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于高血压领域的深耕

 马思鹰眄 2017-03-06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秋冬之际以及早春乍暖还寒之时更为严重。头晕、头痛、恶心、视力下降,眼底以及心、脑、肾等器官被逐步破坏,患者苦不堪言。在大多数医院,很多分布在不同科室的医生都在自己的诊疗范围内标明“ 高血压”。然而,有专家认为,中国老百姓治疗高血压的路径虽然很多,但每条路都缺乏系统性,有失偏颇,不能从疾病整体予以把握,兼顾各类靶器官损伤。于是,一个专门属于高血压患者的科室建立起来了。

“能收治肾衰、中风高血压患者的,只有高血压科”

专注于高血压领域的深耕

他早在20 多年前就率先提出“高血压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一论断的提出比美国早了十余年,前瞻性由此可见。他就是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

“什么科能够收治肾衰、中风的高血压患者?只有高血压科!”余振球经常强调,“高血压由不同的原因和疾病引起,又作为致病因素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它对人体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脏器,因此,高血压患者不是单纯的心内科或肾内科医生能够处理的。

“举个例子来说,调查显示,血压正常高值的中风患者继续进行降压治疗,使血压再降5~12 毫米汞柱,可以大大减少中风再发的几率。但是,此类患者因为中风得到控制,神经内科不收;因为血压正常,心内科也不收,患者往往得不到进一步治疗,容易再发中风。

“高血压的诊疗,需要站在全身血液循环的高度来思考,以保证患者血液在全身正常循环为法则。多器官的联合作用、与其他内科疾病完全不同的诊疗视角决定,它应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高血压学。”这就是余振球倾注近30 年心血得出的高血压学的指导思想。怀着这个理念,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吸取各个专科的养分,为我所用,逐步建立起一个相对严整的高血压学理论体系。在院领导的有力支持下,由余振球率领的高血压科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前进动力。

“高血压学概念是高血压科的理论基础。由于高血压科患者涉及很多疾病的相关诊断,又关系到靶器官的保护,高血压科需要与各个科室厘清关系,分清职责。”余振球解释说:“如果一位患者一向血压高、心功能处于隐性损伤阶段,需要到高血压科就诊,科学地进行降压治疗;可一旦他的心脏损害突然加重,比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就要送到心内科抢救。如果一位患者突发中风,就要送到神经内科治疗,但当中风症状得到缓解,需要进一步控制血压,预防再次中风时,则要转入高血压科……我们与很多临床科室治疗的对象是同一位患者的不同病情发展阶段。”

不同层次的防治结合,可以有效避免高血压患者走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伤的不可逆阶段。为了让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高血压学、实践高血压学、使高血压科在中国医疗机构中得到普及,服务百姓,余振球主持编著了《实用高血压学》第一、二、三版,界定了高血压学的定义,组建了高血压科,制定了高血压科诊疗范围及规范,并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全国各地的巡回演讲中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高血压治疗专业化的进程。

余振球曾说:“我就算再厉害,也‘打不出几个钉子’。高血压学要普及,中国的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要想上去,靠的还是人才,特别是从事高血压专科工作的人才。但我们也面临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由于高血压科要求医生掌握多门学科的理论,培养时间长,学成后表面看着没什么特色技术,所以很多高血压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都流失了。但是我一直深信,一名合格的心内科医生,并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高血压科医生,但一名高血压科医生,肯定能够胜任心内科的工作。”

为了鼓舞高血压科团队士气,余振球经常在会议和讲座上向各位医生重复:“高血压科的医生是世界上最高明的医生!”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他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但都特别强调早期心脏病诊疗的能力。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发布在其官网上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在这些人群当中,知晓率为46.5%,治疗率为41.1%,治疗控制率为33.6%,而总体控制率仅为13.8%。这一串数字背后,是无数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的后备患者群。对这组为内科医生甚至部分患者所熟知的数字,特别是在治疗患者中75%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控制的现状,余振球特别重视,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实践证明,经高血压科医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控制率可达90%以上,所以要建立更多的专业高血压科才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几年来,余振球通过各种途径动员和帮助全国近20家医院建立了高血压科。

“有人发表论文,提出A 药比B药多降多少个毫米汞柱血压,就能让心脏病发病率明显减少,这是个很鼓舞人心的发现。我们就可以依据多降血压、少发生心血管病的理论,选用价廉物美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使患者的血压达到理想水平,减少心脏病的发生。”余振球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记住,你叫‘不紧张’”

专注于高血压领域的深耕

85 后患者小杨(化名)几周前突然感到头痛、头晕、没精神、脸发烫,不时还感觉恶心,于是一量血压150/100!这结果把他吓了一跳,到医院经历了尿常规、血常规、血清生化、甲状腺五项等各项检查,报告上除极少数几项异常外,其他都一切正常。这时,小杨琢磨了:“如果大多数指标都不正常,证明我血压高是有原因的,也就是继发性的;但绝大多数指标都正常,那就是原发性的。原发性高血压得长期吃药,‘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那可怎么办?”

为了继续求证和寻找自身的病因,小杨挂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余振球教授疑难高血压知名专家团队”的号,接诊的是该院高血压科创始人余振球教授的得力助手、副主任医师曾荣。

走进诊室,小杨迫不及待地掏出了之前的检查报告、病例和底方,试图向曾荣请教每一项异常的原因。而曾荣说:“这些我一会儿再看,你先告诉我你哪儿不舒服。”小杨回答:“脖子酸痛、犯困。”“平时血压多少?”“这几天早晨测,有一次135/88,这是最高的;有时候130/80,还有一次是125/75,这是最低的。”“这不是控制得挺好嘛!”“但上礼拜来的时候旁边那屋大夫给测的是170/110,她当时一给我戴上血压计,我脸‘刷’地就烫了……”

曾荣给小杨戴上血压计,测试结果为140/90 毫米汞柱,再测脉搏,95 下。曾荣说:“嗐,你就是太紧张了,放松,放松懂吗?别老瞎琢磨它。大小伙子别心里放不住事儿!记住啊,你叫‘不紧张’!”小杨不好意思地笑了。曾荣又说:“从目前来看,控制得还不错。但是你年轻,又没有家族史,必须继续查原因,多运动。至于你担心的长期服药问题,现在首先要把血压控制平稳,找到病因,是否停药是将来的事。”

之后的一周,小杨虽像前两周那样继续服药,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一些不适症状也消失了。

诊室外,笔者和一位跟小杨差不多年纪的女孩交谈了解到,她是陪母亲来看病的,而几年前,她也是曾荣的患者。“五六年前,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也就二十二三岁吧,当时跟周围同事关系处得不好,工作压力大,我脾气又急,就给折腾病了。而且当时我也很胖。来医院一测血压,收缩压是180毫米汞柱。后来吃了几个月的药,再加上每天出去跑步,血压降到正常了。现在停药都已经五六年了,我天天运动,血压一直是正常的。”

曾荣对不少患者说:“网上传的按揉桥弓穴,多吃芹菜、胡萝卜等,这只是控制血压的辅助手段。但主要还应该是筛查原因、药物控制、精神放松、坚持运动。而这四者当中,精神放松和坚持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每次都会嘱咐患者要精神放松、要乐观之外,生活中的曾荣也是个特别讲究情趣的人,她时常会发一些日记体的博客,从她的文字中根本看不出医院的紧张气氛,有的只是工作中的乐趣,字里行间透着活泼与俏皮。(楚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