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年轻科学家不要再在导师的领域小打小闹了!诺贝尔奖得主这样告诫

 潇湘水云上居 2017-03-05
2017-03-02 许琦敏 文汇教育


不要再在导师的领域附近小打小闹了!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应该更有勇气,抛弃导师所从事的领域,开创自己的方向。”


“我一直鼓励年轻科学家进入新的领域,那里人少,即使有朋友从事同一领域,也不会有研究‘撞车’带来的尴尬”


“没有健康的身体,肯定没办法胜任科研漫长而辛苦的劳动,所以我一直希望学生注意锻炼,有强壮的体魄”


希望学生具有三种品质——像马一样健康有力,像大象一样“皮厚”,像蜜蜂一样勤奋。


昨天,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来到复旦大学与年轻学子座谈,并接受了文汇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的告诫被认为切中了中国年轻科学家目前最缺的、也最需要的一种精神。


74岁的斯托达特昨天一身红色绣金中装,刚在会议室坐下,就拉着学生拍合影、发推特,这股潮劲儿,让会前悄悄藏起自拍杆的年轻学子们都要自叹不如。


斯托达特在倾听复旦学生的提问


他的PPT,用的背景音乐是披头士的《当我六十四岁时》,照片从自己幼儿园一直到获得诺奖。小时候曲棍球队的合影、第一次遇到妻子、第一个孩子出生、抱着孙子睡觉……给人满满的邻家老爷爷的感觉。


不过,一谈到科学,立马就会被他的强大气场所震慑。


年轻人应有勇气抛弃导师的领域


斯托达特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工作——


将一个分子环穿到一个分子轴上,并发现环可以沿着轴移动。正是基于这个发现,他开发出了一个分子电梯、一种分子肌肉和基于分子的计算机芯片。也因为这些工作,他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分子机器领域研究,时至今日,分子机器还处于刚刚起步、离实用距离遥远的阶段,甚至还有很多人质疑“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


斯托达特说:“今天的分子机器就相当于百年前的莱特兄弟刚发明的飞机一样,未来必将改变人类的生活。”


近几年,从事分子机器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这个领域正在逐渐变得热门。目前,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模拟人体的状态,设计出可以用能量驱动的分子机器———如果这点可以突破,那么分子机器将会进入加速度发展的时代。


斯托达特回想起自己刚开始进入时的分子机器领域,那真是一片空旷的疆域:他去过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七八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只有一两个人认识到他工作的重要性。


“所以,我一直鼓励年轻科学家进入新的领域,那里人少,即使有朋友从事同一领域,也不会有研究‘撞车’带来的尴尬。”斯托达特说,他尤其鼓励中国的年轻科学家抛弃导师的领域,开创自己的研究道路。


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对科研的投入十分稳定,聚焦目标又十分明确,在美国、欧洲的科研政策前景不明朗的当下,对全球科学家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这种勇气正是科研中最需要的。目前中国科学家最需要的就是认识自我,拥有更独立的研究经历,“不要再在导师的领域附近小打小闹了!”


他说,无论做什么,都要去看看这个领域有没有什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甚至在常人眼里看来是难以应付的。



他认为,化学家不能只着眼于化学,而是要看到那些更重大的问题,“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鼓励你去做和你的导师不一样的研究,这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没有一种开拓是凭空发生的,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与不同的人交流,“跳出盒子外思考”非常重要。


从超分子进入分子机器领域,斯托达特自己就深有体会。1987年,超分子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他正好从学术界进入工业界,与工程师交流三年后,他明白了“简单是最重要的”的道理,从而改换研究思路,开始钻研分子机器。


做科研要有“马、大象和蜜蜂”的品质


斯托达特表示,自己招收学生并没有特别固定的条条框框,但希望学生具有三种品质——像马一样健康有力,像大象一样“皮厚”,像蜜蜂一样勤奋。


斯托达特这样解释这三种品质:


像马一样健康有力没有健康的身体,肯定没办法胜任科研漫长而辛苦的劳动,所以他一直希望学生注意锻炼,有强壮的体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像大象一样“皮厚”:要求学生能够忍耐批评、受得住失败的打击,有坚韧的个性。很明显,越是开创性的工作,遇到的困难越多,任何推进都要经得起同行的质疑和检验,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自然无法承担起开辟全新领域的重任。


如蜜蜂般勤奋:每天不松懈地工作,也是优秀科学家必备的素质之一。


还有一个要素,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斯托达特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当你找到了一个大家都不感兴趣的领域,你也需要忍受一段孤独的时期。”因为人们在知道了你做这个研究之后,都会很讶异这是在做什么,简直太疯狂了!“这是我30年前碰到的事情了,但事实证明我的研究最后获得了认可。”


他说,化学研究是一个多样化的领域,“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去研究哪个领域;我们可以像雕塑家、画家甚至是音乐家一样自由地创造,这也是我对化学深深着迷的原因。”





昨天,他还说了这些:


我们要充满热情地去做自己喜爱的事


我很享受曾经在农田生活的25年,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那里有各种动物(如绵羊、奶牛、母鸡、鸟)和器械(拖拉机等)。


随后我进入大学学习,虽然不算叱咤风云,但拿也足够拿到学位。我一直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在学校的实践课中表现出色,所以有机会继续做科研。


1963年,我决定去不同的地方做自己热爱的事,所以开始四处游历。我很荣幸能够与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同事们一起工作,每天都接触这么年轻的活力,毕竟年轻人是时代的希望。


我十分欣赏勤劳智慧的科研者,在座我的三位学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但生活也是一场冒险,有时会充满困难,而我不想把自己在困境下的照片保存下来。


在谢菲尔德大学的头20年,我与一名高级研究员一起工作,表现不尽人意,生活也不顺利,但我坚持分子机器的研究,坚持了3年。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会自己走出逆境,不要陷入困境难以自拔,要尽快行动起来,朝着自己坚持的方向努力,才有机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我很看重兴趣,挑选学生时不按套路出牌


我的一位在座学生进洛杉矶加州大学前,对化学一窍不通。他是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不过他希望进我的实验室。我乍听一头雾水,不过他经过努力,在合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领域都有建树。他后来到了美国西北大学深造,现在已经是天津大学的教授了。


所以,我不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所有的化学考试,而是很看重兴趣。因此我在挑选学生时不按套路出牌,会招收外系的学生。


录取后,我会要求他们与本系同学多交流,随后他们会写一下感兴趣的课题。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例如,我一位学生是组内最早开始研究自由基化学的,他在日本、中国都有留学的经历,也在哈佛大学研究了生命起源。


我会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当我1970年回英格兰时(那时我28岁),并没有得到资深学者的帮助与鼓励,当时有些人不尊重我,我遭受过不少不公平待遇。现在我成为了资深学者了,我会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不管你是本科还是博士生,我都一视同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学生会更有探索精神,他们的发现很可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我很看重学生的领导力以及呈现科研成果的能力


我指导学生的方式发生过巨大的改变。在过去我会告诉学生要做什么课题,具体该怎么做。不过现在我希望学生们能做成一个大的科研团队,进行课题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很看重学生的领导力以及呈现科研成果的能力我希望他们能够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对此我是非常苛刻的,我会要求他们在材料中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以更清晰地呈现。对学生来说另一个挑战就是他们必须用英语表达科学的专业术语,这样做可能会对其一生都有影响。


除了小组成果展示外,还应该多参加国际会议,看一些学术摘要,随后就可以着手论文、综述写作等等,但很可能会打15遍甚至20遍草稿


当我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与一名教授见面时,我发现他有一门绝技。在论文要发到Nature、Science之前,他会把文章初稿投影到墙上,请所有文章作者聚在一起逐字逐句地分析每句句子。这样做很耗时间、要花大力气,但是效果显著,从中会有很多收获。


再分享几段他的精妙励志话语


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克服困难的能力。生活总有不如意,会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和难题要面对,这就是对于人生的考验,考验你能否妥善地处理这些困难。


我很喜欢合作。当我回到UCLA的时候,我很享受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专家进行交谈。你需要有开放性的思维,不要太固执已见。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他们坚守一个观点并且会强烈地捍卫它们。但苏格兰文化向来不是如此,在一件事情上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且我也会尊重他们的观点。


要一直做有趣的事;能够渡过困难时期;要瞄准大问题来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