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俊伏患两种癌的奇迹背后

 昵称12248460 2017-03-05
郭俊伏一身患两种癌鼻咽癌牙龈癌奇迹背后
6年间她身患两种癌症均痊愈,奇迹背后令人感动

张贵平是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南开大学博士毕业。
6年前,他37岁的妻子被确诊为鼻咽癌.其后4个月,即发现鼻咽癌肺转移,已是晚期。
更为不幸的是,两年后妻子又一次被确诊为牙龈癌。
一人身患双癌,这在临床中是十分罕见的病情。几年来,妻子在治疗中并发多种病情。
他陪伴妻子住院37次,几乎用遍了治疗癌症的所有手段。
他用自己山一样的脊梁、钢铁一般的毅力,护佑着妻子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
2010年9月,张贵平刚刚博士毕业一年,妻子在银行工作,眼看着日子就好起来了。
当年9月12日,妻子觉得嗓子有点堵,就去医院做了一个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两天后,病理检查报告上赫然写着: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张贵平推着自行车一步步蹭回家,他告诉妻子:她的鼻咽部长了一个肿瘤,良性的,医生说这个部位血管多,不好做手术,需要烤电治疗一段时间,工作暂时要搁置。
妻子接受了这个善意的谎言。
托关系、找大夫、排队挂号、手术、检查、住院、出院……张贵平骑着新买的电动车载着妻子奔波在求医的路上。
当时,张贵平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条路是如此凶险和漫长。
鼻咽癌是一种相对容易治愈的癌症,原本经过放疗,郭俊伏的鼻咽癌原发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谁也没料到,四个月后她又被查出“双肺转移”,这意味着癌症晚期。
更不幸的是2012年6月妻子又被诊断出牙龈癌。
“或许是性格的原因,我很快就从绝望中站起来。”张贵平告诉记者,家里发生这种事,一定要有一个人立得起来。
接下来张贵平为妻子多方求治,胸外科、化疗科、头颈科、放疗科、影像诊断科,几乎每一个能挨着点边的科室他都不厌其烦地挂号,寻找最佳救治方案。
没有医学知识,他就买来各种治疗癌症相关书籍学了起来,他说:“我在书房的‘恶补’对妻子的治疗方案起到了很大的辅助康复作用。”
鼻咽癌、鼻咽癌肺转移、牙龈癌、放射性肺炎、肺不张……张贵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和妻子不知道一起闯过了多少次凶险。
一家人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经历的辛苦自不必说,张贵平还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期间还经历了父亲去世的巨大悲痛。
幸运的是,经过37次,共869天住院,放疗2次、化疗12个疗程、做过2次手术、使用过靶向治疗、生物治疗.
2014年9月、2015年3月和9月、2016年3月,四次检查的结果显示,郭俊伏已经临床痊愈,张贵平陪妻子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这些年攒下的一叠车票。
6年时间里,他一边给妻子治病,一边坚持两百余次带着儿子往返北京学习音乐课程,上千个日夜为儿子辅导和讲解音乐知识。
他的儿子曾获得河北省钢琴比赛第二名,以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在张贵平看来,爱意味着责任,而负责任不单体现在舍得花钱上,更体现在踏踏实实地躬身付出。
陪妻子看病的这几年,了解妻子病情、和医生沟通、做决策,这些都要张贵平来定。
他陪妻子放疗,不会因为医生吩咐了“出去”就自顾走开,而是细心地关注妻子的身体是否摆对了位置。
有一次肺部CT检查,医师报告没有异常,回家后张贵平又反复细看片子,发现妻子右上肺有一个小米粒大小的转移灶,正因为这个及时发现,才没有耽误妻子的病情。
因为对家庭的爱与付出,让张贵平2016年11月获得“河北好人”光荣称号.
今年1月,他又被评为2016年度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大爱丈夫”。
他的事迹也给与癌症抗争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经常有人通过电话或微信和他交流相关问题。
近日,张贵平的《生命如此美丽——献给所有与癌症抗争的人们》一书在石家庄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举行了全国首发式。
令人吃惊的是,这本书有樊代明、邱蔚六、钟南山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奉仪教授和河北省作协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关仁山作序推荐,而这些人与作者之前并没有过任何接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