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秘方继承人联盟

 ZHENGNS331 2017-03-04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医学科学,它珍藏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的意思,下面给大家讲解一下: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
“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
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

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后,中医亦被称为“皇汉医学”。

在日本中医被称为“汉方医学”。

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

传统中医学有几个称呼:

第一个代称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歧黄之术。自然,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第二个代称叫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代称唤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代称称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历史上有名的,无名的,为我们民族的健康,为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贡献的医药人士数不胜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无以伦比的敬意!感恩他们的善心善行!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

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  (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综上所述,传统草药中医学这个我们炎黄子孙的“国粹”几千年来,在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现在的疆域以前或小或大)的神州大地上,中医药一直被发展,一直被继承,一直被发扬,几千年间战乱无数,天灾无数,很多经典药方几经波折,有一些一直散落在民间,相信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独家秘方继承人”,

他们用药简单,效果神奇,轻松治愈各种疑难杂症,被我们称之为“民间秘方”;


在以前路不通,桥不连的情况下,这些秘方只能埋藏在深山老村,就算是平原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是不会知道的,活活的苦了这些秘方上千年,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和镖局变快递的时代,咱们的草根树皮也应该在21世纪发热发光,为我们民族的健康贡献力量!


民间秘方继承人联盟目的就是挖掘和继承进而发扬我们的民间秘方,通过我们这个组织推广出来,让正在受各种疑难病折磨的同胞们,花最少的钱早日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如果您有秘方,只要您的秘方效果好,价格不高,可造福于民请联系我们,一起携手,让您的秘方传遍华夏神州;


如果您身体偶有不适,可以从我们平台搜索免费的秘方,自己调理,但是任何秘方都是治百病,不治百人,如果一个方子不合适,可以换另一个;


如果您有经年累月的顽疾,也可以搜索免费公布的秘方,如果您经济可以,刚好我们也有和您对症的秘方合作,那么您可以和我们联系,交流以后如果合适可以采用;


如果您采用了我们的合作秘方,而没有效果,我们郑重承诺全退;


为什么退呢?“医者仁德为先”,

随便一个经年累月的顽疾就会导致存不下钱,如果是大病,估计家庭也穷困潦倒了,甚至妻离子散!

如果我们没有效果,我们希望您拿回血汗钱,去寻找医术更高的方子,

让正在受疾病煎熬的同胞们,花最少的钱,早日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至死不渝的誓言!


民间秘方继承人联盟,诚心欢迎全国各地56个民族地区的祖传秘方者合作!

不敢说救苦救难,大慈大悲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活着的三万天里做些善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