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反复发作真难受! 试试运动辅助疗法,赶走“老胃病”

 文汇秋雨书馆 2017-03-04




有胃病的人都知道,胃病复发率相当高,因此在民间常有“老胃病”的提法,一般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和慢性溃疡,即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其中慢性胃炎通常占所有胃病80%以上,其高发人群通常在35岁以上,尤其容易在季节转换、饮食不当以及工作压力大时反复发作,使患者饱受胃病折磨。


有胃病困扰的人,平常除了注重饮食保健外,最好还要养成运动习惯,每周最好能抽出2~3天来运动。作为有效的辅助疗法,胃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



运动改善消化系统


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运动还可以增加呼吸的深度与频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地活动,从而对胃肠道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尤其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有积极的作用。


健身锻炼还能够增强全身肌肉的力量,包括增强腹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力量,这有助于消化器官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所以运动锻炼也是治疗内脏下垂的重要手段。


内养功法调和气血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一些心理和环境因素也会引起胃部不适。中医认为:“忧能伤肺,怒能伤肝,郁能伤血,忿能伤脾,多思则伤胃,纵欲则伤肾。”


内养就是调理心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主要通过调息、意守等方法,调整呼吸之气,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从而使大脑皮层发挥其对机体内部的调节作用,加强肠胃消化功能,促使疾病逐步恢复。


内养功中最简单易学的就是腹式呼吸,在于使腹部随着一呼一吸的动作,逐渐形成明显的弛缓运动,做到意守丹田(丹田在小腹正中,肚脐下三横指宽处)。


锻炼时以自然舒适为度,可以坐也可以平卧,思想集中,意识到丹田,排除杂念,想象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气团在此旋转。每天练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后逐步延长时间。经过长期锻炼,则能做到意气相和。


如有条件也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但气沉丹田必为首要,这样才会有明显效果。


体位与自我按摩相结合


胃病的运动疗法要注意全身运动与局部运动相结合,如配合一些适当的按摩治疗,调整胃肠神经功能,减轻自觉症状,改善消化功能。


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改善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


摩腹法  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两手掌相叠,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在中、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约5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用力宜先轻后重,然后扩大范围按摩全腹部约2分钟。


擦腰骶法  患者取坐位,腰部前屈。两手五指并拢,掌面紧贴腰眼,用力擦向骶部,如此连续反复进行约1分钟,使皮肤微热为宜。以上自我按摩方法每日1~2次,自我按摩时要注意: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自己感觉不舒服;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而且坚持3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