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经理深入浅出》观后总结(思维导图)

 xiaochao2015 2017-03-05

观后感:本套视频系统的讲解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内容包括了六大职责、自我管理、文档撰写、用户体验要素、交互设计等。在观看后,我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了粗略的认识,并决定在观后制作思维导图,以便于对整体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

工作职责 ·市场调研与分析

1. 了解市场需求:(1)获取需求;(2)目标用户特征(年龄、收入等);(3)同事交流(销售、技术、运营等);(4)评估、分析需求(需求是否迫切/强烈/高频)。

2.分析竞争状况:(1)市场报告(2)行业文章(3)使用竞品。

3.自身资源与满足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1)技术资源(是否存在技术资源,是否需要技术预研(预备研究);(2)市场资源(媒体资源、推广渠道、公关资源等);(3)运营资源(团队是否支撑可能发生的用户需求和与其对应的其他需求;压力等)。

注:该阶段目标:发现创新产品的机会;返现改进现有产品的机会;输出文档有BRD和MRD(如果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增添需求可能直接跳过BRD,直接输出MRD

·产品的规划定义与产品设计

1.产品的规划定义(把产品讲清楚,是市场调研后产品抽象的过程与结果):(1)产品愿景(团队为之努力的目标与方向,eg:迪斯尼的愿景是让人们快乐);(2)目标市场(互联网产品中主要指的是用户群体与群体关联的位置,eg:网游的一级城市与二级城市的布局);(3)竞争分析(跟之前的竞争分析有所不同,之前的竞争分析是给帮助自己参考去如何设计产品的;这个竞争分析是提供给团队成员参考和理解的);(4)产品功能与详细描述;(5)产品功能的优先级;(6)产品用例(更方便地让团队成员理解你的想法,用例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开发团队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基于基本流程的'角色'(actors,也就是与系统交互的其他实体)关系,以及系统内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图一般表示出用例的组织关系--要么是整个系统的全部用例,要么是完成具有功能(例如,所有安全管理相关的用例)的一组用例。要在用例图上显示某个用例,可绘制一个椭圆,然后将用例的名称放在椭圆的中心或椭圆下面的中间位置。要在用例图上绘制一个角色(表示一个系统用户),可绘制一个人形符号。角色和用例之间的关系使用简单的线段来描述);(7)性能需求(最大并发数;同时在线人数峰值,峰值系统响应时间;百度的响应速度等);(8)其他部门支持与需求(市场 运营 技术 销售等,市场部有无推广渠道,做一些准备等,销售团队有无需求等);

2. 产品设计(把产品想清楚,是产品定义后的具体表现):(1)明确产品调性(产品调性是用户对于产品在情感上的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形象则是通过其各设计要素来体现与强化。从用户与产品的情感交互过程与品牌识别的角度,互联网产品调性体现要素主要包括:品牌、功能、交互、UI与文本以及最重要的产品运营。);(2) 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前端开发工程)。(3)输出文档(产品信息架构图,产品原型图,PRD)。

·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1.与各团队充分有效沟通,协调资源整体进行:(1)协作并确保各方都按照既定目标前进;(2)和研发沟通合作,确定产品的基本时间节点;(3)产品开发过程中,与项目经理协作,跟踪产品开发进度;(4)与公司高层及时沟通,汇报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度,困难,协调资源;(5)及时与各团队通报产品进度,确保信息对等。

2.需求管理:(1)新需求;(2)变更需求。

3.本阶段目标:产品测试并验收完成。

·产品宣讲

1.宣讲的原因(为什么要产品宣讲;前期的产品立意,市场分析,需求等,都是产品团队与研发团队主要参与。进入研发阶段,根据产品实际情况一般会在合适的时候让其他相关团队开始了解产品,这时候,需要对产品进行内部宣讲。)。

2.宣讲对象(客服,市场,销售,运营,其他)。

3.宣讲的目的:(1)内部培训,让团队成员熟知产品特性与调性;(2)获得认可;(3)统一意愿;(4)激励士气;(5)获取信任与支持。

4. 从不同部门看待产品宣讲对其意义与作用:(1)客服:有利于客服人员更好的组织与理解接下来的工作,包括客服问答等处理流程;(2)市场:明白产品,有利于市场人员更为提前地准备他们的推广战略战术,如何包装产品等;(3)销售:明白产品,有利于销售人员提前和现有客户沟通,做好销售预热准备;(4)运营:明白产品,能更好地让运营人员参与到产品中来,提前理解产品功能,减少后期沟通障碍与成本。

5.产品宣讲方式(产品内部推荐会):(1)内容:(前景预测;产品演示;产品试用);(2)注意:(气氛的活跃与控制;会谈对象可能并非专业,要注意对象的接受程度,比如,销售人员可能听不懂“遍历一次”,客服人员可能听不懂“O2O闭环”。注意内内容的通俗化)。

6.产品宣讲的目标:(1)获得认可与支持;(2)帮助其他团队更好的理解产品;(3)协助其他团队更好、更快、更协调的围绕产品开展工作。

·市场协助推广

1.对产品的宣传资料物料进行内容的把关:网站,移动应用,公关资料,印刷品,其他;目的:确保产品调性与产品描述的一致性(主要是提出指导意见,但不是对别人的工作横加干涉)。

2.主要针对:市场、公关、运营、销售。

·产品推出后的管理与迭代主要工作

1.运营数据的整理分析

2.深入一线体验产品

3.关注用户需求反馈

4.持续与各部门保持协调沟通

5.新版本迭代与优化

四大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 ·时间管理 ·目标管理 ·知识管理

1. 获取知识:(1)为自己需要的知识分类;(2)建立固定的知识获取渠道(网络、报刊、培训等);

2.学习知识:(1)阅读;(2)培训;(3)工具。

3.保存知识(印象笔记、有道笔记、onenote等)。

4.利用并分享知识(博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

·Microsoft office

1.Excel(数据统计、数据报表、数据分析、数据图例制作、进度控制等):(1)文档结构设计:版式设计、逻辑结构、色彩表现;(2)简单函数应用:四则运算等;(3)数据组织:筛选、排序等;(4)图表制作:饼状图、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等;

2.PowerPoint演示。

3.Word文档(各种需求文档)。

·Microsoft Visio

1.流程图。

2.信息结构图。

·Axure

1.简易流程图。

2.原型图。

·Balsamiq Mockups原型草图设计。

·Mindmanager思维导图;收集、归纳、整理想法与思路

1.要有区别色;

2.明确色彩代表的含义;

·2B铅笔:头脑风暴,即时记录等。

文档 ·商业需求文档(BRD)

1. 简介:向公司申请需要的费用、资源,通常讲述市场前景、盈利方式等;简洁明了易懂(管理层、领导)。

2. 包含商业价值、成本估算、收益预期。

3.工具:PowerPoint、Word、Mindmanager。

·市场需求文档(MRD)

1. 简介:在获取公司支持后,根据自我想法在产品层面的表述(获取(同伴)大家认可和支持);收集、分析、定义主要的用户需求和产品特性。

2.包括产品介绍、竞品分析、用户需求调研结果、产品轮廓、功能需求。

3.工具: PowerPoint、Word、Mindmanager、Visio、Balsamiq Mockups

·产品需求文档(PRD)

1.简介:对MRD中的内容进行指标化和技术化;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2.包括产品验收标准、产品流程图、产品用例、产品功能点说明、性能需求、其他。

3.工具:WordVisioAxureMindmanager

小结:BRD——发现并讲清楚你发现的商业价值——BRD;构思并讲清楚如何实现商业目标的方式——MRD;把这种方式具体实现的方法描述出来(指标化、技术化)——PRD;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这是一个有逻辑的、经得起推敲的、层层深入的、逐渐细化落地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获得认可>拿到资源>表达想法>指导实施>进行实施的过程。

·UED相关

1.UE(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

2.UCD(User-Centered Design)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强调以用户体验为优的产品设计理念是一种思想。

3. HCI(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机交互。

4.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

5.WRWeb Rebuild)网站重构。

·UED流程

1.产品策划:竞争对手分析、用户研究;

2.产品交互设计:站点信息架构图、用户使用流程图、产品文案规范、原型设计;

3.产品视觉设计视觉设计、产品还原性评审、产品视觉架构图、视觉规范订制;

4.产品页面重构:需要视觉设计对重构出来的页面进行确认是否符合当初设计需求;

5.产品研发:UE再优化,测试后回炉加工(限于细节上的优化);

6.产品测试:是否符合视觉规范,是否符合交互需求,联合调试;

7.产品发布:总结,持续跟踪,性能优化;

·用户体验的五大要素

1.战略层:(1)用户需求;(2)产品目标。

2.范围层:(1)功能需求;(2)用户需求。

3.结构层:(1)交互设计;(2)信息架构。

4.框架层:(1)界面设计;(2)导航设计;(3)信息设计。

5.表现层:视觉设计

·用户体验要素的重要性

1.是方法——帮产品经理更好地理清用户体验脉络;

2.是依据——保证产品经理在千变万化的用户体验系统里不走偏;

3.是逻辑——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整理与完善产品用户体验。

·常用交互设计的原则(位于用户体验中的重要位置——结构层)

1.可视性:功能可视行越好,越方便用户发现和了解使用方法;

2.反馈:返回与活动相关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继续下一步操作;

3.限制:在特定时刻限制用户操作,以防误操作;

4.映射:准确表达控制及其效果之间的关系(eg:给QQ界面换皮肤的预览效果);

5.一致性:保证同一系统的同一功能的表现及操作一致;

6.启发性:充分准确的操作提示;

注:思维导图中含有很多备注、超链接和附件,这里无法展示,如有需要,戳原文链接获取,只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