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3月4日播出 《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WAERTER 2017-03-04

《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餐具消毒

    专家:沈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餐具清洁不当竟有胃癌风险?一项历经30年的调研发现了怎样的胃癌发病真相?又是什么样的方法能逆转胃癌的发生?3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副院长沈琳做客养生堂,为您带来《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养生堂》。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临朐是山东的一个小县城,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群北京的医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副院长也在其中,他们为了一种可怕的疾病而来。临朐当时是全国胃癌的高发区,人口约80万,每年死于胃癌的高达400人。经过近30年的持续研究,医疗专家发现,当清除一种高危因素之后,胃癌的发病率就会下降40%,这个重大发现不仅仅针对临朐地区,更对全国有参考价值。那么医疗专家在临朐究竟发现了怎样的胃癌发病秘密呢?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1994年,世界癌症组织明确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一类致癌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到胃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的长达几十年,会经历几个阶段,如果我们能及时阻断癌前病变,就可以阻止胃癌的发生。那么,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到胃癌有哪些阶段,究竟在哪个阶段能逆转胃癌的发生呢?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通过c14呼气试验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您是否出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就有引发胃癌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会致癌,有些人感染了可以长期带菌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高危人群必须要清除,如:消化性溃疡病、胃癌手术后、胃癌家族史、较重的胃炎、胃粘膜相关淋巴瘤。除了清除我们还要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是家族聚集性传播,您家的餐具消毒方法究竟有哪些误区?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养生堂》。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2017年3月4日播出 <wbr>《警惕养在胃里的致癌原》

分享:

13

已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