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学率高说明老师教得好”,你知道这句话犯了哪个逻辑谬误吗?

 培根阅读 2017-03-06

上次我们推送的《哈佛女孩给我们上了一堂思辨扫盲课》文章下半集来啦!

还记得吗,上次两位“Lucy”老师的分享里,(梦帆教育SetSail联合创始人Lucy Zhang和Lucy Peng)

整个演讲里包含三个知识点——

  • 如何判断信息来源可信度

  • 如何分辨逻辑谬误

  • 如何理解和应用数据

上一篇文章已经讲到了1、3两点,但是关于如何分辨逻辑谬误这个知识点,因为涉及到的案例很多,所以今天我们特地单独放一篇给大家参考。

避免逻辑谬误
关键在于论据

在日常的生活中,为了避免我们的观点或接受的信息中出现逻辑谬误,可以对论据进行剖析。

有逻辑的回答,往往分为“说法claim、依据warrants、影响impact这三部分。

在对论据的剖析中,我们要反复对依据进行推理,多次回答“为什么?”并在依据中使用可靠的信息来源,使依据的说服力更强。

1
逻辑谬误的分类

第一类:Relevance Fallacies 相关性谬误也就是论述和所讨论的话题在逻辑上不相关。这类谬误包括但不限于:

Ad Hominem 人身攻击:通过攻击对手的人格或是个性而试图达到破坏他们的意图。

Appeal toimproper authority 诉诸权威:使用不正当的权威人物或机构的立场或观点,来代替真实论述。

第二类:Component Fallacies 合成性谬误也就是将论述建立于存在有逻辑问题的推理之上。这些谬误包括但不限于:

False dilemma 非黑即白谬误: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时候,却只提供两种可选的可能性。

Begging the question 循环论证:结论包含在论据中的循环论证。

Loaded questions 诱导性谬误:问题中预设了某种圈套,对方无论如何回答都难免愧疚难堪。

False cause 虚假成因:认为事物间存在的真实的或可观察的关系,就是某事是其他事件的起因。

Anecdotal 轶事谬误:运用个人经历或孤立的事例来代替合理的论证,尤其是忽略数据。

第三类:Fallacies of Ambiguity 含糊不清谬误这些谬误是因为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的意思在讨论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的。这些谬误包括但不限于:

Composition 构成谬误:认为一个事物的部分所具有的真实特性,也适用于其它部分或整体。

2
逻辑谬误的实例

这些逻辑谬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出现在许多知名的广告,或宣传资料中,甚至在日常的对话中也可以找到。

下面就举一些具体的例子,看看大家是否能找出其中的逻辑谬误。

这张广告图的言下之意是:我是科比,伟大的篮球明星,我推荐“饿了吗”,所以你应该用“饿了吗”叫外卖!

这恰恰犯了Appeal to improper authority 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因为科比虽然是个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但他对外卖这个行业一无所知,更不可能把“饿了吗”和美团还有百度都比较过。

所以让他来代言一个外卖应用,是用了不正确的权威人物来代替真正的有理有据的论述支持“要用‘饿了吗’,而不用其他外卖应用”这个观点。

再继续看下图,大家觉得这里又有什么谬误?

这是Lucy Zhang老师在哈佛就读本科期间的一个真实案例。当时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贝恩”来哈佛做校园招聘,她就在贝恩举办的招聘会上。

上面的图是他们用来吸引哈佛学生去贝恩工作的。贝恩试图用以上数据说明客户在经过他们的服务后,市值要比标准普尔指数(S&P 500 Index,是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一个股票指数)高4倍!从而证明贝恩提供的咨询服务是具有顶级价值的,可以帮助客户成倍数增长。

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其实,贝恩的咨询服务费非常昂贵,只有那些已经很有钱的公司才能请得起贝恩来做咨询。而这些已经很有钱的公司是否自身本来就具有能力比市场一般的公司将来要有更多的成长呢?

所以贝恩在里面起了多少作用其实是不得而知的。这个谬误就在于False cause虚假。当然我们不否认贝恩是个伟大的公司,但是光靠这幅图不能明确性地证明贝恩的咨询价值。

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Lucy Zhang老师讲道,这个是平时上课的时候发现中国学生在演讲和写作里面犯的最普遍的逻辑谬误。上面的例子就是直接从课上的一些学生的演讲里摘出来的。

为了证明“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苦难”这个观点,学生们有时候往往把生活中的一些好朋友或亲戚小时候吃了很多苦但是长大后很成功等事例搬出来,以此证明这个命题是对的。用一些个人经历或者轶事作为证据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只用个人经历或者单独事例来取代逻辑论述,尤其试图以此代替数据。

很明显,上图的例子犯了Anecdotal 轶事谬误,运用了个人的经历或孤立的事例来代替合理的论证。

这是因为相比复杂的数据和证据,人们更容易相信一个人的故事。虽说计量科学手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比个人认知和经验更加准确,我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对我们而言“显而易见”的事,或是我们信任的人所说的话,多过相信一个更“抽象”的统计事实。

除了以上这些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分辨出来的逻辑谬误以外,生活中我们也或多或少地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

比如经典的false dilemma 非黑即白谬误:

即“Wheretwo alternative states are presented as the only possibilities, whenin fact more possibilities exist. 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时候,却只提供两种可选的可能性。”

例如,当一名政客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走拉票时,他告诉人们,如果不支持他,那么人们就是在支持他的政治敌人。其实人们在选择自己支持的领袖时并不只有两个选项。政治选择的问题原本就是具有多面性的。当政客试图获取民众的支持时,这种近似于“道德绑架”的方式有时也会起到反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就是我们常常会犯的人身攻击谬误:“‘Attackingyour opponent’s character or personal traits in an attempt toundermine their argument. 通过攻击对手的人格或是个性而试图达到破坏他们的意图。”

有时我们在思考如何否定一个人的观点时,会通过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而否定他的逻辑。

例如,我们会觉得一个没结婚、被逮捕过、体味还有点奇怪的人说出来的话一定是错的。这个时候我们否定的不是逻辑本身,而是这个人。

喜欢法律的同学可能更加熟悉下面这种谬误:

诱导性谬误。“Askinga question that has an assumption built into it so that it can't beanswered without appearingguilty.问题中预设了某种圈套,对方无论如何回答都难免愧疚难堪。”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提问者早已设好陷阱,使回答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假如律师问被告说:“你停止打你的妻子了吗?”如果被告未婚,或者从未有过家庭暴力史,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诱导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是”或“不是”。如果回答“是的,我已经停止打我的妻子”,就也暗示了“我以前一直都在打我的妻子”。

所以这个问题无论回答是与不是,都会要承认自己已经有妻子,并曾经殴打她。而这个提问的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逻辑谬误是我们在学生时代论证数学物理等式时很容易犯的错误:循环论证。“Acircle argument in which the conclusion is included in thepremise.结论包含在论据中的循环论证。也就是一个人把前提假设默认为真,然后利用循环论证来证明它是真的。”

假设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叫Zorbo,人们之所以认为伟大的Zorbo说的话都是完美无缺的,是因为在他的著作《完美到绝不能被怀疑的事情》里写道过他的话是完美而真实的。个例子想证实Zorbo的话是完美的,但是它却把“Zorbo的话是完美的”当成了一个默认的合理的前提,以此来证明Zorbo的话是完美的。这就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经常让人们默认一个前提是对的,从而误认为某个结论已经被证明为真,但其实这个前提就是这个结论,还没有被证明为真,只是被假设为真而已。

最后一个逻辑谬误则是构成谬误,“Assumingthat what's true about one part of something has to be applied toall, or other, parts of it.认为一个事物的部分所具有的真实特性,也适用于其它部分或整体。”虽然这听上去很抽象,其实很好理解。

举个例子:因为原子是不可见的,而人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人也是不可见的。同理,大脑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没有意识的。所以大脑也不可能是意识的来源。显然,由具有某些特性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在性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这种逻辑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在“合理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求得到别人的信服或者民众的支持。但他使用的谬误一旦被戳穿,就会适得其反。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中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避免受到逻辑谬误的欺骗,在辩论场上戳穿对方设下的陷阱,赢得捍卫真理的最终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