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干货】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之打斗及追逐镜头设计!

 leee68 2017-03-06

这本书能给你灵感,让你有冲动去尝试那些复杂的、创意十足的镜头。书中引用的例证全都来自**,那些设备是你买不起的,钱也是你花不起的,但没关系,我们就是想告诉你,只要有一台手持摄像机,你也能拍出同样惊艳的效果。因此,我没有浪费口舌建议你选择哪款摄影机,或哪款升降机,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已经有很多人写过相关的书了。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一直在跟我的摄像师跑外景,设计我的第一部剧情片。我们目前的计划还很粗糙,但也给拍摄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如果你正想拍一部电影,这本书一定能给你一些帮助,如果你在拍摄时迫切需要一堂灵感的话,你也可以听听书中的建议。   我已经在影视行业工作了快十年,可让我吃惊的是,当我着手拍我的第一部剧情片时,这本书里的技巧还是那么有用。我知道,我要拍摄的电影里,不会有哪个情节是与书中介绍的完全一样的,但这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书中所讲的方法给了我灵感,让我知道的人曾经做过什么,我又可以学到什么,当真正拍摄的时候,我又可以加进些新东西。  现在人们拍电影有一个误区,觉得摄影机移动得越频繁越好,他们觉得摆弄摄影机还是挺酷的。但真正的摄像是要技巧的,是需要挺精心设计的,只有用心好好拍,才能拍出精彩的镜头,而不是那种DV随意拍的效果。千万不要为了移动摄影机而乱动摄影机,但也不要因为懒得思考,就一直保持摄影机不动。如果你一时没了主意,不妨翻开这本书看看,一定也有人遇到过跟你一样的向题,他会告诉你答案。有了前人的经验,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书中的每一章我都会强调镜头的选择,并告诉你选用哪种镜头好。就算你对镜头不感兴趣,我还是建议你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 姚钎:你自认为是一个“关注演员”的导演,但你也要知道,选错了镜头,演员再怎么努力都会白费。其实,要掌

握最基本的知识并不难,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足够了。找一个35mm的单反摄影机——如果没有单反,那DV机也可以,尝试一下各种镜头,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  (虽说DV的变焦只能算一个镜头,但你可以一边变焦一边想象各种镜头的效果。   不要把选镜头的任务完全推给摄影导演,虽然摄影导演确实可以为你挑好镜头,但如果你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话,你就不能很好地设计情节,拍摄的时候也不会有灵感。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镜头的专业书籍,它们会详细介绍各种镜头的不同功能,但光知道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你一定要亲自体验才能知道奥妙所在。在这本书中,如果在拍摄某一个场景时我说用长焦镜头好,你一定要亲自试一下,然后再试一下短焦镜头的效果,这时你就会知道我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了。只有真的体验了,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虽然这本书不是专门讲怎样选镜头的,但我深深地知道,如果镜头选错了,拍出的东西往往是一团糟。所以我还是在这里强调了一番。这本书主要是教你怎样移动摄影机,怎样设计拍摄角度,以期获得最好的效果的。拍电影就像编舞,拍摄每一个场景你都要设计好演员和摄像师的舞步,当然,还要选对镜头。所有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你才能开始拍摄。作为导演,你要考虑的太多了,所以,你真的需要这样一本书。这些技巧你都学会了,你才能逐渐忘掉它们,真正进行自己的创作。   书中的技巧并不能马上让你成为优秀的导演,但了解了这些技巧,你才会知道电影怎样拍才有效果。学习之时也就是思考之时, 希望本书只是抛砖引玉,激发出你更多的拍摄灵感。

 

译者序“拍电影就像编舞,每一个场景,你都要设计好演员和摄像师的舞步。'——克里斯托弗·肯沃斯打斗场面那么残忍,难道都需要替身吗? 看恐怖片,为什么汗毛都会竖起来?明知是假的,可为什么还是那么害怕?就算主角走在人群中,为什么还总是能被一眼认出来呢? 在看电影时,你是否也会想到这些问题?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肯沃斯就用他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大导演的秘密。如果你只是爱看电影的普通人,看过这本书,你一定会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拿起手边的DV机拍点什么;当然,如果你已经开始拍自己的作品,那么这100条真诚的建议,就能让你拥有用简单的设备拍出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克里斯托弗·肯沃斯的100条秘密,可以概括地浓缩成两点,一是镜头的选择,二是拍摄时镜头和演员的运动轨迹。  关于镜头的选择,虽然作者强调这不是一本专门讲镜头的书,但他还是在每一节都强调了镜头的重要性。选长焦还是选广角,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截然不同,作者会不断地提醒你,怎样才能拍出你需要的效果。比如,在很多的打斗场面中,看上去打的很真实,其实只是虚晃了一拳,甚至都没有发生身体的接触。这就要归功与长焦镜头的运用,它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给观众造成了这样的假象。作者关于镜头的讲解十分简单明了,让人很有亲自感受的感觉。作为译者,我也无数次的拿起DV机摆弄,体验不同焦距带来的乐趣。  在选对镜头之后,摄影机和演员行进的路线就成了拍摄的关键。这也就是克里斯托弗·肯沃斯所说的“编舞”。有时,镜头快速跳过会给人惊恐之感,有时,反而静止的镜头更能营造恐怖的气氛;有时镜头中需要一下子拍到很多角色;有时,空无一物却是最有感染力的。在翻译时,电影中的场景经常跳进我的脑子里,我仿佛看到《天使爱美丽》中,奥黛丽塔图跟踪着她喜欢的人,然后又带着砰怦直跳的心躲了起来;我也能看到《人工智能》中那个机器人小男孩,从阴影走进阳光时,那发丝温暖的颜色;而想到《少数派报告》中先知突然跃出水面的场景,我甚至还是在心里惊了一下。   除此之外,对于光线采集,轨道、摇臂等摄影器械的使用,影片的后期剪辑等克里斯托弗·肯沃斯也有自己的见解,并毫不吝惜地与读者分享。书中每个拍摄技巧,都有成功的影片为例,并且都附有图解,生动易懂又不失专业性、   总之,不论你已经走上了导演的道路,还是仅仅喜欢拿小DV拍些生活小片段,又甚至仅仅只是个电影迷,这本书里都有你想要的东西。克里斯托弗.肯沃斯100条经验之谈告诉我们:电影不是特技和设备的游戏,只要有巧思,你就能让镜头说话,抓住观众最敏感的神经——小成本也能拍大片。

 

打斗镜头

  1. 1长焦特效 怎样才能拍摄出打斗场面中那狠狠的一拳?教你最简单的一招,效果相当好。电影《搏击俱乐部》中,爱德 华打出的第一拳就采用了这种简单的技法,随后,影片多处采用了这种方法。大多数的演员都愿意做这样的表演,因为这种特技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你只要能准确地把握时间就行了,演起来还挺过瘾的。要拍摄出狠狠的一拳,基本方法很简单,让一个演员出空拳打到对手头侧就可以了。当然,猜出这点小伎俩一点也不难,问题是很多人选错了镜头。要是那样的话,结果就可笑了,本来借位产生的错觉也就完全没了效果。 要拍好这一拳,秘诀就是:一定要用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有压缩空间的功效,使用长焦镜头,会让物体间的距 离看起来比实际距离短。在《搏击俱乐部》中,由于使用了长焦镜头,演员看起来就离后墙很近,但实际上那距离还是挺远的。同样,长焦镜头也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爱德华·诺顿一拳打中了布拉德·皮特头侧的空气,但在片中看来,这一拳可是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布拉德的头上。当然,布拉德也恰到时机地假装被打中了,这也是镜头成功的关键。 调好摄影机,装好长焦镜头,照上面讲的方法拍摄吧!关于取景,图中采用的方式只是给个例子,实际上,不管是紧凑取景还是宽松取景,这方法都可以使用。拍摄的时候,摄影机的位置要摆好,以保证拳头的落点藏在受害者的脑袋后面。为了场面真实,演员们会尽量打得很近,但其实没那必要。作为导演,你可以向他们保证,就算拳头的落点离对手好几英寸远,拍出来的效果也绝对真实。拍完后,记得慢速回放一遍,在摄影机或者监视器里仔细看看,确保特效没有问题。更妙的是,这一拳还可以摆到受害者的前面来,只要被打的人能默契地把头甩到后面去,就像真的被打中了一样。当然,拍摄这类镜头的时候,摄影机是可以移动的。关键是,一定要确保拳头的落点始终藏在被打中的脑袋后面。细心地计划一下,排练几遍,你一定可以拍出精彩的打斗镜头。

 

1.2  一记重拳 有时候,只需一记重拳,一切就都搞定了。只见主角一拳挥过去,又狠又准,坏蛋应声倒地。没有回手,没有 激烈的打斗,一切都干净利落。 如果你的电影也需要这种效果,那你一定要确保这一拳打得非常有力,非常完美。拍摄这一拳的时候,你需要用到上一节中我们讲到的技巧,也就是说,要保证这一拳的落点藏在受害者的脑袋后面。但是,这一次拍摄手法有一点变化:摄影机必须紧跟演员的出拳动作一起移动,这样才能表现出这一拳的速度和力度。首先,摄影机的角度很重要,它必须紧靠着受害者,并且迎着主角走来的方向。如果你使用了长焦镜头,摄影机就不能离演员太远,你要确保镜头刚好同时拍到两个演员。但是,摄影机也不能离演员太近,如果靠得太近的话,受害者就会占了大部分镜头,且以这种角度拍摄,观众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也就无法感受到主角这一拳的畅快淋漓。所以一定要记得,出拳者才是重点,在拍摄时采用中心取景,效果就不错。当主角朝着挨打者走来时,他可能会跑,可能会一个箭步扑上来,也可能会坚定地迈步过来,不管怎样,在这个时候,摄影机必须稍稍地向后退一点,仿佛被主角的英气震慑了一样。最后,就是那关键的一拳了。当这一拳挥过来的时候,摄影机要定住,但要跟着出拳的方向摆过去一个角度。拍摄的时候,要有摄影机也被打中的了感觉,并随着那力度摆向一边。这时,主角和挨打者就会从画面的中间偏到了左边。要拍摄类似的出拳镜头,摄像师需要有很好的时间感,但只要拍好了,现实中毫无力量的一拳就会变得帅气十足,英勇无比。

 

 

1.3   紧跟演员拍摄传统的打斗场面是这样的,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有点过时了是吧?尽管很多电影 里仍然有这样普通的场景,但如果这场打斗真的非常重要,或者你想明确告诉观众是谁打赢了谁,那你就得多花点心思了。真正精彩的打斗,要让观众有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就置身于那危险的场景之中。

要达到这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有一种方法很好用,那就是,紧跟演员。也就是说,演员往哪儿动,摄影机也要跟着他移动。这种方法最适合拍摄争吵和扭打的场景,一般情况下,当演员打到最后,力气用尽,就会扭成一团,此时不妨试试这种拍摄方法。摄影机的位置还是要设在演员旁边,高度大约与演员头部齐平。当演员扭成一团的时候,两个人会拉拉扯扯,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这时,摄影机一定要紧跟着演员走,而且如果想要拍摄出强烈的运动效果,那么在移动过程中,摄影机的高度、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都不能变。注意,当演员扭成一团移动的时候,两人运动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会把两个人当做一个整体来处理——这就错了,因为把两个人作为整体拍摄,会失去运动的感觉。故而拍摄的时候,要只对准一个演员,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两种方式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效果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最后,打斗会终止,演员要不就摔到了墙上,要不就倒地不起。这时候,你就可以调整相机了,拍摄角度、相机高度、拍摄距离都可以改变。这一变,原来拍摄的连续性就被打破了,正好用来表现打斗突然地终结。

 

 

 

1.4 打倒在地 当一个人被打倒在地,往往只有一个解释:他在打斗中被人重创了。在实际中拍摄这种打倒场景,演员通常 会有危险,不然就得花一大笔钱去请个替身演员。 有一种方法可以拍摄被打倒在地的场景而不伤着演员。很简 单,先拍演员被打的镜头,然后来个特写镜头记 录演员倒地的瞬间。 这种方法虽然行得通,但就是看起来有点假,画面也不流畅,而且这种方法需要两个镜头,不可能一个镜头 拍完。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需要使用第一节讲到的长焦特效,原理一样,只需加上镜头的移动,演员就可以温柔倒地而不被看出破绽。在拍摄过程中,演员没必要拼命往地上摔,他们只要轻轻地坐到地上就行,摄像师能把这拍成突然倒地的样子。《爱国者游戏》2 中也使用了这种方法,下图就是其中的截图。在拍摄过程中,首先采用长焦特效制造出哈里森·福特被人打了一拳的幻觉,这时,摄影机要与头同高并保持不动。然后哈里森轻轻地坐到地面上。只要他一跌出摄影机的拍摄范围,镜头就跟着转向地面,与此同时,哈里森也恰到时机地表现出狠狠落地的感觉。很简单的障眼法,只要时间把握好了,再加上点音效,看起来绝对跟真的一样。让我们再次明确一下拍摄的过程。首先,摄影机要摆放在出拳者的身后,高度与眼睛齐平。当拳头挥过来时,记得使用长焦特效拍摄出真实的效果。然后,受害者可以缓慢倒地,同时摄影机也降到受害者眼睛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出拳者的位置正好掩盖了受害者缓慢倒地的真相。当然,出拳者最好别停下来,在受害者倒下的时候,也得再打几拳。这样,观众有东西可看,摄影机的移动和视角的改变就不会显得太突兀了。

 

1.5 分别拍摄角色 真正打架时,脚上动作十分重要。在电影中,虽然打架时也会用到脚,但更多情况下,踢人的场面会出现在 打斗快结束的时候,以表现其中的一方就快赢了。情节一般是这样的:一名演员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另一个冲着他狠狠地踢打。有时候,争斗结束之后,胜利的一方也会对着失败者一通乱踢,以发泄胜利的快感。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不动用特技的情况下拍好这一通乱踢呢?最好的方法是,先在脑中好好规划一下,看怎么拍才能为后期剪辑做准备,让这一通拳脚显得真实。记得同一个打斗的镜头要拍两次,先从施暴者的角度拍一次,再从受害者的角度拍一次,用这种分开拍摄的方法拍出的打斗片段,会比一个镜头拍摄的效果更震撼。在这样的打斗中,总有一方会占上风。拍这一个角色的时候,你必须从低处仰拍,镜头抬起一个角度。演员

只要装作很凶悍的样子就行,他在踢什么千万不要拍进镜头里去。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作为导演,你不能让演员空踢,你得放一些垫子什么的在地上,让演员有实物可踢。拍摄的时候,摄影机一定要紧挨着演员,这样拍出的画面才会有现场感,观众才能感同身受。拍完了施暴者,你还得再拍一下受害者。这一次,摄影机可以放在受害者身后的地上,并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注意一定要选用长焦镜头,因为长焦镜头可以缩短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距离。拍摄时,施暴者要装作踢得很起劲,同时,受害者要配合地向后拱起身子,仿佛真的被踢中了一样。这镜头粗看其实挺假的,但经过剪辑和配音之后就会变得很真实。后期剪辑的时候,先播一下施暴者的镜头,踢个一两下让观众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然后,切到受害者的镜头,让观众看看他的惨样。

 

 

1.6 近地仰拍 在现实中,随着一个人倒地,打斗也就结束了。在电影里,事情往往不会这么简单,你来我往几拳后,演员 会倒向地面,然后他们又会在地面上扭打、挣扎一阵子。虽说这种做法很落俗套,但这也正是打斗的魅力所在,它会向你传递一种信息:这两个角色可不是只会出拳的暴力机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他们之间有着无比纠结的私人恩怨。 当演员倒地之后,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不平衡的,总有一个人压在另一个人身上,当然,过一会儿局面也 有可能逆转。很多打斗的场景都是在地面上了结的,因为在地面上,很容易看出谁胜谁负或者是打成了平手。从高处拍这种地面上的争斗倒是挺容易的,只要透过压在上面的人的肩膀往下拍就行了,但要想拍到上面人的脸,就得动点脑了。你可以把摄影机放在地板上,不管用不用三角架,摄影机都会离人脸太近。此时为了拍下整张脸,你就不得不选用广角镜头。这就有点别扭了,因为应该是你自由选择镜头,而不是拍摄距离逼着你用哪个镜头。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让演员躺在桌子上打,这样,摄影机就可以从下面拍摄。此

时,要拍到上面人脸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又能让观众体会到被打的人是什么感觉。请记住,不管是从上面拍还是从下方拍,要使用同一种镜头,且摄影机与受害者脸部的距离要保持一致。当然,演员的安全工作要做好,桌子周围需放点垫子,以防有人掉下去摔伤。还有,别让演员在桌子上表演太复杂的动作,漂亮的动作还是留作特写用吧,给这场争斗来个有力的结局。

 

1.7 含蓄的暴力 如果你既想要拍点暴力镜头,又不想拍成限制级电影——满是鲜血、斗殴,那你就得在拍摄上想想办法。有 时候,镜头可以拍得很暴力,却不用出现真正的血腥场面。 下面的镜头取自电影《杯酒人生》3,一个女人正用头盔打一个男人,她一下一下地把头盔砸到男人的脸上,直到打得他头破血流。这个场景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很重要,它向我们展示了这女人有多暴躁,多暴力。但这个片子是喜剧片不是恐怖片,不能出现头破血流的镜头,所以我们需要一点技巧,那就是:只拍摄女人进攻的场面,不拍受害者。 这个技巧最大的好处是,即能拍出不错的暴力场面,又不会有演员受伤。拍摄时,摄影机的高度大概到腰,用仰角拍摄攻击者,同时,攻击者也得装出打得很起劲的样子。在拍摄这个镜头之前,最好向观众交代一下受害者是怎么被**的。受害者最好直直地站在镜头前,被打中后倒下去,记得用上前面讲过的特效,拍得真实点,然后就可以按照本节的方法继续拍摄暴力场面了。此时,受害者已经溜走了,你需要在受害者倒下的位置上放几个垫子,让攻击者有东西可打。这个方法的过人之处在于:它是一个连续的镜头,不需要剪辑,而且观众也能看到攻击者愤怒的表情。所以,用这种方法拍出来的暴力场面很吓人,很生动,比使用替身演员再加上后期剪辑拍出的片子效果还要好

 

《杯酒人生》(Sideways)j 摄于 2004 年,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爱情、酒和性的故事。

 

1.8 胜利瞬间 当一场打斗结束时,必然有胜有负,这就需要每个角色表现出胜利者或失败者应有的效果。在电影中,胜负 通常一目了然:胜利的一方会骑在失败者的身上,把他往死里打或者干脆地把他杀了。但在此之前,拍好胜利的瞬问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电影《爱国者游戏》的剧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拍摄两个演员选用的灯光和镜头都是不一样的。胜利的一方坐在失败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脸部的表情,猜出他心里在想什么。而拍摄失败者时,一般会有强光打到脸上,并使用长焦镜头,从胜利者的视角进行拍摄。由于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拍摄方法,胜败双方处境的对比会显得无比鲜明。 最后,失败者会从镜头前倒下去,镜头中只留下哈里森一个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宣告了打斗的终结, 也能让观众把注 意力集中到英雄的身上,感情 得到彻底地释放。 右图中的第一个镜头,打斗双方一起躺倒在地,你可以采用 16 节中的技巧在桌子上拍摄,或者你只要把摄影机放在地上,歪过去一个角度就行。拍摄第二个镜头的时候,你可以选用长焦镜头在高处拍摄,你也可以选择短焦镜头。从近处拍摄。不同的镜头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究竟如何选择还是听从剧情的需要吧。短焦镜头,又称广角镜头,视角广,景深大。

 

2 追逐镜头

2.1 紧跟被追踪者 想要拍好追逐的场景,不一定要拍两个人,事实上,镜头中只有逃亡者拼命地奔跑,而身后的人却久久不露 面,这样的气氛往往更紧张,更吓人。 当然,这种只有一个人的追逐场面也不是万能的,你需要向观众交代清楚,画面中这个奔跑的人是在被人追,这样观众才不会犯迷糊,觉得他只是在跑着玩儿。拍摄的时候,演员最好能跑得艰难一点,比如翻过一个小山,不停地改变方向等。如果你是在晚上拍摄的,背景得用灯光照亮,这样观众才能感觉到奔跑的动感。拍摄这样的追 逐场景,摄影机一定要离演员很近,并且要使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能拍出很强的动感,它也会加大景深,使背景显得很宽阔。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摄影机与演员距离保持不变,这样,观众才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下图中,演员都在画面的中心。事实上你不一定要采用这种中心取景的方式,只是不管采用哪种取景方式,在拍摄的过程中就不要改变。只有保持统一的取景方式,观众的注意力才会一直集中在演员身上,感觉他的呼吸、心跳。还有一点,演员最好不停地改变奔跑的方向,方向改变得越多,观众就越紧张。如果能爬一个小山坡,效果就更好了,因为爬山的过程中,演员可以表现得很费力、很痛苦,而且同时他还能不停地改变方向。使用这种拍摄方法,不管最后追踪者出不出现,在奔跑的过程中,千万别让他露脸。因为一个人的逃亡才能制造出足够的悬念,让观众紧张不已,欲罢不能。

 

2.2   长焦拍摄一般而言,追击的场面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在前面跑,一个人在后面追着。但如果换个拍摄的角度,就能制造出更为强烈的紧张感。方法是:逃亡者从镜头前跑过,而追踪者却径直朝着镜头跑来。当然,

不是所有的剧情都能用到这种追踪的角度,但只要逃亡者有个明确的方向,并且追踪者可以从侧边赶过来,你就可以试试这种方法,画面感真的很强。拍摄这种场景的时候,也要选择长焦镜头。因为,当逃跑的人自左向右地从镜头前跑过时,你需要跟着他摇拍,保证主体清晰,背景虚化,而长焦镜头能增强奔跑的动感。奔跑过程中,最好有树或者其他障碍物从演员身边闪过,这样就更有速度感。我们知道,长焦镜头可以压缩空间,所以,即使追踪者还有一段距离,在镜头中也会显得很近。 在拍摄之前要设计好逃跑者的路线,然后要保持追踪者和摄影机在逃跑者的两边,并与逃跑者的距离相等。你可以跟着演员跑,但如果你的长焦镜头足够长的话,你完全可以站着不动使用摇拍,又省力,效果又好。 意,拍摄这样的场景时,一定要拍清楚追踪者。下图是《指环王》的中的追踪场景,它的背景有点乱,地形很复杂,又有很多树,但由于追踪者人多势众,追踪的效果还是很清晰的。如果你要拍的片子里只有一个追踪者的话,你就得选取一个干净点的背景,一定要让观众看清是谁在追着主角跑。摇拍,一种拍摄方法,拍摄时镜头跟着主体运动,保持镜头与主体相对静止,以达到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效果。

 

2.3   狭窄空间中追逐在拍摄追逐的镜头时,如果你想制造紧张感,你可以让演员在狭窄的空间里跑。演员会跑着跑着就无处可躲了,这个时候观众就会知道,他快被抓住了。要拍好这一条,你得找到一个本来就不太大的巷子,拍摄时采用短焦/ 广角镜头,这样,当演员朝着镜头跑时,动作会显得很夸张。广角镜头有一个缺点,它会放大空间,令狭小的空间被夸大,但它也有突出的优点——它的视角比较大,并且能放大动作幅度。换句话说,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可以拍进去更多的背景,也可以加快演员的奔跑速度。这两种效果加在一起,

就会让人觉得演员的确跑进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拍摄的过程是这样的:摄影机要摆在巷子的中间,演员先是朝着镜头跑过来,当他快要撞上摄影机时,改用摇拍,演员这时要回头看,制造紧张感。拍的时候,摄影机可以放低一点,采用仰角拍摄,这样会让空间显得局促、幽暗。当演员跑过摄影机之后,就可以停拍了。有趣的是,稍稍换一下设计,就可以拍摄出完全相反的效果。摄影机和演员的位置都不用变,只是最开始的时候,你要让演员边跑边往后看,并发现追他的人已经被甩掉了。当演员经过摄影机时,依然采用摇拍,然后镜头一直追着他跑出视野范围。这样一来,就表现了一个逃脱追踪的情景。

 

2.4   宽阔空间中追逐在追逐的场景中,最好能给逃跑者一个目标,它可以是一间房、一处入口或者一辆车,总之得让逃跑者有地方可去。当他离目标越来越近,观众就会越来越紧张,他们知道这里是关键,却不知道等待着逃跑者的究竟是什么。在这种场景下,你可以让逃跑者真的被追上,这拍起来很简单,演员表演被捉住就行了。但是如果你一方面想要保持演员间的距离,一方面又想制造出一种快要被追上的紧张感,你要怎么拍呢?这可要动脑筋了,如果方法不对,看起来就会像是两个人各跑各的,互不相干。要在距离不变的时候拍出紧张的感觉,秘诀就是:用两台摄影机用不同的速度追着演员拍。这样拍出来的画面会有一种错觉,让人觉得主角快要被抓住了,可实际上他却没被追上。当观众看到这样的镜头时,他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角正在拼命地逃跑,后面的人马上就要追上了。注意,追踪者其实并没有追上来,他只是看起来像是要追上了。真的追上和像要追上,很微妙的区别,但对剧情发展来说,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下图是电影《躲猫猫》里的场景,本来这场追击很无聊,但导演却拍出了恐怖的气氛。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着他的住宅飞奔,摄像师从后面以比他快的速度跟上来,这样拍出来的感觉就像是他快要被追上了一样。

此时,另一台摄影机在拍追踪者,摄像师与追踪者要保持同样运动的方向,但演员的奔跑速度要比摄像师快。记住,在这里,摄像师是向后倒着跑的,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才会让观众觉得后面的人在追他们,而且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最后说一下镜头的选择。拍前面奔跑的主角的时候,要选用长焦镜头,制造更多的恐怖气氛,因为长焦镜头会压缩空间,目标会显得很近,不论主角跑得有多快,都会有一种总也跑不掉的感觉。拍追踪者的时候,要用短一点 的镜头,短焦镜头有提速的效果,追踪者跑过来的时候,会快得跟超人一样。《躲猫猫》(Hide and Seek, 心理悬疑片,有较多追逐场景。

 

2.5   制造惊恐奔跑的场景里演员一直跑就没劲了,如果你能在中间制造点惊恐气氛,效果就会好很多。 方法有二: 一是镜头里出现某样东西,但演员没看见; 二是演员看见了恐怖的东西,但镜头里没出现。在这一 节中,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制造悬疑和恐慌感。 在电影《深人敌后》’中就有这样的场景:主角跑着跑着然后停了下来,自认为已经把敌人甩开了。这个时候,如果摄影机与主角的头同高,观众就会发现,敌人正从他身后抄过来。这种镜头足可以制造出一丝悬疑感,但我们还有更高明的方法,足以吓观众一大跳。首先,把摄影机放低,当演员听到什么声音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跑出去。这个过程中摄影机不要动,这样观众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然后拍一个长焦镜头,告诉观众树林里有敌人。 拍摄要点:摄影机的高度要低于头,用仰角拍演员。最好演员身后有东西可以靠着,一块石头或者一棵树都行,这样,演员就躲过了敌人的视线,观众也会觉得挺合理。当演员听到有什么响动的时候,他会惊慌地四下张望。这时,摄影机别动,只拍演员的动作,别去拍他身后的情景。这就制造了一种悬念,观众会感到害怕、恐慌。这个状态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之后再拍追踪者,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下一场追击。

 

《深入敌后》(Behind Enemy Lines),战争片,动作片,欧文.威尔逊主演。

 

 

2.6 看不见的追踪者 人们都有一个心理:看不见的,才是最吓人的。拍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心理拍出恐怖的效果,前 提是你要让观众相信,确实有东西在追主人公。另外别忘了配上恐怖的音效。在电影《美国狼人在伦敦》中,我们的主角正走在地铁站里,突然他听到了异常的声响,有狼!他惊慌地侧耳聆听,四下张望,却不见狼的身影,只能听见有东西在悉悉索索作响。突然,狼人出现了。这时,我们也不要太去拍狼人,而要从狼人的视角拍主人公。摄影机从角落慢慢移出,看着主人公慢慢地进入视线。这样拍,观众会觉得自己变成了狼人,正一步步逼近自己的猎物。但是,如果一开始我们就采用这样的视角拍摄,观众就不会对主人公产生同情之感,所以我们要做好铺垫,先拍一下主角惊慌失措、四下寻找的样子。两种视角的结合会带来非常震撼的效果。要拍出这种效果,一定要先拍一下演员惊慌的样子,然后转到一个角落,从地面的高度拍演员。记得要选用短焦镜头,这样可以拉大景深,让演员看起来很远,而当摄像师从角落走出来,逼近演员的时候,镜头的速度会显得很快,比演员逃跑的速度要快得多。这样的拍摄技巧非常有用,你可以一直这样拍,直到最后一刻才让凶手露面。--------------------------《美国狼人在伦敦》(AnAmericanWerewolfinLondon),惊悚片。两位美国青年到伦敦旅行,遭狼群袭击后化 身为 狼人。

 

 

2.7   突然袭击电影里往往有很多思维定式,如果你能打破它,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追逐的场面里,一种惯用的拍 摄手法是,从袭击者的角度拍摄受害者,然后镜头越来越近。在这里,只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变,效果就能让人震惊。在电影《拿命线索》中,主角在前面逃跑,摄像师在后面追着拍。观众们已经习惯这样的情景了,他们想,他一定跑着跑着就跑到了一个门口,或者突然停下米,或者是其他什么老套路。可是说时迟那时快,袭击者突然出现,从后面抓住了逃跑的人。这就打破了思维定式,因为一开始,观众以为他们是处在袭击者的视角,可他们错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占据袭击者的视角,袭击者就在他们身边,最后来了个突然袭击。这样的设计出其不意,肯定能吓人一跳。 拍摄的时候,使用短焦镜头,紧跟在逃跑者的身后跑。设计情节的时候,最好给逃跑者一个目标,一扇门或是一个角落都行,有了目标,观众就会有期待感,他们会觉得不论如何演员都会跑到那里的。在这个过程里,你要让摄影机稍稍追上一点,但在演员到达目标之前,袭击者一定要一个箭步跑进镜头,抓住正在逃跑的人。这样的设计一定要出其不意,千万不要让观众猜出你的心思,因而整个过程不能太长,几秒就够。情节的设计要有紧张感,受害者要又害怕又绝望,跌跌撞撞地在复杂的地形上挣扎着逃跑。-----------------------《拿命线索》(MurderByNumbers),惊悚悬疑片,关于天才少年的杀人游戏。

 

2.8  神出鬼没 追击场面也不全是一个跑着,一个追着。有时候,跑的人也需要躲一躲,希望能甩掉后面的人。这种类似捉 迷藏的情景中,要想吓到观众,袭击者就得突然变得很神速,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袭击者是不可能追这么快的。但在电影中,一点拍摄技巧加上后期剪辑就能骗过观众,让他们觉得,逃跑者那一刻的迟疑的确给了袭击者很大的机会,让他有时间赶上来。下图是电影《蓝丝绒》中的场景,只见丹尼斯·霍珀正幽幽地朝着一栋楼走去,过了条街,消失了。然后镜头切到了凯尔·麦克拉克伦,他正在楼里往下看,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这样过了一会儿,镜头又换成了凯尔的视角,突然发现丹尼斯居然就在很近的地方,他出现得如此神速,观众肯定会吓一跳,凯尔也要继续逃跑了。一个本来挺普通的人,一但学会了神出鬼没,就令人恐怖了。拍摄这样的情景有几个注意点,第一个镜头拍袭击者,他应该消失一阵子,需要被墙或楼梯什么的挡住。第二个镜头要拍逃跑者,他必须停下来思考。第三个镜头要从逃跑者的角度拍摄,一定要选用长焦镜头,这样会让袭击者显得更近,效果也更好。在《蓝丝绒》中,凯尔是向下看的,在拍摄你自己的电影时,演员可以随意向前看或是向上看,但一定要保证追踪者已经消失了。拍摄的时候,追踪者也可以跑动,可是那样的话,他就不会显得那么神速了。一个在远处幽幽走着的人突然在面前现身更能让人吓出一身冷汗。-----------------------《蓝丝绒》(Blue Velvet),恐怖悬疑片。主演是丹尼斯·霍珀、凯尔.麦克拉克伦

 

 

2.9 千钧一发 眼看着角色就快要逃脱了,罪恶的魔爪却又从身后袭来,这情景也挺吓人的,导演要到最后才用,因为这一次要是再被追到了,该角色要不马上会死,要不就是彻底跑不掉了。在电影《人类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演员正在楼道里跑着,追他们的人已经被他们打倒在地了。他们跑到一扇门前,拼命地想打开,这时,只见镜头向他们推近。在那三个人逃跑的同时,另外一个镜头中,倒地的人正在慢慢地爬起来。拍这个人时,摄影机要慢慢地后退。两个镜头的结合会制造出无比紧张的气氛。在《人类之子》中,倒地的人还没有真正地追上来,他只是爬起来就已经够吓人了。在你的影片中,如果真的有人在后面追,效果就更强烈了。在设计这样的情节时,要给演员设置一个障碍,例如一扇锁住的或是卡住的门,总之一时半会儿打不开。演员开门的时候,第一台摄影机就可以从后面推上去。第二台摄影机用来拍袭击者,拍的时候要慢慢地向后退。你没有必要把袭击者拍得很清楚,他可以躺在地上,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只要摄影机慢慢向后退,就可以制造出紧张的气氛。 拍摄的时候,两台摄影机一台手持,一台放在摄影推车上,这样拍出的效果才更恐怖。拍摄逃跑者要使用手持摄影机,而拍摄身后袭击者的摄影机要放在摄影推车上。最终的效果是,一个镜头慌作一团,一个镜头又慢又稳。稳的镜头显然占了上风,袭击者的胜利已成定局。--------《人类之子》(Children ofMen),科幻片、灾难片,展现了世界末日前的众生相。

 

 

2.10 追踪的脚步 追逐的场景中,前后两个人并不一定是受害者和袭击者的关系。有时候后面一个人仅仅只是想追上前一个人 而已,并不想伤害他。这样的情节里,被追的人最好对身后的状况毫不知情。在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男主角在前面跑着,爱美丽在后面跟着,试图追上他。这时,摄影师采用了很低的角度,重点拍爱美丽的脚。此时,观众可以感受到她焦急的步伐,也能感受到她离男主角的距离。低角度拍出的效果要比正常视角好很多,我们就是要这种紧张感。拍摄的时候,摄影机要紧跟在追踪者的身后,在前面跑的演员要稍微偏右一点,不要挡在摄影机前,保持这个角度才能同时拍进两个演员。还有一个技巧,追踪者不要跟前面的人一个方向,她只要径直向前跑就行了,这样你才能比她跑得快一点,拍清楚她的脚,同时保证前面的人也在镜头里面。用这种降低视角的方法拍摄出的画面会让观众浮想联翩,他们追随着主角的步伐,猜测着他的表情,心情随着距离的远近起起伏伏,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当然,这个镜头不能单独用,前因后果还是要交代清楚的。这种镜头很好拍,可以用手持摄影机拍,也可以用摄影推车拍,演员在跑的过程中可以改变方向,爬山也没问题,但是镜头的时间不宜太长,不然观众会崩溃的。在《天使爱美丽》里,这个镜头还是有点喜剧气氛的。当然,你也可以用这种技巧拍出严肃一些的镜头,比如说特务偷偷跟踪的情景。----- 《天使爱美丽》(Amelie),法国文艺片,讲述一个善良少女的生活和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