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医金针 任启松 温病学心法:新感与伏气

 学苑中医 2020-11-09

新感与伏气

新感之所以称新,是相对体内早已出现的伏气而言的,它是新感而不是旧感。温病发生是新感引动伏气,伏气为新感所诱发,内外呼应而成温病。只有新感不是温病,只有伏气而没有发作也不能算是温病。以伤寒条文举例说明如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为阳明病,是伏热外发。既有太阳病,又有阳明病,是太阳新感引动已外发至阳明经的伏热,是新感引动伏气,为温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温病之家,阳盛阴虚,津血枯槁,最忌汗下火攻,若发汗则亡阴,使身热如灼。其阳亢阴绝,使脉尺寸俱浮。毛蒸理泄,故常自汗出。清气消亡,身体重浊,胆热传胃,土困故多眠睡。肺热鼻息粗重,故必有鼾声。上窍机关燥涩,故语言难出,是皆因误汗而变证丛生。若被下者,亡其肾阴,故小便不利。血枯系结,故直视目睛难转。风木疏泄,使溲溺遗失,是皆因误下所造成。

风温,汗之新感当退,但因内有伏热,却使新感汗后,发生火烈风生,是谓风温,这是风温的一种说法。实际上一年的主气序列,初之气为厥阴风木,春季多风,故春季温病多名为风温,这是风温的另一种说法。

凡伤寒发热者,原本不渴,服桂枝汤后口开始渴,服小柴胡或柴胡桂枝剂后,口开始渴,原本恶寒现已不恶寒,反而恶热。伤寒欲解时,应汗出、身凉、脉静、无热,现恶寒去而发热不去,汗出仍热而脉躁疾,这是因为内原有热,这就是温病了。

新感热伤风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上半叶,叶桂与他的门人在太湖流域行医,在热天经常遇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脉浮数,苔薄白。或发热不甚,口微渴,咳明显,脉浮,苔薄白。或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干,口渴,鼻燥,咳嗽少痰,脉浮数,苔薄白而干,尿少而黄等。这些病在当地百姓口传中,被俗称为热伤风,而在当地医工口中,又被称为小风温、小风热。由于是内原无热,所以又被称为纯新感热伤风。

伏气到底是什么

伏气,伏是潜伏,从外表粗略观察发现不了,是伏在内里。气,表示的是一种状况或状态,它不是风寒暑湿燥火直接进入人体原封不动地停在内里,而是人体感知六淫,首在太阳一经,出现营卫变化。若太阳不解,再通过传经,因经气变化,而使体内六气出现偏颇。这种状况不能通过随后的身体自复予以消除,而是留在那里,甚至坐大。它外表看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症状,而是以一种隐匿状况潜伏于体内。当然,也有伏气可以经过身体的自我调整而消失。

《温病学心法》讨论的温热与湿温,其伏气都以“内原有热”为特征。广义的伏气,则不仅仅限于温病内原有热的伏气。实际上只要是作为一种状况潜伏于体内,当偶遇新感,郁其里气,体内状况就会与外部新情况相互呼应,里应外合,发而为病,这就算是伏气。如痉湿暍,是风郁于表而里气内应。如曾经气血大伤、因而卫外不固,偶遇微风即会感冒,甚至会感到风入骨髓。明显的脾肾寒湿,偶尔遇凉饮冷,即会出现腹痛、腹泻。内有瘀血或中虚,偶遇出血即会流血不止。体内正气虚,因而频繁出现各种过敏状况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