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的?

 圆角望 2017-03-03

作者/章靛

总说很忙,总没时间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难掩信息爆炸时代的焦虑之心,生活也因此变得不愉快。于是想尽办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方法。是的我也难以免俗,一直希望做成两件事:找到自己的专属「信息食谱」和「碎片化时间利用指南」。先来谈谈碎片化时间:-D

时间是一种选择

去健身,去读书,去看展,去旅行吗?不,我没有时间。那为什么你就有时间做手头的工作呢?无非是因为在现有认知中,你认为正在做的事情更重要,它比那些「你没有时间做的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你将时间投入到了你认为重要的当下之事。必须承认:这是你的选择。

时间选择的背后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事业、生活、家庭,我们总在这几个大圈圈里绕来绕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选择重心都会有所不同。于我而言,在最应该值得奋斗的年龄,一定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事业,这时候延迟满足感很重要。但那并不意味忽略其他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经营一段可以守望相助的爱情,在力所能及的能力范围内关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在平凡的日常中不断创造新的体验。只要值得,每一份时间的投入都有价值。相应地,你对生活的选择也决定了你的碎片化时间使用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个不起眼的时刻都潜力无限

什么是碎片化时间?所谓的碎片时间,即指日常工作、学习之余闲散的,零碎的时间,这些时间不是很长,如等车、排队、等人等情况所用的时间,这些时间不适宜做比较有深度的事情,一般用来手机阅读,玩游戏等。——来源:在线《新华词典》

大多数人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初衷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高效,也许一开始你就错了。我们不是通过节省时间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节省时间为了刷剧?),而是应该先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然后去节省我们的时间。也就是说,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服务于当下目标,基于此前提,时间的高效利用才是有意义的。(PS:本文所谈碎片化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工作)

所谓目标,不是凭空产生,它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持续性、系统性是其重要特点。时间是碎片化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但知识绝不是碎片化的。不懂取舍,没有目标,麻木掏出手机刷微博、微信、视频,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标题党信息占据了你大多数的注意力。一小时后,一天后,那些你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文章很快就被遗忘,更别提进入到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投入了时间,生活却没有任何改变,问题出在哪了呢?

再怎么强调利用碎片化时间,吸收的知识无意义终究只是徒劳。时间利用的前提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做信息的主人而非被信息裹挟。比如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利用」知识树。

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从 0 到 1 的过程,未来在碎片化时间阅读到更多同类知识时,或增或减,有的放矢,及时更新知识树直至完善成最终适合的样子。(啊哈,似乎也在谈知识管理)

友情提醒:关于如何建立知识树,可以在一开始就想象自己要写一本书或者告诉自己有一天我要把这些知识教会给其他人。

在壮大知识树的过程中,必然要收集许多新信息。这时候尤其要警惕成为「收集控」,所以信息要及时处理,使其融合进自己的知识树中。

创建你的「私人定制」

正因为每个不起眼的时刻都潜力无限,我们才有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必要性。关于如何创建碎片化时间使用指南,这是一件非常私人和个性化的事情,并没有一个完美统一的方案。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使用场景和工具谈谈我的碎片化时间使用情况。首先是一些使用场景:

  • 交通:地铁、公交、??
  • 课堂:课间以及无聊的上课时间
  • 寝室:无心学习之时、学习间隙
  • 图书馆:学累了怎么办等

上述图片所示是粗略的解决方式,针对不同场景做不同的事,似乎多涉及阅读。应用使用顺序(优先级)依次是:Feedly、邮件、微信收藏/即刻 APP/公众号文章、朋友圈。过程中用到 方片 (http:///about) APP,每周集中处理,一些需要二次深度思考的文章做好标记转至电脑上进行阅读。

Feedly 是一个 RSS 阅读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面对信息过载的焦虑之情。你可以挑选汇总自己信赖的高质量信息源,集中对信息进行长期追踪。对于信息源的选择,除内容质量外我的标准是不定期更新(一周两次或几月一次那种),以博客居多,略奇葩的标准,当然你可以依据自己的信息吞吐量而定,不会产生信息焦虑即可。

Feedly 之后是对于邮件的处理,这里的邮件包括订阅 Newsletter 和私人邮件。前者同样是出于对高质量信息的尊重予以优先关注,比如「新闻实验室」的付费会员通讯。后者由于还在上学,数量不多处理起来比较轻松,无法及时回复的内容列入日程提醒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