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添日记:痴迷了,就成了!

 特里日记 2017-03-06

我现在和炫子是拍档。

现在的托儿管是炫子一个人做起来的。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大女人,扛得起事,雷厉风行,干练……做什么事情,可以往前冲,少了犹豫、婉转,一句话就是不磨叽!

而我的性格却有点相反,我会谨慎前行,瞻前顾后,思考良多,虽然点子很多,缺乏是一拍大腿就去干的行动力。

我更适合做幕后。

我做过测试,我特别适合辅助型工作,这几年也是印证这方面的能力。

让我往前冲,我缺少狠劲儿。

让我做一把手,我缺少点气场,我容易被人忽略。

我还是觉得算了,我还是做点文字有关的事情吧,在2016年我算是真正找到了我的天赋——写作。

我看着文字就有喜悦的感觉,我现在天天都在想着写作,如今天可以写什么主题,我可以向谁学习,我可以尝试写什么的类型文章。

我还爱看文章,现在基本每天阅读的时间也在2小时左右,碎片化的时间都在看文章。

我能到什么呢?

一篇8000字的文章,我能很专注的看完,有的需要斟酌一下的,前后就需要用1个小时才看完。

这是我写作老师的文章,我基本天天追,是标准的粉丝。

很多人是做不到的。

这不是说明我很厉害,我只想表达,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关于写作我开始痴迷于其中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同时,我越做这个事情,越兴奋,灵感喷发,经常有新的点子出来。

所以,虽然我是去年才开始决定的写作,但我坚信我也能获得成功(仅属于个人认为的成功)。因为,我越来越相信日复一日坚持的力量,这是可以累积了,时间越长只会不断的加分。

你看,一开始,也就几十人关注,现在也有一千人了,日阅读的平均量也有400左右了。

当然,相对于那些高手来说,写一篇爆文能增加一晚多粉丝,具体可以看一篇文章《74个粉丝小号炸出一篇330万+阅读量爆文,你猜涨粉多少?》。

我追求慢,我的目标是10年,这才130天,算啥?

前天,我在一个心理学群分享我的文章,里面提到我现在每天目标是每天更新2000字左右。

有一位老师说,每天2000字的目标有点高,在休息时间不够时,稍微弹性一点更好。

我能理解他的话,他也是为我好。

我说,这算一般的,我在过年期间为了突破敢写想写的心理,每篇在6000-8000字左右,现在基本突破了,是求写好的阶段,所以每天写2000字,算轻松的了。

他说,质量更重要。

我说,分阶段,一开始说质量根本谈不上,一开始都是为自己写的,因为不怎么敢写。

他说,现在微信有语音翻译功能,用嘴巴说半小时,转成文字后修改一下,写一万字都不困难,难就难在质量上。

我说,这口述和写作还是有区别的,新手敢写了就算成功了。在写作群里,很多人不敢分享出来给人看。

他说,第一个心理关是献丑。

这点我很同意。

他说,开始时少一点字数没关系,关键是找到感觉。

也有道理。

但是我是这样想的,一开始有高强度的训练,然后再降下来,小目标就轻松了,现在真觉得每天2000字很轻松,我只要这样写一年,明年我就可以挑战每天3000字了。

听过每天更新3000字的原创,是作家的日常门槛,看来我目前还有距离。

他继续说,有没有给自己奖励?如果能连续坚持一个月的话。很多人都认为意志力训练是件苦差事,是因为他没有把目标和快乐连接在一起。总是很痛苦,自然难坚持。

我说,其实一直都有,奖励主要来自阅读量,点赞,赞赏,还有就要评论。这些都是一种动力。一开始阅读量几十,现在也能到三五百了,算是很好的奖励了。

这是目标达成的常用方法,很心理学。

只是我前面说了,我的目标是10年,一个月自然是很小的了,我压根没有想过坚持一个月给自己奖励。

有一位叫李佩甫的老师,他说:一个人,若是能找到自己适合做的事情,就会特别幸福,特别快乐,也会特别容易成功,只不过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找到这个点,让一个人去做他并不喜欢的事,自己也没有动力,别人也感受不到。

我在想,如果目前做的事情不是他的乐趣所在,无论做什么,都走不了太远,终究会放弃的。

迷茫的人太多了。

如果问这些人,如果你不缺钱,你最愿意干的事是什么?

貌似都没有答案。

就是说,现在问你,你想干什么?你肯定是想赚钱,问你什么是你的兴趣,你说赚钱,倘若你不缺钱了呢?那你的兴趣是什么?

不知道。

我经常在文章中讲,人要做一件自己能感动自己的事,哪怕是坚持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就好像我在最近发起的活动,挑战连续评论一个月。

坚持一个月为胜利,我会送上一本精选的书籍。

目前已经有四五个挑战成功了。

我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韧性。

每个人在接到这个任务时,都觉得太简单了,不就是写个评论吗?

是的,就是每天写个评论,但是你知道前面几个多超级认真的吗?每条评论都很有水平,就看他们写的评论就收获很大,这是什么概念?

我昨天还在想,有一天,我可以把他们的评论整理出来,也会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人都习惯性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我在写作老师的文章中,看到这样的话题讨论,就是有没有人能做到每天骑行50公里。

大家普遍认为,不可能。

然后他就去骑行论坛、贴吧上找,看看有没有打卡签到的。

不看不知道,日骑50公里真不是什么稀罕事,有人是每天50公里,周末100公里以上。

这些,就是真正的痴迷者。

我们认为很难的事,对于痴迷者而言,那都是常态而已,甚至很享受。

回到继续说说炫子,我认为炫子的性格天生具备了很多成功的因素。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师,曾经也是,之化妆品公司做培训老师,设计课程,成交,负责大型项目,只不过这几年放下了,进入了心理学领域,一直很想成为一名青少年的导师。

但目前都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学习的课程倒没少。

我还是认为她可以成功,因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天赋就是在舞台,不怯场,一上舞台就有能量,兴奋。

只是缺少了一点点痴迷,也有她暂时做托儿管有关,孩子托在这儿了,她却没有什么脱身。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想特别帮她,实现这个梦想。

于是,我提出,不能再等了,说干就干吧,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今天我就和她讨论了,把暑假7月份5天的卓越青少年训练营时间定了,还定了如何收费,地点等。

事情定了就有行动计划,没有定就会不了了之。然后,又定了4、5、6月份三场两天的父母方面的课程时间。

再细分下午到3月份的具体行动,如每周的二、四、六都分享一节微课,风雨不改,拿出这种姿态来坚持训练自己。

剩下的就是执行问题了,我相信她的执行能力。上半年先讲4场,下半年也讲4场,那么一年就可以讲8场,比2016年一场也没有开强多了。

我可以做什么呢?负责运营这一块,如:

一、整个计划的设计和运营;

二、文案方面的输入;

三、推广的支持;

另外,为了更好的运作,我还开了她的一个公众号,是专门是写她故事、理念、课程安排的。

无时不刻不在经营个人的品牌了。

咦?

我突然想起一件纠结的事情,发现已经化解了。

我一边在和她沟通,一边说服她,说什么: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一旦开干,事情会变得美妙起来”

“即使做得太差,也比没有做强百倍”

“只要尝试了第一次,慢慢就会越来越好,没有一个开始,永远都会觉得没有准备好”……

说得铿锵有力,连自己的都感动了,充满了动力。

回过头看,为什么不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呢?

比如我昨天提到的几个主意,为什么我觉得时候总没有到呢?

一想到这儿,化解了。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准备推出几个活动了,如写作培训营、自控力训练小组和VIP读者群。

这些都将在4月份正式推出。

就算几个人报名参加,我也要进行,这是我的做些事情的姿态,我相信我能够给出相应的价值。

并且相信,只要我开始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就会开起来。

现在不行动,我还等什么时候呢?

难道看到别人写得好,我就不写了?

难道看到别人办得好,我就不办了?

不不不,这是借口。

看看那些奥运会运动员,就知道了,每一个奥运纪录都是极限挑战,不断多难,依然会发起冲击,而不会因为那是别人的顶峰记录,就退却了。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都会有认可的人,只是大小、多少而已。

今天讨论:你的天赋是什么呢?你目前痴迷在什么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