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伴阅读课 |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提问,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的秘诀

 lion__ 2017-03-06

本文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为[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内容由阅伴君独家整理提供。 

1

0

「成人」 总在失去孩提时代的疑惑 


小孩常会问些伟大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类?”、“猫为什么会那样做?”、“这世界最初名叫什么?”、“上帝创造世界的理由是什么?”这些话从孩子的口中冒出来,就算不是智慧,至少也是在寻找智慧。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来自怀疑。那必然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的疑问,只是大多数人的疑惑也就止于孩提时代。


2

0

 「孩子」是天生的发问者 


孩子是天生的发问者。并不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多,而是那些问题的特质,使他与成人有所区别。


成人并没有失去好奇心,好奇心似乎是人类的天生特质,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在性质上有了转化。他们想要知道事情是否如此,而非为什么如此。但是孩子的问题并不限于百科全书中能解答的问题。

 

3

0

  是什么让孩子的问题「消失了」


从托儿所到大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使孩子的问题消失了?或是使孩子变成一个比较呆板的成人,对于事实的真相不再好奇?我们的头脑不再被好问题所刺激,也就不能理解与欣赏最好的答案的价值。要知道答案其实很容易。但是要发展出不断追根究底的心态,提出真正有深度的问题——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为什么孩子天生就有的心态,我们却要努力去发展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知是什么原因,成人便失去了孩提时代原本就有的好奇心。


或许是因为学校教育使头脑僵化了——死记硬背的学习负荷是主因,尽管其中有大部分或许是必要的。另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父母的错。就算有答案,我们也常告诉孩子说没有答案,或是要他们不要再问问题了。碰到那些看来回答不了的问题时,我们觉得困窘,便想用这样的方法掩盖我们的不自在。


所有这些都在打击一个孩子的好奇心。他可能会以为问问题是不礼貌的行为。人类的好问从来没有被扼杀过,但却很快地降格为大部分大学生所提的问题——他们就像接下来要变成的成人一样,只会问一些资讯而已。


4

0

成人复杂的生活阻碍了寻找真理的「途径」 


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方案,当然也不会自以为是,认为我们能告诉你如何回答孩子们所提出来的深刻问题。


但是我们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所提出来的深刻问题,正是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确实是非常稀有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也才可能对我们的思想有重大的贡献。


我们并不一定要像孩子般地思考,才能了解存在的问题。孩子们其实并不了解,也没法了解这样的问题——就算真有人能了解的话。但是我们一定要能够用赤子之心来看世界,怀疑孩子们怀疑的问题,问他们提出的问题。


成人复杂的生活阻碍了寻找真理的途径。伟大的哲学家总能厘清生活中的复杂,看出简单的差别——只要经由他们说明过,原先困难无比的事就变得简单了。如果我们要学习他们,提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气的单纯——而回答时却成熟而睿智。


相关推荐

  1. 老纪 | 让问题引领孩子走的更远更稳

  2. 寒假共读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是这样说的


阅伴·春季直播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