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的进步让生活越来越方便,同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懒。每天开车上下班,有电梯就不爬楼梯,有座位便不愿起身…… 然而,来自英国的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只要步行1英里(约1.6公里),患癌死亡风险就能降50%! 走路真的那么好?怎么走才算“走对”了? 走路可以防4癌 1 预防乳腺癌 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另有研究发现,每周散步7小时的女性比每周仅散步3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低14%。 2 降低患肠癌风险 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专家分析说,这或许和走路能提高免疫力有关。 3 防患胰腺癌 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热量。 4 抵抗前列腺癌 美国加州大学针对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后发现,快走能明显延缓前列腺癌的恶化,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原因在于走路可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 走路还能预防这些疾病 1 防心脏病 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博士就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 2 防大脑萎缩 研究表明,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还能有效预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3 防糖尿病 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若能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4 防下肢静脉血栓 步行的过程就是双下肢肌肉收缩、舒张,这就如同液体泵一样,使血液由肢体远端回流到心脏,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 5 减少颈椎病 步行并伴以抬头挺胸、颈部后伸、肩背肌肉活动,有助于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背部肌肉、韧带、关节的疲劳,对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具有明显的效果。 6 有益肠胃 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增强肺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如何走路更健康? 穿宽松裤 有条件尽量穿高弹性的裤子,对膝关节、踝关节,有保护作用,透气性也好。没条件的话,可选择穿宽松的裤子。 做好准备工作 走路前最好进行准备活动,比如抻拉四肢的韧带和肌肉,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准备大约10~15分钟后再进行快走为好。 姿势放松 尽量放松摆臂,如果太用劲,可能会造成肩关节和后背的肌肉损伤;腿的步伐也要放松,不要刻意用力,否则也易造成腿部肌肉和韧带损伤。 带条毛巾,护好肚脐 快走会出汗,建议预备一条小毛巾,出汗随时擦,以免受凉。肚脐也要保暖,锻炼时护好肚脐这一圈,不要大声讲话,防止受凉。 挑缓冲好的鞋 专家提醒,因为平时主要在硬路上走路,如方砖路、水泥路、沥青路,所以一定要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专家还建议,走尽量选择土路,对关节的保护效果较好。 走对了功效加倍 第1花样:弹着走 动作:弹着走要求走步时腰挺直,脚腕要用力蹬起来。两脚朝前,每走一步十个脚趾都要用力,特别是大脚趾要用力,要把人弹起来。 效果:着重点主要在双脚上,可使脚部的脚趾痛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还可预防大脚骨和脚垫。 第2花样:高抬腿走 动作:抬腿走就是每走一步,大腿都屈膝高抬。 效果:这种方法可锻炼髂腰肌,防止老年人疝气。 第3花样:摩腹走 动作:走路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至60步,每次5至10分钟。 效果:对慢性胃肠疾病、肾病都有预防和辅助治疗效果。 第4花样:摆臂走 动作: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肘关节尽量超过下颌,每分钟60至90步。 效果: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预防和缓解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尤其对女性,可有效刺激胸部淋巴液流动加快,对乳房起到很好的活血化淤作用,可使乳房更健康、挺拔。 其他人都在看↓↓↓ 《给血管洗个澡!这样吃清走血管垃圾,99岁都不老!》 《晚上老是睡不着,这3个方法你试了吗?一觉睡到大天亮!》 《专题| 凭什么相信手搓脸能让脸变小,用手揉胸却让胸变大呢?》 《居然有90%的人不会洗头!这8个误区,第一个你就中了!》 《快低头看看你的手指!这个症状居然是肺癌的预兆?》 家医子公众号 △ 家庭医生在线妇儿圈 由三甲医院妇产、儿科专家指导科普 △ 家庭医生在线健骨圈 关注骨病健康,是最权威的骨科资讯平台 |
|
来自: Bond72 > 《癌症癌症癌症癌症癌症癌症癌症癌症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