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杭州降温了。于是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土亢妹醒来,看到朋友圈有人在发下雪的小视频了。 可惜,这雪单薄得根本不成气候!没维持多久就停了,根本不能叫雪。想土亢妹在北方那几年,哪个冬天不是狂风朔雪,落在身上拍都拍不干净。 作为一个南方人,土亢妹对雪就像内陆的人对海一样充满期待和憧憬。在北方看雪的时候,也喜欢偶尔仔细观察雪花的形状。 小时候一直以为雪花就是六边形的,没想到在北方看到的每一片雪花都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六边形像树杈一样突出去,有的六边形长得跟个摩天轮一样,还有的根本不是六边形的…… 实际上,雪花的形状和湿度、温度都有关系,它可能长成各种各样奇妙的形状 近距离观察雪花,常常会惊叹于这种冬季奇妙的晶体存在。如果你有兴致,可以拿着放大镜凑近落在自己深色呢大衣上的雪花片,就能看到平时潺潺流动的水结成晶体时,是怎样晶莹剔透,美丽动人的样子了。 显微镜下的雪花结晶 被雪花的美丽折服的当然不仅仅只有土亢妹一个人,在摄影界,也有非常多的摄影师由衷地热爱着这一大自然的奇妙构想。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雪花这么细小又透明无色的东西,是需要特别高大上的摄影器材才能拍摄出来的。其实并不是,在一百多年前,摄影技术还并不是那么发达的时候,就有了第一个拍摄雪花的人,他叫威尔逊(Wilson Bentley)。 在威尔逊的年代,别说数码相机,连“胶卷”这种现在已经尘封在历史里的东西,在当时都是刚刚被发明出来的。你想看雪花?那只能从显微镜里看了。 但威尔逊却偏偏想办法把显微镜和相机组装在一起,透过显微镜去拍摄雪花,第一次完完整整地,把人类吟诵了千年的六角精灵给记录在了黑白底片上。 1902年威尔逊拍摄的雪花照片 虽然像标本一样 但已经记录下了雪花尚未融化的 那美丽的瞬间 喜欢雪花的当然不止威尔逊一个人。在威尔逊之后,相机的技术也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可以用微距相机或是单反相机+微距镜头,甚至是摄像头好一点的手机就能拍摄非常微小的东西。 但,拍摄雪花,仍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主要是因为雪花晶莹剔透,又容易融化。当你正在惊叹“哇,这么大片的雪花,赶紧拍啊”,还没来得及拿起相机、对好焦时,也许它就融化了,或者干脆和其它雪花一起结成大块的冰凌了…… 不过说真的,能拍到这样的冰凌,也是另一种冰晶的美丽了 俄罗斯的这位摄影师阿列克谢(Alexey Kljatov),拍摄雪花已经八年多了。 他拍摄的雪花,美的像是自然打磨的一颗钻石,清冷,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每一片雪花都是不同的,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孤独,又热烈地在冬季起舞,落满了斑驳的屋檐街道。 阿列克谢没有使用什么昂贵的照相设备,也没有像很多摄影师一样远游。每年冬天,他就守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等候着这一年的落雪造访他的镜头。 他用一台旧旧的老相机佳能A650,拆下了另一台老相机的镜头(Helios 44M-5)和原来的相机镜头组装在一起,自制了一个超微距镜头(这个过程太专业了,土亢妹觉得不太懂相机的人一定不要乱学……)。 Helios 44M-5 这是组装好的样子 加了木板为了固定 保证内部透镜的光轴一致 他自制的相机看起来实在又破旧又山寨,如果只让你看到这个相机,你可能完全无法想象,那些精巧玲珑的雪花照片,用这样的机器就能拍出来。 当然,除了设备之外,阿列克谢在拍摄雪花上还花了很多心思。 他研究了很多不同背景的雪花照片,认为拍摄雪花的最佳背景应该是黑色的毛呢面料。因为当雪花落到这样的面料上时,会被毛呢的纤维托在半空中,这样会延缓雪花的融化时间。 看,雪花会被托在半空中 另外,雪花也会被纤维卡住,不容易被狂风吹飞,这样的稳定性是很适合摄影的。另外阿列克谢说,如果你要调整雪花的角度和方向,就可以用牙签去轻轻地,小心地触碰雪花,试着微调雪花的方向。 虽然雪花看起来脆弱易碎,但事实上,在被牙签触碰时,它意外地坚固,并不会一碰就碎。 这样就可以拍摄各种角度的雪花 不用调整相机 当然,除了毛织背景之外,使用干净的背景板也可以拍摄雪花,不过这样的难度会更高,而且对后期的要求也比较高。 每年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都是俄罗斯人习以为常的记忆。阿列克谢从小见惯了雪,又拍摄了八年的雪花,但他从来不曾厌倦过这在很多人眼里已经视若无睹的美丽。 在他眼里,变幻多姿的雪花永远是令人惊叹的,无论拍摄多少遍,都让他打心里觉得充满乐趣。 他说:“每个人只要有一台简单的傻瓜相机,就可以拍摄出非常美丽的雪花照片。你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耐心,毅力和运气,这些比昂贵的相机和摄影技术要重要得多。” 对于追求美的人来说,技术从来不是他们的阻碍。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威尔逊,还是阿列克谢,他们热爱雪花,热爱自然的纯净与灵巧,也热爱把这一份美丽传达给每一个曾走过寒冬的人。 看到他们拍下的那一片雪花 就像看到了整个冬天最美的风景。 转发朋友圈,问问有没有人跟你一起看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