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随着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落幕,一场席卷电视机前男女老少的诗词嘉年华暂告一段落,而勇夺本季冠军的上海16岁高中女生武亦姝,一时间成为全民点赞对象。 网友纷纷为她的才情所折服,称“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凤眼长发,武同学颜值在线,身高还180! @niiccckkkk: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七九十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武亦姝举止谈吐间无不流露出文化的涵养,很好看的一个节目。 @蒋啥啥:说话冷冷清清的,沉静又有才女的灵气,和她的名字一样,柔中带刚 还有网友心事浩淼,想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大业: @特昂希依澳乐樱的小秘密:武亦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宣传点。 @不爱加减乘除的小贱农:武亦姝妹砸真的好棒棒~也希望多多有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弘扬中华文化~ 另有一小撮网友发出不明就里的“哀嚎”: @Yingzz- : 这种新闻不能让我妈看到…… @i千与千寻:武亦姝超厉害!而且人长得还好看长得还很高!看完中国诗词大会我妈都怀疑我是一个大学生了。 据了解,16岁的武亦姝目前就读于上海复旦附中,是名副其实的00后,虽然才读高中,诗词储备量却惊人,达到2000多首。 在以“月”为主题的飞花令比赛中,武亦姝惊才绝艳,轻松吟出《诗经·豳风·七月》(此诗为“国风”中最长篇)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句,现场评委老师直接惊喜到合不拢嘴。 武亦姝的横空出世,让不少人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与另一位大放异彩的才女陈更对垒取胜后,这位博士姐姐引用李白《上李邕》中诗句盛赞武亦姝: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中华从来多才子,英雄自古出少年。纵览中国文学史,幼而能吟诗、聪颖早慧、才华横溢的好少年还真不少!今天咱就来盘点盘点那些文坛神童们,不过学渣们可要备好一颗大心脏! 1 骆宾王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才思敏捷,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七岁时所作。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李 白 李白是中国诗词大会中引用频率最高的诗人之一。光说“月”字吧,“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人家号称“谪仙人”,才名真不是盖的!杜甫夸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且听李白自己怎么夸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书》) 听听,十岁左右就翻遍了黄帝以来的所有书籍~!穿越来参加诗词大会势必力战群雄的节奏! 3 杜 甫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齐名。李白五岁就阅览群书,那杜甫同学呢? 在《壮游》诗中,杜甫这么回忆小时候: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也就是说,杜甫七岁开始咏物,九岁就写了一麻袋大字,十四、五岁人们夸他堪比东汉汉赋大家班固、扬雄。可能有童鞋不清楚汉大赋这种文学形式,就说它的特点吧:铺张扬厉、汪洋恣肆,有多少才就暴露多少…… 4 王 维 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王维,少有才名,精通音律、诗书画。 王维很早就开始写诗了,在与武亦姝同龄时,王维洋洋洒洒写下长乐府《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也是出自王维之手哦~ 与后期钟情禅修、清静相比,16岁的王维还是个热血少年,对无所事事只顾炫富的白富美们进行了嘲讽、抨击。 ![]() 5 ![]() 白居易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长安居大不易”,老前辈客气地告诉他帝都房价很贵。年少的白居易不吃这一套:我有才,我骄傲! 他拿出了这首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生机勃勃的生命意象!不但顾况击节赞叹,千年以来更备受人们喜爱。 ![]() 6 ![]() 韩 偓 晚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才高声大,他却盛赞一个10岁的小男孩有才,自己要被他拍死在沙滩上了。 这小男孩叫韩偓,也是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李商隐是他的姨夫。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写道,“偓小字冬郎,义山云:尝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句有老成之风。因有诗云:‘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好家伙,十岁就开始让大文豪颤抖了! 话说,这个韩偓有一首七绝非常著名,叫做《已凉》,感受一下: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 7 ![]() 李清照 前面这么多男性诗人,男同胞要自豪啦!不过放在最后这位,小编想重点突出下,她就是宋代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少女早慧,南宋人王灼称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现在中学生们都会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据考证,这是李清照16岁时的作品。 就在这首《如梦令》创作时间前后,李清照还有一首写尽少女活泼青春的词《点绛唇》传世: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玩秋千玩得满头大汗,怕与客人撞见,急跑时把头上金钗都丢了,活灵活现!话说古代贵族美少女的生活真潇洒啊~ 著名现代诗人臧克家曾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对联: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