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教育路上,您用对心了吗?

 tylzgl 2017-03-04

本文大概

2727

读完共需

5

分钟

以下是杨冬梅2.28日发在今日学堂之窗的博文


2016年秋冬,清一新教育圈很是纷纷扰扰了一番:一些人离开了,走向对立;一些人离开了,开始沉默和观望;留下来的人中,信念坚定者众,但心里仍有嘀咕者估计也不少。


佛学讲究“对境不起心”。在我看来,“对境不起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高者是心里念念分明、洞察事情的实质和本相,因而毫不动心;低者是心里一片混沌,对事情毫无觉知,因而也不动心。幸或不幸,我介于两者之间,心里很是折腾了一番,至今方想明白了一些事情,觉得心里透亮了一些,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并请大家批评指正,帮助我看到还不透亮的地方,继续打磨擦亮。


我觉得必须承认的是,走进过新教育圈的人,应该都是肯思考敢行动的人,其中一些人还在修行,学得还比较深。后来之所以会分开,我认为关键在于“心”!“心明”才能“眼亮”,用心学而不是用脑学,用诚敬心学而不是用傲慢心学,用开放吸收的心学而不是用防卫挑剔的心学;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感觉受到了“打击”,不要急着去辩解、捍卫自己,而是去仔细品味心里那个被打击、想辩解、想捍卫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存在?它过去怎样成就了您、现在怎样成了您的障碍?您从当下开始以后可以怎样阴阳和合地去运用它?这样才能一个个地看破自己的限制性模式和习气,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融会贯通,用到自己的身上,用到帮助孩子上。


人生在世,有两次新生:一是肉体的诞生,二是灵魂的觉醒。清一新教育教心育身,是帮助人们觉醒开启新生命的改命的教育。改命难免会受到抵抗。在心里升起抗拒之念时,请不要急于行动,请好好观照自己的心,那个抗拒是什么?让您想起了心里的什么痛?您还要继续那样痛下去吗?还是借这个有老师护持有同修们陪伴的机缘去突破它穿越它、去拥抱崭新的明天?


如喻清一新教育以宝山,喻老师以资深导游,喻家长和孩子以游山者,则对家长的用心,可以比拟成以下几种情况:不用心者会止步于山门,自以为游历过名山大川已得山水之妙,毫无探求之意,既使孩子已经进山,家长仍会不以为然;略用心者进了门,只看了下“导览图”就以为已得其意,只让孩子跟随导游进去游历,自己在山脚下自在 ;再用心者跟着孩子和导游游历,但身随而心不在,心里想的还是俗务,虽入宝山但难有得,还自认为付出颇多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过用心者主从易位,不断干涉导游的引导路线和解说,把以孩子为主的游山变成了孩子对父母需求的陪伴;真用心者才会与孩子和山水同在,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并求解疑惑,深深吸入清新空气来荡涤自己内在的疲惫和浊气,越走越轻松愉快。


同样是游山,上述五种家庭,您认为哪家的孩子会玩得更开心快意有收获?您又是哪一种父母呢?


跟随清一新教育的路上,您的心在哪里?您用对心了吗?在遇到事情时,您是止步于一个标签,还是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朔本求原?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智慧和灵感来自于人的内心而不在于拥有多少外在的资源。因而就会透彻地理解到清一新教育是“心的教育”的意义,理解到山长为什么敢声称今日大学会超越哈佛、耶鲁,理解到山长为什么教我们“丢”、教我们去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去“抓”、去把注意力放在外缘;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互联网时代是心念引领生活方向的时代,心的时代极需心的教育。网络上善恶资源丰足、大门敞开,我们心里对什么好奇就会进什么门、关注什么东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TA提供纯净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TA成为品格高尚、志向高远的人,对孩子至关重要。毕竟“命由心造、境随心转”,学堂对于孩子心性、慧命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宝贵的资源;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指的更是心理模式而不是仅指行为层面。您不必困惑于“孩子玩电子游戏但我们做父母的都不玩”这类现象,而要去关注孩子玩电游后面的心理需求,TA是在遭遇到什么困境时到电游里去找什么感受,这种面对某一情境时孩子的心理应对状态的来源,通常是在孩子0岁-6岁期间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孩子心里埋下的“种子”,“种子”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显现。这种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家长去觉察、去改变;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学堂对孩子的心理行为调整间接地在调家庭的整体状态。这是在帮助我们家庭反思、发现家庭在观念和行为模式上的问题,看破家庭现有的轮回模式,使整个家庭得到提升,这是比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的改变更本质的“一人上学全家受益”,受益的深浅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珍惜这个机缘;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学堂的PK是在锤炼孩子们“我是”的心态。在老师指明方向后,由孩子们去实践,看现阶段在这个方向上能够走多深多远,小伙伴们互为镜子、互相激励,去挑战和突破自己的界限,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每个人最终达到的能力水平,而是TA的心志受到的淬炼。这是在培植孩子的核心自我,帮孩子丢掉虚体自恋;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病由心生”,身体的问题来自于内心的纠结,是在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挂碍。刘明慧老师在幸福课上教过多种心理调整方法,提醒妈妈们回去给孩子做,帮孩子解决心里的纠结;刘老师历次疾病答疑时,都是从身和心两个角度提供建议,对已有的疾病提供治疗的方向,并提醒注意心灵方面的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处理身体问题,刘老师已经做了很多示范;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山长在开创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创造的过程必然要容忍模糊。他在前面要应对各种限制和挑战,虽然前进的总方向不变,但各个具体环节上难免要象黄河一样曲折蜿蜒。并且在每个关口,他都是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成功后再普及到其他孩子身上。而他的孩子除了被派遣做先行实验外,学习和生活待遇与其他的学生毫无区别。对于这样的引领者,我们怎能忍心不看见、体谅他的巨大付出而去抱怨他所谓的让你看不懂跟不上的“善变”?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并不是把孩子送到学堂并且在各种风波中都没退出就是对学堂的贡献。如果我们不通过提升自己帮助孩子成长,却用我们自己固有的错误观念和习气继续影响孩子,使得孩子在学堂没有逐年成长进步,我们的孩子反而会被他人当作学堂教学“也不怎么地”的证据,到时候我们自己为合理化自己的结果,也很有可能产生“得不偿失”“悔不当初”的心念;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金钱在我们手里,只是为天下人代管。我们拥有多少金钱,取决于我们对金钱的发心与驾驭能力。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余的金钱,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提升的,而不是为了助长我们的贪婪;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成长是为了自己和孩子,不是为了山长和学堂。因此就不会在山长和学堂面前找依赖找感觉、求关注求认可。山长的“不迎”不是冷酷无情而是对我们的最大的尊重和对我们自强自立的期待,山长的“不拒”又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开了大门,是对我们的大爱。


如果用对心,您就会明白:能够结缘清一新教育,是怎样的福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