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群姗姗来迟的鸡,终于露面了 | 熊亮亲自点评,给你大师视角

 憨豆憨 2017-03-06



春节前

我们做了一次鸡年特别节目

熊亮老师号召小弟子小朋友们

创造一个鸡年形象

今天是小年,熊亮老师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祝福,还有春节“作业”

然后

呼啦啦

我们就收到了上百只鸡

……


熊老师亲自选了以下作品进行了点评

有趣的是

很多家长和围观吃瓜群众觉得好的

熊老师并没有选择

反而是一些家长觉得胡闹到拿不出手的

他很喜欢

这些抽疯的鸡

无一例外是个性很鲜明的

熊老师给了很高的评价

只因它们如此特别

熊老师说


冯乐洋  7岁 青岛

我们收集这些作品的初衷

就是希望孩子们用所学的现代视觉

去改变原有的造型

就比如这幅画

整体造型新颖有张力

对于鸡的描绘非常概括、抽象、平面化

老师很喜欢鸡背上那几根黑线的处理

能从中感受到画家是用心处理的

我们应该注重形式上的东西

注意到这些细节、笔触、块面

这也是我们越画越好的保证


赵洺楠  8岁 石家庄

这幅画我们截取了其中一部分

首先就是作者对于鸡眼睛的处理

黑色中富有层次

里面有翅膀的线条痕迹

其次这只鸡尖尖的那个嘴朝下

弯弯的眼睛朝上

巧妙地形成了那种不服气的感觉

这并非是用表面的表情表现

而是通过形状的塑造

鸡冠那三个红色三角更加显现的这个特质

所以当我们希望把动物画得很有感染力时

应该注重色块和绘画语言的运用

这会使你的作品充满力量


祥祥 13岁半  上海

这幅非常令我惊喜

因为作者把鸡的眼睛处理得就好像阴阳一样

而且画的内部都有一种线条和表格在里面

这些大小不一的鸡的排列

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变化

鸡的整体造型也非常棒

观者一眼就能识出这是鸡

但又不是很生硬的表达

这种尝试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余修齐  5岁半   无锡

这幅画很明显

就是描绘了鸡的一家人

自然的几个块面相结合

加上用明亮的黄色涂抹

每一条线每一个角都是动态的

许多成年人是无法这样表达的

孩子们对视觉的判断和对秩序的理解

并不是通过经验

而是通过观察世界的现象

我们应该保持小朋友这种艺术特质和眼光


巴布  9岁  香港

这三只鸡画的是各有特点

而且看似是水墨

但又不像是传统的水墨

作者非常好地理解了我们的课程内容

比如这个红色的鸡冠用整体的方式处理

其实他把东方水墨跟西方绘画语言相对比

也是把抽象的鸡的精神和具象的鸡的动势相结合

我认为这是非常扎实的尝试

也非常有创意


豹英淇 10岁 郑州

这只鸡特别有活力

老师没见过这样特别的鸡冠

而且黑色的眼睛和嘴巴

在红色块面中的运用非常大胆、对比强烈

包括强有力的腿部的黑色线条

在蓝色身体中的运用

都是充满变换的

作者对于鸡尾巴的处理非常具有空间感

整幅画从下到上的色彩变化很有层次

这张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好作品


陈俊宇  10岁  台湾

这只大鸡也非常有意思

这是我见过表情上最沉着、最安详的鸡

跟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人忘我的状态一模一样

所以这幅作品里是有生活的

包括作者对鸡脚的描绘

是一个拟人化的表达

即保持了鸡的动态

又保持了人的动态

这个真的是“鸡人和一”


陈元深  7岁  北京

这幅作品让人想起了夏加尔的许多作品

比如在黑色的夜空里一匹马划过

画面的色彩非常丰富

鸡脖子上的线条和块面都处理得极其简练

但是作者又增加了一些黑色阴影

很好地营造出层次感、空间感和纵深感

幽深广袤的星空被完美诠释

希望作者可以一直保持这样的活力


淙远  10岁 温州

这只鸡和我们在罗汉课中的一堂课非常接近

参考的母本就是贾科梅蒂

作者采用这样的风格创作

并非是一种形式化的表达

而是对空间块面的处理

就像在汉代木雕里面

艺术家就能够用几个块面塑造一个鸡的形象

那他们绝对不是按部就班的重复

而是根据他们所看到的形象

一下找到对象在空间中的体量块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大嘟和小嘟 10岁 成都

这姐妹俩的作品看了就很让人喜欢

两只鸡好像在做游戏一样

老师从中看到了中国水墨

在平面化运动中的一个方向

那浓重的几根线条既有传统的魅力

又有现代视觉的特质在里面

虽然这两只都是公鸡

但我看起来是一公一母

作者通过线条和色彩

轻松的描绘出了一刚一柔两只鸡

技巧的运用和她们的表达相结合

这点非常好


戴相宇  10岁  温州

这只鸡画得非常有功力

看起来是用中国画的线条

但又有动物造型的敏感性

比如鸡头跟脖子缩在一起

这样更加显现一种力量

并且黑色的运用具有明暗的感觉

光线的处理上也非常棒

其实这就是用水墨来做写生

是非常体现作者能力的


豆豆  5岁  北京

这个五岁小朋友的画简直把我迷住了

鸡尾巴上的五根线条我能看很久

这个像山一样的背上的翅膀

和椭圆形的外轮廓就像一个符号

它们本身也形成了一种动感

每个线条处理得随意又准确

我从来不认为5岁的孩子画东西是是无意的

因为她画的非常活跃

所以线条本身都是有空间感的

和书法是一样的

黄子一  7岁  无锡

这鸡太有意思了

第一只看起来比较卡通

我被它的眼睛迷住了

还有那两只手以奇怪的方式交叉在一起

这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方式

这个鸡是极其革新

第二幅风格更加成熟,比较写实

但是这两幅画都显现出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他听课确实非常认真

他在处理对象的时候非常准确

鸡身上的羽毛和鸡冠上的点点

处理都极富变化性

并且用羽毛的疏密变化营造空间感

肚子和脚的表现手法也非常大胆

就好像大艺术家画的东西一样

这是我们极其鼓励的

希望他能够一直保持住


姜迪罂 8岁 北京 

这只鸡呈现出了一个强有力的扭转的动势

这幅画非常具有敦煌壁画或者希腊雕塑的感觉

所以水墨这东西平常我们都在运用

但在孩子手中水墨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东西

作者将线条和颜色混在一起使用

这是非常大胆的运用

既有空间感又保存了线条的力度

真正吸引我的是这幅画的独特气质

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画的新的表现方式


峻峻  11岁

这幅画让我想起了画家石鲁

线条概括有力

尤其尾巴上那几根线好像要穿出画面

而且我们好像顺着鸡的眼光

看到了一个是广阔的内在空间

所以这只鸡虽然是很小

但作者却营造出了很大的空间体量

每一根线的运用都是简洁明快的

整幅画给人一种沉着有力、安静祥和的感觉

这种对于力量的控制是非常好的


金米莱  8岁 北京

这只鸡非常有意思

作者把春夏秋冬都融合在了画里

而且这些自由的线条好像在做游戏

房子和太阳用线连接

线上还挂着衣服

非常有想象力

作者最厉害的就是能够把这个鸡

画得跟所有鸡完全不一样

8岁的孩子还能够画出一只特立独行的鸡

那我认为这个8岁是最美好的8岁


李宜萱  8岁 北京

这只鸡昂首挺胸站在滑板上

它跟老师的爱好一样

这只冲浪鸡我都看呆了

作者想表达在一年中的每个月

都要像冲浪精神一样去翱翔

后面的海浪用充满生长感的线条

几笔就带出来了

画面中那种自主

但又充满设计感的处理是很难得的


李梓萌  11岁  北京

这三只鸡舞狮子一看就超级有故事

这个狮子也是极具精神

老师今年差点就要去学舞狮子

但这是很需要功夫的

所以三只鸡的脚直直地站在那里

表现得非常有力

鸡的雄壮和狮子的威风

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真的是很有想象力啊


李子轩  7岁  广州

这只鸡是毫无疑问的帅气

正面的视角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大家知道鸡的脸是纯侧面的

把它正面画出来是很不简单的

鸡嘴的处理就显得很有风格

尤其那个鸡冠

红狭长的红色色带中间加了几根黑线

使得原本狭窄的鸡冠多了许多层次

那个字也非常棒

好像要跳出画面一样

这个孩子能够画出这样的作品

那种气度是非常珍贵的


汤奕嘉  12岁  上海

这幅画采用了黑白对比的方式

整幅画就是纯粹的黑白和线条

这说明作者对自己的线条控制能力是非常自信的

团簇的尾巴和身体上的每一块墨色

都非常娴熟有力、不落俗套

两只脚的线条各具特性

并且非常有力、有空间感

体现了对笔和纸面牢牢的控制


郑兆彤  11岁 太原

这个鸡的的升华过程非常有趣

我们可以看它们从蛋慢慢生长

我们画鸡的时候通常把它当成一个符号

从来没有了解过它的生活

没有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对待

所以艺术不只是画画

还是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思维方法

用观察的视角处理对象是很重要的


肖潇 10岁 上海

这幅画是很有传统水墨感觉的

墨的层次运用非常棒

我们可以在画面中看到很多细节

身体的结构和羽毛的质感

然后还有鸡的动态

包括樱桃的线条也处理的非常好

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有韵味


黄一子  5岁 无锡 (黄子一的妹妹,子一是我们的学员,一子,是顺路看课的~~~)

这是鸡中的战斗机

虽然非常抽象

只有一些颜色、线条和色块

但这几笔就呈现了一种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动态

为了表现这种氛围

作者还在中间加了很多旋转的线条

表示这一股能量将要爆发

所以可能大家看不懂这是什么

但我觉得这幅画特别直观

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战斗机的特质

这一定是个很有活力的孩子


以上均为熊老师点评



其实

我们在熊亮老师的艺术课中所教的任何东西

都是一种方法

是一种用更多角度去组合画面

组合视觉语言的方法

孩子天生具有这种创造力

和对这种视觉的敏感性

保持他们这种敏感性

让他们自己进行运用和创造

这比单纯的学习

更主动、更活泼、更自由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

在表扬孩子的时候

不应只是单单说“哇画得好好啊,你好棒啊”

因为孩子听到这样的话

很容易去重复这一张

不敢再去尝试新的东西

我们不要急于做成人那种简单的判断

要和孩子同步同情

全过程地关注他们

和他们平等的交流

这样孩子们下次就会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其实是创造力得到更进一步发挥的体现


其实要鼓励孩子去探索

大人也要跟孩子一起

全身心投入到画上面去

充满喜悦

充满新鲜感

一点一点去看

去感受

……



熊 老 师 的 艺 术 课

扫描二维码↑

咨询课程详情

艺术基础课

艺术进阶课

成人花观课

……

艺术运用课也要来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