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照片才能刷曝朋友圈?

 刘佐余 2017-03-03

先请大家看看这组作品拍的怎么样?如果不算好,如何改进?


被点评的照片:《走近ICU的护士们》 


被点评的照片:《走近ICU的护士们》


被点评的照片:《走近ICU的护士们》


被点评的照片:《走近ICU的护士们》


被点评的照片:《走近ICU的护士们》


被点评的照片:《走近ICU的护士们》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您好!您的每期《摄影讲评》,还有您的著作《一招出牛片》,我都认真研读,受益极大。近日,我到县医院的ICU(重症监护病房),拍摄了一组《走近ICU的护士们》照片,反映的是有别于其他护士日常工作的场景,粗看还行,细看总感觉到不到那种味儿,但又找不原因。还请徐老师帮把脉诊断,对症施治一下,非常感谢!

 

.............................. 

徐晓刚讲评


重症监护病房是有别于其他护士日常工作的场景,但照片的感染力还不算够,因为您的拍摄基本上还是关于护士日常状态的记录。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这个“点”是新闻、纪实摄影的命脉。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点”,是直击人心灵的“点”,是流露情感的“点”,是让人落泪、沉思或嗟叹的点。当然,这个“点”不能凭空生造,需要在事实中寻找、挖掘。给您看几幅非常著名的反映医护人员医者仁心的照片。其实,这些照片已经刷爆朋友圈。

 

医生做完手术瘫坐在地摄影记者抓拍感人瞬间


手术室门外的“最美坐姿”  《江淮晨报》摄影记者李福凯摄


5月19日,一张手术室门口医生累倒在地,口服葡萄糖注射液补充能量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许多网友说,这张照片让大家体会到了医生工作的不易。那么,在这张照片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照片里的这名医生叫陈磊,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名主治医生。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江淮晨报》的摄影记者李福凯,当天他听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要进行一场器官捐献手术,便去采访,在手术室门外他看到瘫坐在地上的陈磊。


李福凯说,当时自己在在手术室外等候,发现有名医生靠在墙上坐着,很虚弱,“有个护士长给这名医生送来两瓶葡萄糖,说你赶紧喝一下,这名医生用注射器打开了葡萄糖,直接就口服”。


这一幕让李福凯大受感动,便在一旁用相机拍了下来。当天晚上,李福凯将这张照片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这张照片已经爆红网络。”

 

死亡病人捐献器官当事医生连续工作24小时


据了解,当天的手术是一名死亡病人捐献了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这名捐献者是一名在工地上的打工者,离异后带着一对儿女生活,此次因突发性脑出血导致心死亡,他的子女主动提出了捐献器官。


在这场手术中,陈磊主要担任协调员工作。由于病人死亡后,其捐献的器官要在很短时间内取出,所以从18日晚上开始,陈磊就进入了待命状态。


他每隔半小时要观察一次病人状态,并随时与家属沟通,同时还要与红十字会、病人所在单位做协调等。手术中,陈磊与红十字会的主协调员一起监督了手术过程并联系器官转运。整整24小时,陈磊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陈磊描述,当时自己忘记了饥饿,但手术快结束时,大概4点左右,感到有点不舒服,有点发冷、打寒颤,就倚靠在手术室门口的墙边坐在了地上。路过的护士长看到这一情景后,赶紧拿来了两瓶葡萄糖注射液。


记者事后辗转联系上陈磊。“哎呀,还是别采访了,和同事比,我这点累真不算什么……”陈磊说,当手术结束,捐献者的女儿走到他面前,感谢他让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时,陈磊觉得“一切都值了”。


医者仁心,那些让人感动的画面


他,一天完成了18台手术,太累了,在墙边席地而睡;他,忙碌了一天,累得虚脱,喝葡萄糖补充体力;她,照看孤儿小患者,不忍心孩子哭,抱着孩子工作。他们,是医生和护士。医者仁心,致敬!







 

......................... 

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