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通权责“最后一公里”

 3gzylon 2017-03-06

打通权责“最后一公里”

2017-03-06 10:49 来源:沈阳日报 
2017-03-06 10:49:16来源:沈阳日报作者:责任编辑:秦超

  作者:沈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秘书处处长 樊庆江

  政府基层职能部门作为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工作作风、效能如何,直接影响振兴决策的落实,直接影响百姓心目中的党和政府形象,因此,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务必加强基层职能部门建设,打通权责“最后一公里”,形成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全链条连接。

  以振兴发展战略思维选准配强“一把手”,充分发挥“领头雁”效应。群雁高飞头雁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把手”是一个地方或部门的魂魄,是精气神儿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风气,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在沈阳振兴发展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和政治生态净化修复的关键时期,以振兴发展的战略思维选准配强“一把手”至关重要。要把有能力、敢担当、有作为的实干家选上来。全面振兴,时不我待,照顾性安置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太平官”、善关系和稀泥的“老好人”、八面玲珑的“官油子”等已明显不合时宜。全面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关键少数”,需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挺起脊梁,敢于担当,切实做到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当。上级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真干敢干实干的领导干部撑腰,为真担当真负责的领导干部真担当真负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真为敢为能为的干事创业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厘清权责“瓶颈”,充分发挥党委主观能动性。“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已经成为制约沈阳发展的障碍,我们现在一些政府管理部门,互相推诿,互相扯皮,有利益的事情大家抢着干,有责任的事情大家推着干,所以现在就使得我们很多资源很多工作都在内耗中,在相互的扯皮中,抵消了,没法形成发展的合力”。责权不对等,责大于权,掣肘制约多,一级党委的决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落实,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都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瓶颈”、“症结”。区、县(市)和市直部门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力军,要切实按照“四个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完善部门机构设置,杜绝政出多门,从根本上解决权责“空档”,避免有政绩有利益时大家抢着干,遇到棘手问题需要承担责任时大家推着干。要强化政府部门间的信任与默契。切实按照全面振兴发展的迫切要求,职能管理部门真真正正需转观念、改作风,强化政府部门间的担当服务意识,简化程序,缩短周期,变“把关”为主动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需要“问题归零”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破除传统思维,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培育解决问题新能力。要精准对标,找准问题。对标沈阳建设“两个中心城市”的总要求,对标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做法,充分尊重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精准找出差距,精准找出问题,把问题找准,目标定准,责任落实。要跟踪问效,及时破题。破解体质机制上存在的弊端与问题不是朝夕之功,解决振兴发展中碰到的难题也非一个、两个部门之力,要建立联动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针对问题以超常规的勇气担当啃“硬骨头”,及时化解难题。要分清主次,不移主题。集中精力议大事、抓大事,贯彻落实“四个着力”,紧紧扭住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这条主线,是沈阳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破解振兴发展“瓶颈”的第一要义。

[责任编辑:秦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