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与中国文化

 沧海一粟1951 2017-03-04

中医与中国文化

文:马经义

【一】

中医是与中国文化一起成长并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思维方式下展开的。中医的理论观念,跟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理论概念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并且血肉相连。现在否定中医就等于否定了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模式,所谓“模式”是指系统结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方式。西方文化是“机器”模式的代表,它的医学是以解剖、化学为基础的。而中国文化是“机体”模式的代表,所以中医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上的科学,这一点应该没有任何疑义。那么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产生的医学也不尽相同。称中医是“伪科学”的人其实是简单地运用了西方的医学观来衡量中国的医学观。造成大错的根源是忽略了产生中医的前提与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的传承有两大特点:

    一是“述而不作”。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创作、发明。中国自古就有谦虚的优良传统,古人认为自己其实不是在创作什么新东西,而只是在叙述、阐发前人的一些思想。但是“述”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创作了,阐发的往往是被自己“消化”后又滋生出来的“新解”。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传承上的根本区别。西方文化的传承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而中国却是以阐发前人思想或者前代经典性著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二是:“理念相通”。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像西方那样,文、史、哲、军、政、法等分得如此清晰,而是“混杂”、“勾连”在一起的。无论是史学、文学、哲学、还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其理念都是相通的。中医的医学理念可以说直接源于中国文化的文、史、哲。例如中医常运用的“阴阳五行”就直接来自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中医观又可以用于治理国家,例如汉代的“黄老之学”认为: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中医与中国文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血肉关联,我们明天将仔细分析.


【二】

第一:中医的“生命”观与道家的“生死”哲学

    医学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拯救生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医学的根本目的性上都是一致的。既然要拯救生命,首先就要对“生命”有所了解,换而言之,就是何谓生命?可以说这是医学的根本理论。

    中医认为“生命”源于天地之“气”,可以说这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黄帝内经》中讲道: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在这段话中,明确地指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

    中医学中讲究“先天”和“后天”。所谓“先天”,是指人在出生之前秉承天地之气而孕育,此时之“气”就成为先天之气。所谓“后天”是指人出生后需要呼吸,此时所受之“气”便是后天之气。人就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结合。气盛,生命则旺;气衰,生命则竭。

     中医的“生命”观和道家的“生死”哲学是不谋而合的。庄子在《知北游》中说:

    “通天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所以道家哲学认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气息,生命是天地之间,若有若无之际,聚集起来的一股气息,气息逐渐变成形体,形体又孕育出了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当生命又走向死亡时,随着形体的消失,生命又化成气回归于自然。

     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说:

     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这句话的意思还是认为阴阳之气相结,便产生了世间万物。纵观中国文化整个思想体系,“气”育“生命”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儒家思想不讲“怪力乱神”,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对“生死”不感兴趣,所以儒家文化排除在外。

中国文化中的“气育生命”具体来说又是“精气”与“浊气”的结合。“精气”上升,“浊气”下沉,所以“精气”便成了人精神活动的来源,浊气便形成了人的形体。


【三】

第二:中医学理论与“中庸之道”

    中医学的根本理论我们可以称为“阴阳平衡之道”。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在前面我们曾经讲到,中医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气”,而“气”在中医学里又要分“阴”“阳”。中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产生就是阴阳失衡。

    例如我们时常说的“五脏六腑”,所谓“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它们也有阴阳之分。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跟六腑是阴阳配合的。一旦失衡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全面确立的标志。它是由黄帝和岐伯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撰写的,所以中医学又称为“岐黄之学”。《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个部分。《灵枢》主要讲经络学说,这成为了以后针灸治疗的依据。《素问》则主要是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说明人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诊断、治病都是运用“阴阳理论”来进行的,例如:“阴”太盛,“阳”就要病;“阳”太盛“阴”就要病。“阳”盛为热,“阴”盛为寒。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其阴阳平衡,所以治疗也要分清“阴阳”,阴寒阳补,热症阴补。

    中医的阴阳理论源于何地?其实“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核心就是“中庸之道”。中庸的“庸”是“通常”的意思,也有“用”的意思。所以中庸时常称为“用中”,即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也就是要掌握一个度。所谓“度”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中医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产生的。

   “中庸”是儒家文化外在表现的极至境界。所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的表达要恰如其分才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重“礼”,常说“礼之用和为贵”,行“礼”也要恰如其分,过分则虚,不足便不诚。所以孔子认为“中庸”这种品德是最高的,可以说“中庸之道”已化为了整个中国文化的气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中医并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中国的医学,实际上它更是一种“中道”的医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医者,中道之医也”。如果说中医是“伪科学”那么符合自然辩证法原则的中庸思想也是虚而不实的了!这样一来,称中医是“伪科学”的说法,便成了荒唐之言了。


【四】

第三:中医学理论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除“阴阳平衡”以外,中医学还有一个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中医的五行学说同样源于中国文化。

    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形态,即自发唯物主义。它的产生与发展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希腊、罗马都存在过这种唯物主义学说。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在于,它们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它们分别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有“比相生,间相克”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生相克”。所谓“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相克”是指: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可火。

    古人用五行学说把五季、五方、五气、五材、五脏、五色、五味等不同事物排列起来,构成世界的五行关系图式,实际上是用五行说来统摄古代各领域的知识系统。五行学说可用于天文观察、地震勘测、物候记载、四时教令、世运转移、道德规范、病理分析、用兵战术等领域。所以曾经顾颉刚先生说:

    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宇宙系统的信仰。

    五行学说作为文化“基因”,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博大精深的精神有机体,其重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中医学也就是运用了这种哲学思辨去分析人体脏器之间的关系的,其治疗的手段就是运用“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治病救人。

    中医学认为: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所以肝能够制约脾,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而脾和肺之间又有一个滋生的关系,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但肺又能够制约肝,因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肝制约脾,脾滋生肺,肺又制约肝。

可见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完全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五】

 第四:中医的“整体”观与宋明理学思想

    在中医学中有局部反映整体的思维方式,我们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中医的“整体观”。例如我们现在休闲场所盛行的足疗,其实就是这一思维方式的文化表现。中医认为脚底虽然只是人身的一个部分,但却能反映全身的状况。

    中医学这种局部反应整体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主流文化中的一种思维模式。中国的主流文化非儒家文化莫属,而儒家文化发展到了北宋便达到了巅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宋明理学”的时代。

    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天理”,所谓“天理”就是“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在这种思想下,理学又提出“人人一太极,事事一太极,物物一太极”的理论。所谓“太极”就是“整体”,“人人”、“事事”、“物物”都只是一个局部。而每一个局部里面又都整体地体现了一个完整的理。例如“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子纲,夫为妻纲。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是一个社会的局部(个体),但是在这个人身上却能体现出完整的“三纲”来。作为臣民,皇帝时他的纲;作为父亲,他是儿子的纲;作为儿子,其父亲又是他的纲;作为丈夫,他又是妻子的纲。

    所以说中医学的“整体观”与宋明理学思想是一衣带水。


【六】

第五:中医养生理论与中国文化精髓

    中医养生历来讲究三个层面——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无论是哪一种养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讲: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儒学大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雾》中说: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就是“顺其自然”,这一点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常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而“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

   “自然”这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指现在所谓的“自然界”,而是指万物原来的本性,所以“顺其自然”就是顺从一切事物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

道家学说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来说,道家利“神”,儒家利于“行”。道家思想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顺其自然”,也就是所谓的“自然无为”。 “无为”并非消极被动,更非无所作为,而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让我们辅助万物的本性去发展而不能随意去改变。

    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虽然我们只梳理了一些皮毛,却可见一斑。称中医是伪科学的人,否定的不仅仅是中医学,还有中国文化的“根茎”。中医的存亡完全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存亡血脉相连,因此振兴中医,也是振兴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