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钟楼与大钟史话

 唯我英才 2017-03-06

岁月有痕,爱意无限。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古鸣霜楼。鸣霜楼的意境之美,在那余音缭绕的钟声,深远绵长,飞跃古城。


保定钟楼位于古城保定裕华路北侧,钟楼商厦前面。明宣德初,保定知府周监创建钟楼,称宣德楼。成化初期,保定知府章律修葺,建高大台基,砌女儿墙,称千云楼。清康熙中(约康熙三十三年1704年)重修,正厅额题匾“鸣霜楼”。因楼内悬挂金代大钟,俗称钟楼。钟楼座北面南,楼台式建筑,台高两米,存碑碣一通,碑刻楷书“郡守罗公重建”。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钟楼影像,来来往往的板车,钟楼后面的平房是远去的记忆。


碑首刻“万古流芳”立于康熙四十四年。该楼回廊内设12根石柱,柱呈八棱形,立于石础之上。钟楼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前后两门贯通。楼内中央设明柱两根,与楼上趴梁构成梁架。从外观看,该楼为重檐歇山布瓦顶,出檐平缓,翼角翘起,戗脊上塑仙人走兽,形态各异。普柏坊施宏大斗拱,支撑荷重,阑额绘苏式彩绘。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五十年代,没有被维修的钟楼两侧的斗拱好美。


楼内大钟铸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钟高2.55米。钟带为三层,每带每方都铸趺跏式佛像176尊,钟钮蒲牢(传为龙的九子之一‘好鸣’故铸于钟上)曲身俯首铸于大钟顶端。大钟上中两层均有题字,上层八面篆书“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八个大字。中层铸重臣名讳及铸钟时间。第一行:“武略将军观察南宫大达”;第二行:“定远将军如同知完颜豪”;第三行:“镇国将军顺天节度”;第四行:“驸马都尉唐括贡”;第五行;“国公口口”;第六行;“大定二十一年岁次辛丑辰日”;第七行;“丙子日戊子时钟成”。

楼内大钟铸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


大钟原在鸿福寺内。蒙古定宗后二年(1250年)元好问根据张柔副帅贾辅口述写成的《顺天府营建记》载,鸿福寺为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张柔移驻保定之后新建。满城抱阳山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满城县抱阳山宝教院重修相公(张说)堂记》碑阴记载了鸿福寺讲经论传大乘戒赐紫僧(皇帝赐给高僧的紫色袈裟,谓赐紫僧)重白,前僧正讲经论赐紫僧正口,僧德清,讲经论僧口口,管内僧判义口,讲经论僧口口,讲经论僧德庆等11位僧人列入功德榜。该碑为纪念已故重修抱阳山定惠寺内相公堂之保塞左领军卫将军邢化基逝世十周年而建的,该碑还记载了保州城内佛教禅宗的真觉寺(主体建筑大悲阁)、崇严寺、永宁寺(今保定二中址)和奉袛院,北宋保州城内五大寺院僧人名讳。得知《顺天府营建记》有误。

深深的凝望,那是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铸钟的背景与涞源阁院寺辽代大钟有相仿之处。都是为重臣在寺院内为皇帝祈福而铸。阁院寺大钟铸于辽末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起兵反辽之时。保定大钟铸于大定二十一年,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中都(今北京)发生大型地震,地冒黑白毛,谓不详之兆,重臣为皇帝祈福而铸钟。金末,蒙古军屠保州时鸿福寺被毁。元代重建,元末该寺再毁于兵火,大钟遗于寺院废墟。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鸿福寺遗址建清苑县学和文庙,大钟未被引起重视。时隔50年后,宣德初,周监来保定任知府,视为珍贵历史文物,为其建楼加以保护。因楼建于宣德年间,故名宣德楼。

钟楼二层正在展出保定府的“大裂瓜”,据说这是燕国和赵国的界碑石,很有远古气息,与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齐名,并称“河北省四大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