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拟建青花梨种苗培育基地

 yzsr273 2017-03-07
  果农向参观人员展示青花梨套袋生产技术。
    本报记者谢磊 特 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果农向参观人员展示青花梨套袋生产技术。 本报记者谢磊 特 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有种苗卖吗?知道哪里有种苗卖吗?”自本报今年6月16日、7月21日《龙门时政》报道龙门青花梨示范种植情况后,引起县内外许多农户关注。记者近日就青花梨种植采访果农时,许多果农都流露出求“苗”若渴的心情。“几乎每天都是门庭若市,近两个月前往青花梨试种点参观青花梨长势和咨询相关种植技术的农户超过600人次。”龙门县龙城街道水贝村青花梨试种点果农陈宇谦对记者说。

改进种植技术降低种苗成本

“今年上半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暨农作物新品种现场会举行后,每天都有许多果农打电话咨询青花梨的种植技术和果苗供应情况。”龙门县水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福建引进的种苗已被抢购一空,而新种苗预计明年春节后才可到达。

“果农对青花梨的种苗需求日益增加,然而,长期从福建引进青花梨种苗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龙门县制订的黄龙病综合整治方案将青花梨也作为果农改种、轮作的推荐种植品种,接下来县农业局和县水果办将规划建设青花梨种苗培育基地,与福建方面合作引进青花梨示范苗培育种植,并对相关种植技术进行改进实现本土化,届时不但种苗成本可大大降低,种苗质量也将更有保证。

果农建议打造龙门青花梨品牌

“种植技术我不担心,关键是销路要有保障。”龙田镇沙塘村村民旋志标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记者发现,在龙门有着类似担忧的果农不在少数。

对于青花梨目前的销售状况,该县水果办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全县青花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不大,销售范围也只是局限在本地及周边地区,虽然在宣传上引起巨大反响,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广西青花梨得到推广种植,今年上市价格大约每公斤2.4元,而龙门青花梨的售价却达到每公斤6元。”该负责人认为,龙门青花梨市场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意味着龙门青花梨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果农陈宇谦认为,龙门除了应不断改进青花梨种植技术外,打造青花梨的品牌是关键,同时在包装上也应走精包装路线。“经过近几年的经营,我们已建立相对成熟的柑桔市场销售网络,青花梨种植面积和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将青花梨的销售与柑桔销售网络捆绑。”县水果办相关负责人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