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3个写作技巧,让我赚了10000元,今天免费教!

 我好爱书 2017-03-05

导语:你想要提高写作能力,让文章被更多的人阅读和喜欢吗?为什么别人能够轻松的写出爆款文章呢?坚持了很久还是不太对劲?也许是你的方法不对哦,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还是错的。

作者:颜悬哉

原本学渣的我,从去年4月开始了写作之旅,起初我非常自嗨,无论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全糅合在一起。没有逻辑,没有可读性,没有情感表达,也没有一个好标题。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的文章阅读数从不会超过两位数。

后来,我研究了很多篇别人写的文章,也听了很多付费写作课,依然效果不大。因为理论性的东西太多,能够实际操作的内容太少。

再后来,我从阅读、听课以及实践中总结出了3个技巧。我必须得感谢我的写作导师——弗兰克。

以下是自我感觉良好(装逼)的时间:

我的文章《我是怎样从内向自卑变得死不要脸的》阅读量13485,被简书官方公众号转载。另有一篇《为什么你学不会自信强大》被人民日报公众号转载过,阅读量10万+,点赞量超过7000。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凤姐配当励志偶像?我呸!》阅读量12256。最近一篇文章《年赚50万,该用什么思路?》阅读量超过8000。

实话说,这些成绩很一般,可如果你看过我早期的文章,就会发现我的确进步了不少。如果我早就掌握了这3个技巧,会少走很多弯路。还会早点赚钱,自从掌握这3个技巧以来,所有平台打赏我的钱,大约为10000元。

这么好的方法,我就不私藏了,今天全免费教。


1.能够感知的好故事

我读书那会,有一本发行量特别大的刊物,几乎人人都有耳闻。它既不是《圣经》,也不是《新华字典》,而是《故事会》。

有段时间,我深深痴迷《故事会》,只要听到有新月刊到达,必定前去购买,有时候看到忘我,甚至连饭都不想吃。

显而易见的是:故事会里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令人惊讶的是:即便知道是虚构,人人都还能读得津津有味。

再谈及《聊斋志异》、《山海经》以及各种小人书和网络小说,都采用了以故事为载体的写作方式。

有人甚至总结出爆款文章的写作套路是:三个故事加上一段总结的话。可见,故事对于一篇文章的作用有多大。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好故事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制造画面感。

我曾经点评过200多篇学员的文章,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更多的是主观描述。

举个反面例子:
小明是个抠门的人,他总是很小气,每次都不舍得给女朋友花钱,还对小钱斤斤计较。

来个正面例子:

小明在超市买薯片。

他拿出了三袋薯片,计算着产品净含量和单价的关系:番茄味薯片3块钱,净含量为78g;青瓜味薯片3块5,净含量为85g;烧烤味薯片2块8,净含量为74g。小明在薯片专区,陷入了焦灼。

30分钟过去了,旁边的售货阿姨快要奔溃了,对小明说:“小伙子,我看你都逛半个小时了,不买也没关系,能不能别捏包装啊?”

小明感到很尴尬,慌忙挑选了一包净含量120g的葱味饼干,单价为2元。

小明摸了摸左兜,掏出了一个塑料袋,打开了这个塑料袋,还有一个塑料袋,再打开一层后,他从小包装里掏出了20枚一角的硬币。

收银员带着勉强的微笑,收下了小明的硬币,在目送小明离开后,不禁长叹一口气。

以上的两个例子,虽说只是片段,但明显第二种写作方式比第一种更加直观,也更具有画面感。

想一想吧,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呢,因为电影会让人身临其境。

一个糟糕的故事,就像一个演技差的演员,会让人瞬间出戏,甚至不想再看。

写故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写出画面感和细节。说一个人小气,不如写他小气的场景。为了写出画面感,我们需要对原有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写一个人心狠手辣,不如写“这个男人为了报复隔壁老王,把身怀六甲的妻子,从楼梯口一脚踢了下去。”

人都是感知动物,画面感越强的文章,越是能让读者持续读下去。


2.围绕核心价值观

掌握了写故事的技巧,其实你就离写好一篇文章不远了。但是,偶尔也有例外。

我在点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员,如此痴迷于写故事,以至于忘记了文章的核心观点。

还是举例子:

不会聊天的人,就是情商低。

小明是我的同学,说话总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喜欢用尖酸刻薄的话挤兑别人……

小明其实还算好的,我的另一个同事更离谱,他总是会强行插别人的话,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

原本以为他们够过分了,没想到还有更过分的人存在,那个人就是我的前任,她不管和谁说话,都要先说一句特恶心的脏话……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会聊天的人,你们的情商实在是太低了。

其实,好好去写故事,这篇文章就足够出彩了,但很多人却在收尾时露了马脚。要么急于结束,三个故事写完后,就一两句话总结;要么罗里吧嗦,再续写好几个故事,最后不了了之。

不管你是写干货文,还是写心灵鸡汤,又或者是写情感文,甚至是纯粹的吐槽。都不要忘记这篇文章的“核心价值观”。

只要不是写纯粹的小说,就尽量在结尾处写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实在写不出来,可以借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一些典故来平滑过渡,最后写上自己的核心观点,这才算是完美的总结。

写一篇文章的过程,和做包子差不多,为了让包子好吃,必须有好的馅料,这相当于好的故事。但光是把馅料,放在发酵好的面粉里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包子,不能把它捏成了饺子,也不能将它拍成烧饼。

这包子的“形”,就相当于文章的价值观,所有故事和论断,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会让文章内容很散。可真正的好散文,也是形散而神不散的。


3.让文字拥有情感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你的文章还需要一点更重要的东西——人情味,这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我是个很爱唱歌的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很多同学的喜爱,有的人会在下课时,点名让我唱某个歌手的最新单曲,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但是每当参加联欢会时,我都会败下阵来。好评如潮的,总是别人。而我,要么没那么多人鼓掌,要么就根本不会上场。

我一度搞不懂怎么回事,直到听完自己的录音才发现,我的歌声是没有感情的。也许我的节奏感和乐律掌握得很好,但是很冰冷,很生硬。

写文章其实和唱歌差不多,有的人即便学会了写故事,依然很难让人看得下去。因为他们的文章没有情绪,没有感情,像是冰冷的机器。

举个例子:抱歉,这里没有例子。
建议你去看我的《凤姐配当励志偶像?我呸!》一文,大部分的人,都说我写得客观。极少数人说我污蔑了凤姐,对我抱有敌意。

其实,我已经相当克制自己的情绪了,但为什么还是会有人愤怒呢?因为一篇文章的情绪,是徐徐渐进的。起初我拿凤姐的哗众取宠举例,然后拿她诅咒别人的事实举例,再次写她辱骂遇难者家属,最后写她一边反华却又要否认。

当然,内容都不是胡诌的,而是有具体例证的。如果说起初有人对她反感,然后对她讨厌,最后就只剩下愤怒了。

一篇有温度的文章,不仅限于愤怒,还可以写出感动的,搞笑的,引发共鸣的(鸡汤类)。

在我看来,想让文章有灵魂、有情绪,你的故事必须要足够真实。尽量写一些读者可以感知的场景和画面,写出情绪和写出好故事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写作者,你也必须有耐心。试想一下,你是男生,正在追求一个姑娘,想要一次就打动对方,是很困难的。想让读者喜欢你的文章,和让姑娘喜欢你,难度差不多大,甚至更难一些。因为文字带来的感受,远不及活生生的人,带来的感受多。

最后,让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再来总结一下。

写文章像拍电影,需要给观众强烈的画面感;写文章像做包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基础形态,也就是核心价值观;写文章像是追求一个姑娘,你要足够耐心,还要足够细致,不能伪装,因为读者会在屏幕的另一端看穿你。

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不如仔细想想,为什么自己文章的阅读量一直上不去。你本该写的更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吗?当然不是!颜老师还赠送了几个小方法。

只有长得好看的聪明人,可以看到这里哦!

a.写完文章,多读几遍。检查自己的错别字,检查段落间是否衔接得上。很多学员写出来的故事,不仅没有联系,甚至还会跑偏。上一段写完后,不管读者来不来得及想,就立刻切换另一个故事。一定要记得——承前启后哦!

b.好好听课,不是让你好好背课。消化并吸收老师的课程,写出自己的内容,才算认真学习。很多学员直接把老师的笔记发表出来了,不仅是偷懒,而且是侵犯知识产权。

c.一致性。曾经见识过一个学员的作品,第一段是诗歌,第二段是小说,第三段变成叙事。还见识过部分学员开始是第一人称,接着是第三人称,最后人称混乱。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好不好?

所有配图来自pexel网站,基于CC0版权协议


分享到朋友圈和群里,无需申请许可。
转载或进一步交流,请点?颜悬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