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六大家庭教育理念

 细雨青衫 2017-03-06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谥号文襄,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他作为晚清名臣之一,与“曾左胡李”齐名,不仅活跃于政坛,创办汉阳铁厂等近代重工业;并且一生都与教育有着深厚渊源:改造旧式学堂,创办新式学校,提倡留学教育,参与制定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学制,对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之洞的教育主张不但体现在社会教育中,同样也体现在他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理念当中。通过教育,张之洞既希望子女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更希冀他们成为品行端正、为人楷模的贤良之士;张之洞对子女品格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家风熏陶,有言教训导,更有躬身垂范,其内容博大精深,几乎涵盖子女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爱国教育:读书崇圣




首先,教育子女忠君爱国。张之洞从小深受儒家伦理的熏陶,因此他对子女的德育的主要来源也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他自称“余当官为政,一以儒术施之”。张之洞把爱国与忠君等同起来,教育宗旨是:“不忘君,不忘亲,不忘圣。”对于儒家而言,爱国是君子立身之本,对于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清王朝,身为洋务派他只能坚信匡扶社稷的理想。




其次,教育子弟崇圣礼贤。张之洞出自书香门第,以饱学著称,他认为崇圣礼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圣贤著作,即所谓“凡学之根底必在经史,读群书之根底在通经,读史之根底亦在通经”。所以他鼓励子弟“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







 处世教育:胸襟豁达,与世无争




张之洞作为重臣活跃于晚清官场几十年,但他清身高洁,心胸豁达,与世无争,此即当时人所谓的“书生**气”,与李鸿章、袁世凯之流截然不同。李鸿章曾经一度讥讽张之洞:“张督在外多年,稍有阅历,仍是二十年前在京书生**气,盖局外论事易也。”张之洞的书生**气不免“书生大言”,但其中展现的与世不争的情怀却是清末官场中难能可贵的,此亦是张氏引以为豪、垂教子弟的一个方面。在对子弟的日常教育中,他屡次告诫后人:“度德为进退,相时为行藏。”要精于审时度势,以为进退之据; 因时因地制宜,以为行事之规,要灵活变通; 不能争强好胜,一意孤行。他说:“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又说:“取张曲江‘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诗意,自号为‘无竞居士’。”








 智识教育:好学笃进,志趣高雅




首先,在学业上,教育子弟要好学笃进,积极进取。他说:“百山学山不至于山,百川学海及至于海。安坐终无成,精进效可待。”只有不断学**,才能安身立命。而且多次诫勉后人:“偷士非可雕,惰农岂得黍? 玉错光及发,剑历芒始吐。”




其次,常带子女游历山川名胜,陶冶情操。吟诗作文离不开对名山大川的感悟,张之洞“性喜山水林木,登临啸咏,兴来独往,于各省程途所经,遇有名胜,虽冒雨雪必往游览”。他深谙风景名胜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古圣先贤之旧址,观光名胜往往携友或带子同往,张之洞希望籍此来强化子女的道德、理想、情操的修养。




第三,培养高雅品味,求雅不求奢。张之洞注重的是高雅品味和知识追求,毫无金钱、利益的奢欲,家中藏品多为古籍、碑帖等。他之所以收藏,不以留给子孙后代为意,而多为研究、探讨之用。张之洞的高俗雅趣,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自娱自乐中所蕴含的修养之道。








 品格教育:公私分明,公而忘私




张之洞本人从不以权谋私。1898年,长子张权中贡士,张之洞考虑到“方今洋务最为当务之急,故令其海外一游,或可开阔胸襟,增益不能。然自行出洋,诸多未便”。张之洞时任湖广总督,经手选派的公费留学生数以百计,加入张权一人,当不成问题,但他依然没有找下属开绿灯、占便宜,而是坚持儿子自费出洋考察,报效朝廷,“此举于公事毫无干涉,于他人毫无防碍,想可行也。”父亲行正品端,子女必当效从。




其次,张之洞为官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废寝忘食,导致晚年病痛交加。据下属回忆,张之洞每日常凌晨开始工作,午饭后休息,“入夜复兴”,“悉如日中”,一天当做两天用,终年如此。这种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品质,为后代子孙标立了楷模。他教育子弟要了解民间疾苦,农事艰辛,不要忘本。并给本族世系拟定“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的起名用字,以此激励后代。




 


 人格教育:刚正率直,两袖清风




张之洞的正直人格对后辈有很大的垂范作用。教育子女和为官行政一样,只有身正才能垂范,“正己率属,上行下效。”此外,清正廉洁,亦是张氏家教之方。张之洞是晚清有名的清官,“服官四十余年,乡里未造房舍、置田产。”同治十年,张之洞简放四川学政,到任后裁撤陋规,不纳贿赂,离任出川时竟无钱治装,只能出售其所刻《万氏拾书经》版,才能凑齐旅费。




他一生以“廉政不私”自居,对子女更是以此为教;后虽外放疆臣,但廉洁之风不逊当年:“所到各省,从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赠礼物。”对于**者,张之洞也严惩不殆,立刻弹劾。两广任内,为拒绝生日寿礼,更是紧闭辕门。张之洞一生手中过银巨亿,但没有一分一厘肥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甚至死后连丧葬费用都出自门人、僚属的捐赠。辜鸿铭每念及此,“回忆昔年‘公利私利’之言,为之怆然者累日。”门人尚且感动得声泪俱下,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更是意味深长。








 情感教育:思亲祭祖,回馈故里



张之洞生于贵州,入仕之前仅短暂地回过几次故乡南皮,一生从未在家乡任职,但他顾念乡情,设法回馈故里。他用平时积攒下来的朝廷赏赐银两等积蓄,在南皮县建慈恩学堂一所,并提供田产经费,这是南皮最早的学堂,从而开化风气,发展教育,造福乡党。后来又“调直隶天津府所属各州县学生二百人来鄂,附入学堂肄业,又派畿辅学生三十余人赴日本游学,皆代筹学费。”




念乡情、重故土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张之洞流露的真情及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张之洞也希望通过乡情故念的熏陶,来提升子女的报国志向,如其临终遗言所讲:“汝等须记得此谕:……志须在报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