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地的文身

 圆角望 2017-03-06
独山子大峡谷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境内,这里仍为天然原始的峡谷地貌。当人们站在谷底,向南眺望天山,可见天山雪水汇入了奎屯河后,自南向北,在平坦的天山北坡草场之上奔流而下。绵延的独山子大峡谷如同雕刻一般,近二十公里的山间河谷,九曲跌宕,石崖危耸。经过奎屯河河水亿万年的怒吼奔腾和雨水的冲刷、风雪的蚀雕,使两岸山崖上现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历史画卷,成就了一处让人惊叹的流水侵蚀奇观。

  因流水的侵蚀,在草原上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土壤层。颜色主要以灰色、黑色为主,还杂之以浅红、土黄。峡谷中的雪水很大,汇聚成流冲刷着地表的土壤时,便携带了大量泥沙,从而使谷底的河水变得很混浊。峡谷悬崖陡峭,谷底流水时分时合,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站在谷肩处遥望峡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杰作,对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壮丽而震撼。独山子大峡谷旅游资源集峡谷风光、荒漠、草场、河谷、雪山、奇云等多种地貌及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典型的观光型资源类型。

  有一回将入谷,路口虽有村落却无人踪,稍前就是一片荒原,车轮下的水泥路也随之消失,变成了一条碎石路。一辆已掉了头的内陆车停在路边,车前有人招手,急于问路。那人指着路边的“独山子大峡谷”路牌,一脸迷茫地说道,《新疆自驾路书》上明明白白写着是“奎屯大峡谷”啊,怎么到地却变成了“独山子大峡谷”?其实就是一地两名。叫前者之名,是因为其地处独山子区,称后者之名,则是因为奎屯河穿谷而过。

  穿越独山子大峡谷的奎屯河,又名扎尔马图水。发源于新疆乌苏市境内的依连哈比尔尕山。自独山子后流经向北,经车排子、苏兴滩,与四棵树河汇合。早已是独山子区、乌苏市、奎屯市、兵团的主要水源。河水流出山口后,一路向北,经乌苏市城北进入乌苏灌区及兵团的团场,经车排子河流故道转向西流,于巴巴斯与四棵树河故道汇合后,继续西流注入艾比湖。

  冲出天山之后的奎屯河水,将独山子西南方向的亿万年形成的第四纪、第三纪泥沙质地层的倾斜平原,切割成了深达数十米、上百米深的神奇的风光峡谷,山间河谷呈完整的流水阶地地貌。河谷槽壁上尽显奇特的沟蚀景观,纹沟、细沟、切沟、冲沟布满了长达几十公里的河谷槽壁。当人们俯瞰那谷底形如辫状的河水,真是难以置信,那潺潺的流水竟然会是这峡谷奇观的作者。

  五年前的一个秋日,陪了北京的一位专家朋友前往。立于斜坡之上,向远处眺望,似乎无处可觅独山子大峡谷的踪影,只见下方草场对面的山形呈现出奇异的景致,一道道扇面形的山坡上,全是一条条人字形的纹路。

  就在我们四处张望着,想寻找一条能到达斜坡下草场上的通路时,后面赶过来一辆越野车,已经迫不及待地顺着斜坡下到了草场之上,并向其边缘进发。片刻之时,则远远地望见那车停了下来,车上的人也都钻了出来,想必是发现了什么,我们顾不得细琢磨,驱车自斜坡下快速靠了过去。

  转眼到了近前,顿时被一种奇特的景致惊得呆在原地,人人屏住了呼吸,一条幽深的峡谷,如同瞬间于地下冒出来的一般,就这样出其不意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南北绵延不见尽头,仅眼前数公里的范围内,两边近乎直上直下的峭壁,静静地,如同一排排雕塑一样挺立在奎屯河两岸。只有站在这里,才能发现原来独山子大峡谷的东坡是一个阶梯式台地,从峡谷底部至人们停车的地方要上两个阶地,所以,人们自上往下看时,视界只能看到下面阶地上的草场,还有对面的峡谷西坡,而不能直接望见深切的谷底。

  专家不禁大叹:“看到这些沟纹,就如同看到水流与大地交锋的历史痕迹。如此美丽,难怪有人会把这样的冲沟誉为大地的文身。天地之间,果有大美。”

  此刻,人们都静心倾听着谷底蜿蜒的河水所唱出的欢歌,并顺着峡谷来到谷底,一路险峰林立,偶尔看到秃鹫在峡谷边缘若有若无地盘旋,北山羊悠闲地在峡谷险峰中轻盈漫步,灵巧、雄健的身姿令人羡慕,同时也让人感叹其生命力的顽强与造物主的神奇。放眼纵观,秋天的独山子大峡谷,谷壁散发出一片微红,美轮美奂的峡谷线条,益加彰显出无比的美丽。一群小鸟从金黄的芦苇丛中飞出,微风中的芦苇丛却并未寂静下来,依然在河边轻歌曼舞。

  其实,独山子大峡谷不只秋天才如此美丽,她的美体现在四季各不相同。我有一位同事,退休后的头一个春节便约了几位朋友一同进了独山子大峡谷,特意拍摄雪景。我看过他们所拍的雪景,冬天的大峡谷完全被白雪覆盖了,但又时常被浓雾笼罩,雪坡上的牛马,皆披了一身薄霜;峡谷中的树木,均披挂着洁白的雾凇,好一个玲珑晶莹冰雪大世界。随手翻看着一张张照片,一种嶙峋、苍凉的情绪,不觉悄然涌上了心头,继而有了心灵被一份独特的美震颤的悸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