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疯狂”原始人都在哪里

 廿氏春秋 2017-03-05


说起丽江,脚踩青石板,雨打油纸伞,吉他撩人心弦,酒吧夜夜笙歌,好像这里永远都这样热闹,永远都这样富有情怀。而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到,当夜幕降临,白天那个天堂般快活自在的古城家家大门紧锁,只有路旁昏黄的灯光,还照着匆匆过往的行人,让人错以为“天堂”是不是挪了个地方?

 


晨曦中的丽江大研古城



丽江拉市海湿地



夕阳下的梅里雪山



|雪山边的歌舞者-纳西族人 |


其实在丽江“出名”之前,这里是纳西族人的家。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丽江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1700年有余,他们创造了东巴象形文字,热情而友善。而随着丽江在1997年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业爆发式的兴盛让纳西族人一度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困境,那些在重大节日才会表演的仪式舞蹈如今隔一两个小时就要表演一次,接待贵宾的最高礼节在普通的餐馆也随处可见。来自现代社会的文明和冲击让纳西族的生存亮起了红灯。



纳西族的传统服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 


目前,全球约有3亿原住民,散居在约70个国家和地区。在生存、生活和发展方面,他们仍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土著文化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五大湖的守护者-齐佩瓦人|


1492年,哥伦布踏上美洲,不仅代表着一片新大陆的发现,也意味着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安逸祥和生活的终结。佩奇瓦族是北美的原住民族之一。他们是定居部落,以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和樱桃为生,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结构。当年法国商人来到北美大陆时,首先接触到的民族便是佩奇瓦族,族人因为对欧洲人尽了地主之谊,优先得到了欧洲人带来的马匹、枪支、弹药,进而扩展了自己的地盘。美国建国后,政府曾派人与他们深度交流,因此齐佩瓦人与美国政府之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

 


身着鲜艳忽视的美国当地土著齐佩瓦舞者,正在传统节庆大会上表演。

 

|北极圈的瞭望者-因纽特人|


从五大湖再往北行,直到抬头看见了极光,便来到了因纽特人的家。他们和印第安人一样,只是晚一些(大约公元1000年左右)从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在外形上,因纽特人主要表现出蒙古人种的种族特征——他们是最矮的黄种人。

 

也许相对于“因纽特人”,我们对“爱斯基摩人”这个称呼更为熟悉。但是因纽特人不喜欢人们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因为这种带有贬义的说法来自他们的敌人——印第安阿尔冈昆人的语言,意思是“吃生肉的人”,而“因纽特”是他们的自称,意思是“人类”。

 


因纽特人海岸边安家落户,主要以猎捕海鱼为生。



 由雪砖垒成的圆屋顶的传统民居-雪屋。夏天,因纽特人住在兽皮搭成的帐篷里;冬天则住在雪屋,石头屋或泥土块屋子里。

 

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妇女,1907年。摄影/Lomen Bros. Nome


一个因纽特人家庭。摄影/George R. King. 1971年

 


雪橇上的因纽特人。摄影/Ansgar Walk 1994年4月1日

 


格陵兰乌佩纳维克的小学生在开学第一天穿上传统的服饰上学。摄影/Kim Hansen 2007年8月14日

 

|丛林精灵-玛雅文明|


和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其他四大文明不同,玛雅文明崛起于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玛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别处的人类祖先还处在茹毛饮血的新石器时代时,玛雅人已经进入定点群居的农耕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们已经走出了为了生存果腹的时代,开始建筑与信仰有关的“大厦”。

 

蒂卡尔是玛雅文明的文化和人口中心之一。这里最早的纪念碑建造于公元前四世纪。

 

与佛教的某些观点颇为相似,在玛雅人的观念中,“死”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场旅程的开始。在以光年度量距离的浩瀚宇宙中,玛雅人认识到生命如同朝露一样短暂。每隔52年,新的轮回开始,所有的建筑将被覆盖、重新建造。强烈的沧桑感是玛雅世界观的精髓。他们的文化在短暂辉煌之后湮没在中美洲的丛林之中。玛雅文化的突变式发展和突然消失至今仍是难解之谜,这使它成为引人入胜的古代文明之一。



 卡拉克穆尔是玛雅中部地区大国,在九世纪至十世纪,它与其他玛雅城邦一样不明原因地被永远遗弃在丛林之中。

 

在公元初期,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玛雅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五种文字之一。

 


在中美洲的贝利兹玛雅遗迹发现水晶头颅。玛雅人认为头颅是一种神明供物,象征与神明心意相通。

 

|热带彩虹-台湾原住民|


五年前,一部《赛德克·巴莱》让我们认识了在海峡那边的高山丛林里,原来一直居住着一群勇敢正义的原住民,在日军的刀剑枪炮下用身体守护着这片世代生活的土地。



 ▲ 电影 《赛德克·巴莱电影节选》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在台湾原居的南岛民族,包括阿美族,排湾族等十几个民族。他们的屋架建筑、火垦、吃槟榔、纹面、皮衣制作、轮舞等文化习俗,都与传统的南岛文化相近,由此可推断他们也是南岛民族的分支之一。实际上,在17世纪汉人移入前,他们即已定居于台湾长达8000年之久。

 


生物地理学所示亚洲民族分布图:台湾原住民的齿列与北海道、菲律宾、印尼等地人种较接近

 


台湾原住民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化,她们自织的衣料是由苎麻或构树皮制成,色彩丰富,制作精美。各族自有其特色。

 


原住民族有纹身的习俗,至今仍然保存,但纹身的图案越来越隐蔽。

 

在现代人马不停蹄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光明未来”时,也禁不住怀念那些“更慢,更真,更美”的“原始时代”。然而商业化的策略,套路化的设计却让无辜的原住民受伤,甚至无家可归……

 

下次,当你厌倦了都市的钢筋水泥,想要逃回“原始森林”时,你会做点什么?


新媒体编辑/杨宽(实习生)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