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制敌哪家强?武当太乙五行拳!

 朴真拳斯斯文文 2017-03-05

武当太乙五行拳

拳法源流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或五行擒扑手),是近年最先发现的一套正宗武当拳术。此拳系明弘治(孝宗朱祐樘)年间(1488—1504),由武当山道教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以五行生克之理为依据,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太极十三式,并上溯汉末名医华佗五禽戏,及道门流派中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而成。

风格特点

       武当太乙五行拳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动静自如,心息相依,水流云绕,莫测端倪。以练架式为主,结合站桩,缠绕等基本功锻炼。

其基本的特点有:

(1)外形特点:两手环抱、脚走弧线;

(2)运劲特点: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    即要像蛇一样的曲折绕行的进与退,又要像春蚕吐丝一样的折叠缠绕;

(3)技击特点: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    扑封闭。即用心和意迎取敌之要害与穴位,用擒拿手或封闭手来跌扑敌之心,“抓筋拿脉”说的就是此拳。

(4)行拳风格:演练在方丈卧牛之地。即在方丈卧牛那么大点的平地即可进行演练,这是在武当山缺少较大面积平地的实际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演练风格,同时也非常适合于尚意不尚力和贵化不贵抗的擒扑封闭技击特点。

取法乎五行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其中,养气健身、制敌自为的宗旨、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充分地体现了老子《道德经》中以柔克刚思想;心息相依、腰随胯转、运行均缓、动静自如的要求更加体现了道家和中医理论提倡的呼吸平和以胯为先锋和以腰为轴的均缓运行法则才能达到动静自如的良好与精神饱满的演练或技击状态。

基本动作

(一)基本手法:八字掌、扣指掌、虎爪掌;劈掌、戳掌、按掌、插掌、砍掌、正缠手、反缠手(封闭手)和擒扑手。

(二)基本眼法:两眼随动作变化与手法、腿法、步法和身法协调配合,做到势到神随,意识集中,形神合一;定势目平视前方或主攻手,动势手眼相随。

(三)基本身法:腰随胯转、肩胯相合,周身协调、圆滑灵活,松柔和缓、完整一气。

(四)基本腿法:蹬腿、踹腿、铲腿、撩腿。

(五)基本步法:虎步裆(即马步)、熊步裆(即弓步)、狮步裆(即仆步)、鸦雀裆(即虚步)、寒鸡裆(即丁步)、盘蛇裆(即歇步)、鹿步裆(即横档步)、鹤步裆(即独立步);扣步、摆步、插步、碾步、进步、退步和定步。

犀牛望月

演练视频


武当太乙五行拳 刘师玄

拳谱简介

预备势(无极势)

起势:混元一气,旋转乾坤

  1、白猿出洞,双峰拜日  

2、悬崖勒马,海底顶云

   3、蛟龙溟蒙,雷劈山洪   

4、犀牛望月,转身托天

   5、青狮抱球,闪起金庭   

6、豹子含美,仰颈惊林

   7、大鹏展翅,群兽震惊   

8、花鹿采芝,俯饮清泉

    9、黄蟒含津,戏引众猛    

10、鲤鱼打挺,波浪滔天

11、雄鹰探山,双擒鸡群 

12、仙鹤腾空,飞舞风云

13、金猴窃丹,炉火皆平

14、鲸鳄探月,波平浪静

15、黑熊反掌,威震森林 

16、金蟾脱壳,醉卧瑶池

17、喜鹊登枝,寒立梅荫

18、苍龙入海,意守心宁

19、野马抖鬃,烈性飞腾

20、神猿入洞,性归心田

  21、彩凤凌空,百鸟齐鸣  

22、伏虎灵台,永守黄庭

23、抢元守一,正气共存

收势:动静结合,反转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