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入围率、会议评审立项率是多少?

 pursuitman 2017-03-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分为通讯评审(通评)、会议评审(会评)。通评阶段,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遴选5000多(2012年5081名、2013年5136名、2014年5492名、2015年5398名)名通评专家,按照专业对口和回避原则,由5名同行专家对每份申请书的课题论证活页进行盲评。会评阶段,在会评专家库中随机选取280人左右(约占专家库1/4),分23个学科组,按照专家主审、小组讨论推荐、大组评议和无记名投票、召集人和主审专家签署立项意见、提出建议立项资助课题等程序进行。通过上述两次评审,全国规划办将建议立项资助课题报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予以公示。那么,通过两次评审,通评入围率是多少?会评建议立项率又是多少?就让小编和您一起来看看吧。


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12-2015)以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历年公布的各类项目立项结果,以此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近年项目申报、入围、立项情况及变化趋势、导致原因。


2

基本情况分析


2.1 通讯评审入围率、会议评审立项率


表1  2012-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入围率、立项率统计


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12-2015),近年基金项目申报数、入围数、立项数如上表1所示,其中,平均入围率等于入围数除以申报数,历年的通讯评审平均入围率分别为:22.78%(2012年)、21.09%(2013年)、20.89%(2014年)、22.70%(2015年);平均立项率为立项数除以申报数,平均立项率分别为:13.04%(2012年)、13.34%(2013年)、13.54%(2014年)、13.53%(2015年)。由此可得,2012—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平均入围率为21.86%,平均立项率为13.36%。近年,入围率和立项率略有浮动,但总体较为稳定。(国家社科单列的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因其特殊性,未作统计。)

 

另外,2014年以后申报数有所下降,可能主要因为2014年全国规划办新政规定“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同年度不能同时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所致。


2.2 入围后成功率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入围率与立项率的关系,小编用立项率除以入围率得到入围后成功率。2012-2015年入围后成功率分别为57.23%、63.25%、64.82%、59.60%,平均为61.11%。可以看到,经过通讯评审,入围后的课题立项率达到了60%以上,约40%的课题在会评环节遭到淘汰。这就意味着,只要通过通讯评审入围后成功率是较高的。


3

各学科入围率


3.1 申报情况


在探讨国家社科基金入围率之前,有必要对国家社科基金各学科申报情况进行分析,受限于现有公开数据,小编只能对各学科申报、入围区间进行统计(如表2)。



表2  2012-2015年各学科申报情况统计


由表2可见,各学科申报明显存在不均衡现象。总的来说,大学科和应用类的应用经济、法学、管理学、中国文学等学科显学位置明显,位居前列,应用经济、法学等申报量甚至有年度超过2000项。人文学科的考古学、世界历史等小学科和人文类学科申报较少,甚至个别仅为300项左右。


3.2 入围率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入围率接近或超过30%的有:考古学、统计学、世界历史、宗教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低于20%的学科有:应用经济、法学、管理学、语言学、社会学、马列·科社、党史·党建等。由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点,各学科的入围率有所差异,小学科和人文类学科较高,而大学科和应用类学科较低(见表3)。



表3  2012-2015年各学科入围率情况统计(百分比)


从表3可以看出,各学科入围率极不平衡。最高的是考古学、统计学、世界历史等,历年平均入围率在30%左右;最低的是党史·党建、马列·科社、应用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入围率低于历年平均,只有不到20%。我们可以将23个学科分成3个方阵:


第一方阵:考古学、统计学、世界历史、宗教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人口学;

第二方阵:民族问题研究、理论经济、中国文学、哲学、中国历史、政治学、国际问题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外国文学;

第三方阵:体育学、社会学、语言学、管理学、法学、应用经济、马列·科社、党史·党建。


从这三大分类以及各学科申报基数可以看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入围率偏重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但也不忽视基础学科的研究。


4

各类项目立项率分析


4.1 重点、一般、青年项目立项分析


表4  2012-2015年度重点、一般、青年项目立项率统计


从项目类别上看,一般项目虽然普遍比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立项数量多,但由于申报基数、政策倾斜、上限控制等原因,立项率相对不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平均立项率为:20.32%、12.60%、14.14%。其中,重点项目立项率远高于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率,平均比一般项目高约7.7个百分点,比青年项目高约6.2个百分点;而青年项目立项率则高于一般项目立项率,平均比一般项目高约1.5个百分点(见表4)。


4.2 青年项目立项变动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2015年青年项目立项率分别为15.51%、14.53%,较之前有所提高。与此同时,青年项目立项占比亦有一定幅度增长,如下表5所示。


表5  2012-2015年青年项目立项占比统计


小编认为,青年项目的增长可能与项目评审遵循“青年项目倾斜政策”有关,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青年学者立项,青年项目指标不得用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指标如有剩余可用于青年项目。”此外,从2014年开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采取了两项新措施:一是青年项目的年龄界限从39岁降低到了35岁;二是降低申报门槛,凡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即可申报各类项目。新措施客观上减轻了青年项目竞争压力,给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多机会,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2014年后青年项目立项占比增幅明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14年之前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年龄要求为39岁以下,为便于统计比较分析,2014年、2015年的青年项目,小编也按此年龄界限进行统计,由此,也愈加清晰可见青年项目立项率、立项占比近年的连续增长。


5

主要结论


本文研究聚焦于国家社会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近年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的入围、立项规律变化。因资料有限,只是对项目整体入围、立项情况、入围后成功率、青年项目立项等做了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课题申请人更多的思考。应当看到,我国在科研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但也应该看到,随着人文社会学科的繁荣发展,在制度设计、管理手段上,一些新举措,层出不穷,效果也初见端倪。


1.各类项目立项率趋增。全国规划办2014年起规定: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同年度不能同时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新政虽然可能导致申报数量有所下降,但立项率较之前有所提高。


2.青年项目得以倾斜。2014年起,全国规划办规定:一是青年项目的年龄界限从39岁降低到35岁;二是降低申报门槛,博士学位符合年龄条件的可直接申报青年项目,无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三是青年项目资助强度上倾斜,与一般项目一致,达到20万;四是立项指标上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青年学者立项,青年项目指标不得用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指标如有剩余可用于青年项目。


3. 各学科强调综合平衡,既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立项重点,又兼顾整体,着眼长远,既偏重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但也不忽视基础学科的研究,既重视发展大学科,又积极培育小学科。

来源:微信公众号 辟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