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修炼为何比男人快三倍

 口代衣 2017-03-07

“女修三载,男必九年,虽为日较易,然得师甚难。须三年。 道教祖庭青城山,过去全山道观都是女人主持。 女人修炼相较之易,乃是生理上的天赋: 一、女人之性,柔、弱、静、敛…等,合于道,为道之居处。 二、男体九阴一阳,女体九阳一阴。 男子唯性器属阳,故显态。其余为阴,阴隐,故男体呈现结实内凹之隐态。 女子唯性器属阴,故隐态。其余为阳,阳显,故女体呈现饱满外凸之显态。 所以男女阴阳交合,须从性器交合,产血肉婴儿。 人体内部自有阴阳,内部阴阳交媾,产仙胎,成仙。(此胎无形无象,只是比喻) 三、男体性命相距八寸四分,女体性命相距一寸二分。 男人心肾距离八寸四分。 女人以血为肾,所以入手炼血,第一关斩赤龙,心和血元距离一寸二分。 或者理解为心和丹田的距离。 四、男体主泄露,女体主聚斂吸收。 故上乘风水之地,为了藏风聚气,必然呈现女人躯体的模样。 譬如男女性交,男子泄精而衰,女子却可以吸收男子释放的精气。一个体弱多病的女人,若能嫁一个精气神旺盛的男子为妻,她会逐渐不药而愈。这也是已婚妇女比长期单身女性气色、寿命更长的原因之一。 基于生理构造,女子采阳补阴易,男子采阴补阳难。 不过如果男人懂得简单的房中术规则,那么性爱越做越健康,做完不但不会疲惫,还可以去逛街。 还有就是在丹道而言,女性的性能量几乎是无穷的,性生活数量越多越好,对身体有补无损,男性则过度即亏。 “一位道教长老(朱鹤亭、法名玄鹤子)说过的一句话:“道在造人的时候,男人的生理设定要释放能量,女人的生理设定是要吸收能量。”男的能量都释放了,女的释放的少,还要吸收能量。因此,男的平均寿命要比女的平均寿命短。所以女的修行感应特别强,容易和宇宙沟通。 女人在百日筑基中就进入了男人修炼多少年才能达到的地步。因为女人在生理上与男人有区别,女人只要用心练上百日后,都能超过男人苦练的三年成果。所以,才有了传男不传女之说。因为男人都很自私,怕别人、尤其是怕女人超过自己,所以不传女人。因为自私的原因,世上有很多真功夫失传了。 ” 五、“柔人行道与刚人不同,而其成功比刚人亦易。刚人伏气三年,柔人一年可伏,以丹在身中,故也。” 六、“男子全身属阴,只有中间一点属阳,练功是用这一点真阳去战胜群阴,实属不易。 相反,女子是全身属阳,只有中间一点属阴。女子练功是用大部群阳去战胜一点真阴,故而不难。所难者是真传耳。” 同第三条 七、女子性静 “就丹道言丹道,女系坤体,性近静定,远较男修士为易成。然而自古以来,仙佛圣人三最高境界中人,女子反不逮男子远甚者,非在不能者多,而在不为者多也。……实则金丹诀法,男女修士,除起手有别外,斩赤龙而后,男女修功,均无甚差异,举凡道藏典籍中之一般修道诀法,女子皆可用之也。” 八、女子易伏气 又问:"女子炼形,不伏气乎?"答曰:"女子性阴,其气易伏,而赤脉最能害道,其所重者在此,故下手则在着重处用力,赤脉一斩,气自驯顺,非若男子性阳,其气难伏。譬如男子伏气要三年,女子一年可伏。果是女中丈夫,得师口诀,行太阴炼形法,三五年间,即可成道,比男子省力。"   “何以女丹之道,至简不繁?女子之性纯全,女子之身安靖,但得一点工夫,便能澈底造就。不似男子之念颇多偏僻,故其身心所尚不同,女子之工比男子便捷些。女丹从养真至胎息,其工已得三分之二,不若男子之工,便有许多作用,方能到得调神地步。” 九、绥山道士曰:"赤龙自斩,乳头自缩,如男子一般,而真阴之气化为真阳,以后用工,与男子无异。但女属静体,后四层虽与男丹同其运用,而其建功更速矣。"

九、“ 性活动本身即是生命的冲动,是向母体的回归。母体即是道,一切宇宙现象、社会现象皆源于道,一切人生现象皆源于母体。 道学是一种女性的哲学,道本身具有母性的特征。精神分析家往往以为女性在生理上是有缺陷的,因之形成所谓“阉割情结”,内丹家却认为女性、男性生理上都是完整的,女性更切近于道,故修丹道女性较男性为易。 微精神分析学证明女性的性高潮体验几乎是无限的,内丹学也认为女性蕴藏的性能量几乎是无穷的,以此作为同类阴阳栽接丹法的根据。 中国自周公制礼作乐三千年来维护父权家长制君主政权统治的一个最大的秘密,就是利用孔、孟、程、朱的儒学有效地封闭了女性的性能量和成功地对女性施行性压抑。 若干万年前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就是男女之间的分工,因之男女之间的差异和相互需要是天然合理的,阴阳互补、琴瑟合鸣、男施女受是道学的根本原则。 ”(胡孚深) 纵欲伤身是针对男性的,女性的性能量是无穷的,男性生理结构主泄,他的爆发力强而不持久,女性生理结构主吸收,她是温柔绵长吸干你。所以风水地像女人的身体,而男性修炼也要恢复女体特征才能得道:他的性器会内缩,乳房能出乳汁。佛教虽然宣说女体低劣,要转男身才能成道,但他们实际还是恢复女体。 女人没有纵欲伤身这回事。古代人讲究多个身心健康气息洁净的对象。现代人身体不好,吃杂了身心不健康的对象,不但不营养,还会体内不同对象的浊气冲突化火,然后你这病就是电线杆上专治的那类了。

十、《十大经·雌雄节》译文: 黄帝能够洞彻吉凶的先兆、辨析《雌节》与《雄节》这关于治国修身的两种基本处世规则,所以能够分清导致福祸的原因所在。举凡自我炫耀、自以为是、自我夸耀,倨慢不逊,都称之为“雄节”;举凡宛顺、温和、谦恭、卑让的,都称之为“雌节”。所谓“雄节”,大抵属于自满的范畴;所谓“雌节”,大抵属于谦逊的范畴。依仗“雄节”,假使偶有所得的话,并不意味着即是福吉;立足于“雌节”,如果一时有所损失的话,那么最终也必然会有善报。如果依仗“雄节”屡有收获,那也只能视为积累祸因,最终是忧虑凶险并濒临死亡。如果立足“雌节”而常有所失,这正是积累福德的过程;谨慎地戒备自己而不背离“雌节”,大福就必然会来至。 关于祸福的趋向,凡是先动者大抵都有祸凶,而后发者一般都有福吉。然而有时也会发生先动而无凶祸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恒久地执守雌节、雄节不失的缘故。有时也会发生后发而无吉福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顽固的依恃雄节、雄节未去的缘故。有时还会出现先动也无凶祸、后动也无凶祸的特别情况,这也是恒久地持守雌节、雌节不失的缘故。有时又会出现先发也无吉福、后发也无吉福的特别情况,这仍是顽固的依恃雄节、雄节未去的缘故。 大抵好用雄节的,都可以说是有害于生存,作为统治者则会毁灭,作为一般百姓则会亡身。雄节,守国则不安,做事则不会成功,求取则无获,征国则无胜。其自身不会长寿,子孙也不会蕃衍。所以这种雄节实为“凶节”,结果是在散失其德。而凡好用雌节的,都可以说是在承接福禄。作为在上位的富者因之昌盛,作为在下位的贫者因之得到足够的衣食供给。采用雌节,守国则安,做事则成功。求取则有收获,征战则胜。不但其自身会长寿,子孙也会蕃衍。所以这种雌节实为“吉节”,结果便是积聚其德。因此说,积聚其德的会昌盛,积累祸殃的会灭亡。考察他是积殃还是积德,便可以预测祸福的趋向了。 十一、道家认为雌是生命之始,是第一性。 https://www.douban.com/note/564070414/ 女体既然更适宜修炼,为何男性成道更多? 一、古时女子无才为德,识字较少,不能读丹经。 二、古时女子不易见人,也难以出门求师访道。 三、古时女子不可抛头露面,故传道的女师也就更少。 封建乃至当今不远的时期,由男人传授女丹或者传承女丹功法时,较难以启齿或羞于听闻。 ——————————————————————————— 题外: 宗教对于性别高等、低等的意识源自本民族从经济劳动生产的来的经验,也是人构筑的文明,人构筑的观念。 佛陀提出众生平等,但同时也一面目睹着印度女性的悲惨遭遇,一面宣称女身下劣、女性精神次等,以此延伸到对雌性动物的厌恶,制定接触雌性动物有罪而接触雄性动物无罪的戒律,这是他接受的印度文化教育,但是放在他的年代,他已经相对是善待女性的印度异端了(比如他接收了女弟子)。但也远远低于当时中国的文明程度,更低于现代文明程度。禁止接触雌性动物另一方面可能也由于当时佛教僧团还有大量兽交行为记载和针对此的戒律。 现代推广佛教,也伴随着推广佛教的性别歧视文化意识,有良知的中国人,应当有选择的吸收佛教文化。佛教场所规定女人行、坐都在男人后面,毫无顾忌的开示女身次等、女性精神次等。在其他场合这样做,一定引起公众哗然反对,但是在教主面前,人们就没有了质疑、反对。 在现代,人们只要把落后文明封装到宗教,丑恶就有了庇护所,一旦生长繁荣,就开始对高等文明反扑。从欧洲到中国,低等文明用宗教吞噬高等文明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伊斯兰文明蚕食欧洲。 也许人们不太了解印度历史和今天,印度女性的悲惨命运。 西方人就反过来塑造女神,用女性精神特质代表爱、美、丰收、智慧、仁慈、温柔、自由、无限的宽容、公正等闪光的人性特质,连命运女神也是女性。 东西方女性地位差异的根源在经济生产方式。 东方农业经济下,力气小的女人无法发挥长处,在意识文化中沦为次等。 西方商业经济下,擅长沟通、谈判的女人,很快得到男人的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