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摆脱了他们的控制,法国大革命的暴风雨,没能为卢浮宫的建筑更添奢华,却令它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现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历史类国家博物馆,馆藏分八个部门:东方文物部、伊斯兰艺术部、埃及文物部、希腊、伊特鲁利亚及罗马文物部、工艺品部、雕塑部、绘画部、素描版画部。其中,绘画部是卢浮宫藏品最为丰富的一个部,它包括16000余幅从中世纪到当代欧洲各个流派的绘画珍品,还有10余万幅素描和数万件东方绘画,总数已达20余万幅。如古典主义奠基人普桑的《诗人的灵感》,洛可可学派的《森林》,新古典派大卫的《加冕礼》等,最著名的当推名扬寰宇的惊世之作《蒙娜丽莎》。这些艺术史上的不朽的杰作都悬挂在卢浮宫明亮的大厅内,受到了较好的保护,让这些杰作的风采永存。博物馆所做的,不仅为了丰富馆藏,更是在极力的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是一件功利千秋的事情。目前,在卢浮宫叙利馆三楼正在展出“‘乾隆皇帝武功图’版画展——当路易十五收到乾隆皇帝的定制委托”的素描版画展,法籍华裔艺术家严培明的大型绘画作品展和与未来城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系列漫画作品展。

卢浮宫除了永久性的展览外,还举办各种短期展览,一般位于金字塔下方的拿破仑堂,每年举行两次大型展览,此外还有与展览主题相关的研讨会、报告会和解说参观等,并出版各类目录和书籍,为公众提供了解艺术的便捷渠道。近年来,卢浮宫博物馆建立了网站,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登录该网站,可以一览卢浮宫的历史、卢浮宫博物馆八个部分的代表性收藏,还可以360度的虚拟参观。对于没有条件实地参观的人来说,也同样可以一睹它的风采,领略它的神韵。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在法国的历史上,乔治·蓬皮杜可能是最狂热的艺术爱好者,这位总统曾先后致力于建立两座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一座是奥塞美术馆,另一座是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这两座著名的建筑,隔着塞纳河,成为巴黎最耀眼的景点之一。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大厦本身就是一件属于20世纪的艺术杰作:这是一个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外墙布满五颜六色的管线和钢铁桁架,使整个建筑物像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外露的复杂管线,蓝色是空调管路,绿色是水管,黄色是电力管路,红色则是自动扶梯。
蓬皮杜集中突出“现代”二字,专门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中心的立体派绘画、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以契里柯和马格利特为主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安迪·沃霍尔等以大众流行文化为素材的波普艺术绘画等。

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的奥赛博物馆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左岸,与卢浮宫、杜乐舍利宫隔岸相望,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建筑外观和内部富丽恢弘,与卢浮宫、蓬皮杜文化中心一起被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奥赛博物馆是巴黎的近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从1848年到1914年之间的绘画、雕塑、工艺和摄影作品。奥赛博物馆是由废弃多年不用的奥赛火车站改建而成,在19世纪时,这里是审计法院和行政学院办公的“奥塞宫”所在地。巴黎公社的大火使“奥塞宫”付之一炬,1897年被一家铁路公司买下建造火车站。1900年7月火车站开幕后,被认为是世界各地火车站的榜样,但在1940年没落,车站关闭。 1977年,总统德斯坦提议将其改为展示 19世纪艺术品的美术馆,以填补卢浮宫和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之间的美术史空隙。闲置了约47年之后,1986年火车站改建成奥塞博物馆。

改建原有建筑的工程招标始于1978年,最后由“艺术、电影、电视协会”小组中标;其室内设计工程是由意大利女建筑师奥伦蒂主持,她成功地保留了原来建筑的布局和石柱、拱梁、墙面、玻璃屋顶和花格天花板,以及原来的车站大厅里的大钟。观众可在跨度为 40米的拱型火车站大厅堂里的自然光下欣赏艺术品。

为了实现全面性的展览,该馆收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品,陈列从拿破仑第三到“立体主义”兴起期间的艺术作品。一百年来,这座建筑见证了法国“美好时代”的光辉,历经两次大战的残酷洗礼,险些化成瓦砾。直到1986年,它废弃已久的容颜,才成为典藏无数人类创造巧思的美术殿堂,再次展现其绝代风华。


巴黎奥塞博物馆


奥塞博物馆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汇聚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使奥赛博物馆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

奥塞博物馆共收藏近代艺术作品4700多件,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家具、手工艺品、建筑、摄影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种。它不但不以艺术品收藏丰富吸引大量观众,而且它古典艺术风格建筑物本身也是颇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它采用的玻璃屋顶,可使观众在自然光线下欣赏艺术。

奥塞博物馆依年代顺序,分三个楼层展出艺术作品。一楼的绘画作品多创作于1870年之前,其中包括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库尔贝、米勒等人的杰作;顶层集中展示的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包括给予印象派以很大影响的马奈、印象派主将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人和后印象派大师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名作。奥塞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被人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殿堂。中层陈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间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艺术、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以及新艺术时期的装饰艺术作品。

奥赛博物馆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加强和扩大其收藏,不断和其他重要的博物馆合作,举办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展览,目前每年的游客人数已超过了六百万,成为世界各地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接受艺术熏陶与教育的重要场所。


泰特现代艺术馆


一 地位
成立于1899年的英国泰特美术馆,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之一,以专门收藏17世纪以来英国绘画代表作闻名于世。泰特美术馆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美术馆之一,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连接它们的是横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桥。来到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不可不去的地方,它值得一看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在于它丰富馆藏和独特的展示方式,第二在于它的建筑特色。

二 建造历史
15世纪迄今的英国回话合格过现代艺术著称的泰特美术馆,其历史要追溯到1897年亨利泰特爵士创立泰特美术馆,1889年,糖业巨子亨利·泰特爵士将其私人收藏捐赠给国家。1890年,他更进一步将其宅邸赠与国家,并建设设置美术馆。英国议会通过议案,决定在这笔属于国家财产的基础上,建立一座以收藏17世纪直到当代的主要展示英国绘画风貌的美术馆,泰特美术馆就此诞生。

泰特美术馆的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的美术馆原本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高耸如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如今的泰特美术馆是由瑞士两名建筑家Jacq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改建而成。他们将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成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观众从这里乘扶梯上楼。他们在主楼顶部加盖两层高的玻璃盒子,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还为观众提供罗曼蒂克的咖啡座,人们在这里边喝咖啡边俯瞰伦敦城,欣赏泰晤士美景。在巨大烟囱顶部,设计师与Michael Crage-Martin合作,加盖了一个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顶,因为由瑞士政府出资,所以命名为“瑞士之光”,如今它成为伦敦夜景不也缺少的一部分。

三 馆藏
泰特美术馆所收藏的英国本土画家18世纪和19世纪的绘画极为完整。在此能获窥这一时期英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全貌。美术馆还陈列着英国著名画家庚斯博罗和雷诺兹的肖像画作品。庄严的男人画像,华贵的女人画像,优美活泼的孩子画像,可称得上登峰造极之作,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这里的重要作品还有拉斐尔前派和透纳的作品。著名的画家由亨利、米莱斯和罗塞蒂。英国风景画家透纳的水彩画作品多充满朦胧之美,专室收藏在Clore艺廊中。此外,美术馆还陈列展出了许多雕刻艺术品,以及非英籍画家的现代艺术作品。

泰特美术馆的展厅规划极富规律性,中央画廊陈列着雕刻作品,左翼是第1到第30展厅,分别占除英国回话、印象派以后现代绘画;右翼是精心挑选后展出的透纳的作品。

四 特色
泰特美术馆特殊的陈列方式并未按传统的年代编排方式陈列它的艺术品,而是把艺术品分成四大类,分别摆放在3楼和5楼的展厅内。这四大类是:历史-记忆-社会、裸体人像-行动-身体、风景-材料-环境、静物-实物-真实的生活。这种割破历史脉络的陈列方式使得观众在同一个空间与时间与不同年代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艺术品相遇,人们在观看莫奈的大型壁画“睡莲” 同时,可以瞥见在身旁的Richard Long创作于1991年的石头阵。不同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这正是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高明之处,也是它知音人们思考艺术的精神魅力所在。


奥地利美术馆


一 历史地位
人们都知道奥地利的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因为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成长和成功都与维也纳有关,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维也纳在现代美术世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坐落在维也纳城内山坡上的奥地利美术馆藏着数量众多的奥地利人引以为豪的美术家的作品,尤其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作品。

二 建造过程
奥地利美术馆原是在土耳其军队的入侵中挽救了维也纳的英雄欧根亲王的夏季离宫,建于18世纪前半叶,由宫廷建筑师路卡斯·冯·希德布莱特亲自设计,出生于法国的欧根亲王依据自己的设想,仿照法国的凡尔赛宫,历时10年,建造了至今仍被称许为巴洛克建筑的杰作的宫殿。宫殿按地势分上宫和下宫,欧根亲王去世后,宫殿由与他血缘最近的侄子继承。

18世纪中叶,查理六世的孙女玛利亚·特丽莎女皇在位期间,为了收藏数量庞大的皇室绘画藏品而买下了这座宫殿。从此这里成为皇家美术馆。1781年,美术馆对公众开放,被称为美景宫绘画馆。1891年,绘画作品被迁到维也纳的艺术博物馆。

1918年,奥地利共和国成立,以皇室美术藏品为中心在美景宫建立了奥地利美术馆。

三 馆藏
奥地利美术馆的馆藏艺术品由上宫的19世纪、20世纪美术馆和下宫的中世纪美术馆即展示17世纪、18世纪的奥地利巴洛克艺术博物馆组成。上宫的收藏品鲜活重新了19世纪末维也纳奢华的情景,克林姆特、席勒、柯克西卡的作品齐聚一堂,闪动着华丽的光影。主要作品有席勒的《死神与少女》、《拥抱》和他的老师克林姆特描绘慵懒女性的《水蛇》、《朱棣斯》和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吻》。

四 特色
美景宫是一座华丽的花园,对称设计的阶梯和轴向设置的喷泉水池被草地和树木所环绕。喷泉中的海参神雕像和巴洛克的斯芬克斯雕像一样把游客带进一个奇幻的世界。站在美景宫远眺内城,维也纳市建筑和维也纳森林交相辉映,构成一片独一无二的美丽景色。这一切都倾注了欧根亲王的理想心愿。

奥地利美术馆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英雄般的欧根亲王与这座建筑的一段历史,也体现在它所展示的“维也纳分离派”对于艺术史的贡献,也就是它丰富的克林姆特和席勒的作品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