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父母竟然用三把刀……

 山爷wzs0718 2017-03-07


中国父母竟然用三把刀杀孩子

 

                                          |木虫

 

中国父母眼里,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是自身的一部分,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在不知不觉中用三把刀无情地砍杀孩子

 

【一】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那就是溺爱。溺爱的本质是没把孩子当人看待,而是当成宠物来养。宠物只是人的附庸,不会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生存空间。

 

金晶晶出生在一个令人羡慕的富裕家庭。父母开金矿,攒下万贯家产,成为亿万富豪。父亲开的是奥迪A6,母亲开的是捷达王。家庭的富有,使金晶晶从小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也养成了好逸恶劳、任性不羁的性格。她不仅学会了抽烟、喝酒,还养成了大把大把花钱的习惯。在农村,她每月的开销是2千元,让别的孩子望尘莫及。没有钱,她就向父母要,少则1千2千,多则上万。一次,她撒谎要买东西,父亲甩手给了一叠百元钞票,数了数是2万2千元,不到两个月就花光了。母亲多次训斥她,为此,金晶晶怀恨在心。后来,当父母不再大把给钱的时候,金晶晶竟然伙同男友残忍地用铁锤把母亲砸死。

 

因为,一开始,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人看,孩子自然也就不会把父母当人看。既然孩子是父母的宠物和玩具狗,那么,宠物和玩具狗就有资格向主人索要更多的报酬。因为,她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的快活。

 

溺爱主要有七种:(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一人享用。甚至,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必须买大蛋糕、送礼物。(2)过分关注。全家人围着孩子转,给孩子造成自己是世界中心的错觉。(3)轻易满足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零花钱多,玩具数不清,零食不断。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喜欢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4)包办代替。父母不让孩子劳动,如,自己穿衣吃饭、打扫卫生。这种孩子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的责任,缺失勤劳、善良和同情心。(5)大惊小怪。教育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后要自己爬起来,让孩子从小远离懦弱。(6)剥夺独立。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自卑。(7)当面袒护。父母管孩子,爷爷、奶奶护着;爷爷、奶奶管孩子,父母护着,让孩子分不清是非,性格扭曲。

 

孩子5岁的时候,你替他背书包;8岁的时候,你替他做作业;15岁的时候,你为他买高档游戏机,那么,他20岁的时候,一定不能独立成人,30岁的时候,一定事业不成。溺爱孩子就是老母鸡也会的,但是放手让孩子成长,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的

 

  【二】

 

圣经上说,孩子是上帝寄托在人间的生灵,我们只是代为养育。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是,从掉下来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你的肉,而是一个独立的灵魂。然而,许多中国父母总是喜欢和孩子“黏糊”在一起,分不清你我,而这种“黏糊”正是刺伤孩子的一把锋利的刀。

 

20091126日凌晨,上海海事大学09级法学系公费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24#506的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水龙头上,半蹲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前,她曾感叹,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也没见改变什么!然而,真的没有改变什么吗?一位普通的农家孩子考取一线城市的公费研究生,这不是巨大的改变么?那么,杨元元所说的没有改变,究竟是指的什么?

 

我认为,杨元元的母亲多年来黏糊着孩子,即是孩子口中的不变命运。杨元元母亲早年丧夫,视孩子为灵魂依托,早在大三的时候,就和孩子挤在一起住。孩子考取公费研究生后,又追随孩子来到上海,还在大学内共同生活,睡在一张床上,导致同寝室的学生纷纷离开。

 

母亲的黏糊,让杨元元有一种摆不脱,扔不掉的沉重感觉,也在潜意识中增加了自卑和无力感。因此,平时很少和同学们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学习。然而,传统教育让她失去了责怪母亲的权利和勇气。她唯一的选择就是找学校领导,解决家庭困难。在碰壁之后,感觉绝望,万念俱灰。

 

杨元元的母亲,一位年仅50岁的中年妇女,为什么不能给女儿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和独立自由的生存空间呢?为什么非要苦苦纠缠,死死地和孩子黏糊在一起呢? 在她眼中,孩子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孩子,不分彼此,处于一种混沌的共生状态。双方谁也不能独立,谁也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人生!这是多么可怕的爱啊!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她是独立的!自由的!她只属于她自己,不再属于父母。父母可以为她鼓掌、加油,也可以为她指点迷津,传授经验。但是,千万不要再拿爱来要挟她,千万不要把干涉她的生活,说成是爱。她已经不再需要这种爱了!甚至,也不要说给她自由空间就是爱。为什么非要说爱呢?生命和自由本来就是她自己的。父母的责任已经尽到了,接下来,你要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死死地缠住孩子。

 

【三】 

 

中国人喜欢将“孝顺”视为人生道德。民间流传三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就是不孝之子。儿女们常以“父母在不远游”约束自己,并喊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誓言。父母更是把孩子视为后半生的依靠,希望孩子为自己床前守孝,养老送终。

 

“孝顺”是中国父母砍杀孩子的最后一把刀,也是抹杀孩子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人生选择的利器,是对孩子的道德绑架。任何父母只要高高举起“不孝”这个大棒,孩子立马先矮了三分,甚至要受到社会谴责和道德审判。

 

“孝顺”一词,并不符合现代文明,是单方面的人身依附。责任才更为准确。因为责任是双方面的。父母有抚育儿女的责任,儿女有关心父母的责任。但必须明确的是,谁也不是谁的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是自己的主人。

 

“孝顺”在孩子一方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种是“愚孝”。孩子完全被“孝”绑架,甚至,到死走不出父母的影子。比如,木虫的一位同学,完全有能力考取美国哈佛大学,就因为是独生子,还要“孝顺”父母,最终决定放弃深入学习的机会。一种是“反抗”。儿女由于长期被“孝”压抑,产生逆反心理,转而对父母十分苛刻,甚至虐待和仇视。比如,在农村,有的儿女不让父母登自己的家门,春节不给父母拜年,平时不帮助父母生产,引发许多家庭矛盾,甚至走上法庭。

 

中国人之所以特别看重孝顺,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阶级利用“忠孝”束缚人心,巩固政权。自古以来,忠孝一体。所谓,君让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让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忠孝把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完全掐死了,甚至,失去了是非、美丑界限。二是社会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农耕时代,体力劳动是维持生存的根本,国家不承担养老的任何责任。老年人不能自食其力,又没有养老保险,只能靠儿女的孝维持生计。因此,许多老人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命根子,未来生存的保障。因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养女防备老”之说。

 

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而且体力劳动退居其次,脑力劳动、资本再生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让孩子独立的社会条件。不要忘记,孩子独立的同时,也是老人的独立。

 

父母和孩子是两棵树,他们谁有谁的天空、谁有谁的土地,谁有谁的生活和幸福。他们相互关照,互相欣赏,但又不过多干预。父母一定要有勇气,独自面对孤独、疾病和死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人生必须走过的一道坎。

 

放手吧!天下父母们,告别那三把刀吧。

请不要用溺爱毁了孩子的幼年,用黏糊毁了孩子的青年,用孝顺毁了孩子的壮年。请不要再拿爱的名义来掩盖自己的自私和懦弱了。2017.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