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塔规划简述

 liwenxue1000 2017-03-07


输电线路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即线、金具、绝缘子、塔和基础,杆塔是支撑输电线路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造价要占工程本体投资的30%以上,杆塔的选型取决于输电方式(单回、多回、交直流、紧凑型、电压等级)、路径情况(沿线的规划情况、房屋、林木等)、地质情况、地形条件和使用条件,杆塔的设计是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精心设计,以实现安全、经济、环保、美观。


1 满足电气要求


①电气间隙

②线间距离(水平线距、垂直线距)

③相邻线间位移

④保护角

⑤串长

⑥V串夹角

⑦呼高范围

⑧挂点方式(单挂、双挂)


例:



2 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a 负荷情况


b 口宽和坡度


口宽(包括塔身和横担的口宽)的大小直接影响铁塔的整体刚度和塔重。口宽越小,塔头的刚度就越小,塔头位移及变形就越大,头部塔身主材内力也越大,塔重自然增加,反之则减小;随着铁塔口宽的不断加大,铁塔越来越重,因此,最合适的口宽就是在确保铁塔的整体刚度下,尽量减小口宽,以充分利用构件的承载潜能,实现塔重最轻的目标,同时口宽的大小也与荷载有关,荷载越大,口宽也应越大,反之则越小。一般情况下塔身口宽(包括变坡处口宽)或横担根部的高度和宽度是高度或横担的长度的1/4~1/7。


口宽的大小不仅与铁塔整体的刚度(变形)有关,同时也与塔身坡度有关。当口宽一定时,塔身坡度越小,铁塔斜材就短,同时,斜材受力也越小,斜材重量将会减轻,但铁塔主材内力将加大,主材规格就越大,根据计算,铁塔主材一般要占整个塔重的40%左右,主材的大小对塔重的影响最大,因此,坡度越小塔重反而会增加。反之,塔身坡度越大,根开就越大,塔身主材内力就越小,主材规格就相应减小,但此时,铁塔斜材长度会增长,内力随之而增大,斜材规格将会急剧增加,斜材基本受长细比控制,很明显,也是不经济合理的。同时塔身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基础作用力和征地范围的大小,塔身坡度越小,基础作用力就越大;塔身坡度越大,基础作用力就越小,但塔基征地范围加大,因此,合适的塔身坡度是铁塔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理想化的塔身主材延线的交点位于荷载的重心点。


c 接身型式


不同的接腿(身)型式比较表



d 高低腿规划


铁塔采用长短腿设计是保护线路环境的最有效手段。长短腿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塔位地形,配合高低基础的使用,不但能大大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而且也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长短腿组合时,增加长短腿级差可以更好的适合山区陡坡地形,但随着级差的增大,也增加了长腿与短腿的刚度差,从而导致塔重增加。这是因为长腿和短腿的刚度不同(长腿的刚度小,短腿的刚度大)和根开不同(同一基塔中,长腿的根开大,短腿的根开小)造成内力分配存在差异,导致铁塔部分构件规格的变化而引起塔重的变化。


铁塔高低腿主材内力基本上符合下述公式。


式中:

Nh-任意级差下长短腿的最大内力;

N0-平腿主材内力;

B-平腿时铁塔根开;

h-长短腿级差;

k-铁塔单面坡度


铁塔长短腿对腿部斜材内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不影响斜材的规格。


长短腿级差大小的规划并不是看塔重的增幅,而是取决于线路的塔位地形。不同的地形坡度结合铁塔的根开就应采取不同的级差规划,才能实现经济、合理以及环保化的设计。如在西南地区的山区普遍地形坡度在35°左右,500kV线路的铁塔根开普遍在11m左右,一般控制在7.5米级差就能适应地形的需要,个别地形复杂的塔位,则需采取特殊设计,如500kV二自线瓦候口双回路塔级差设计到目前国内最大的18米级差。


e 折减档距


折减档距即直线塔的荷载分组。对于轻冰区直线塔,控制塔重的主要因素在于风荷载,随着塔高的不同,导地线风压高度系数mz和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bz的取值也不同,为了在不同呼称高下充分发挥构件的承载潜力,往往根据不同的塔高进行荷载分组计算,即不同的呼称高对应不同的水平档距。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导、地线风荷载的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Wxa·W0·ms·msc·bc·d·Lp·sin2q

杆塔风荷载的标准值为:

Ws=W0·mz·ms·bz·Af

其中:

m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B类地面:mz=(Z/10)0.32 ,DL/T 5154-2012,该规程参考GB 50009-2001。新规范GB 50009-2011 B类地面为mz=(Z/10)0.30 );

bz-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


根据上述直线塔风荷载计算的表达式可知,mz和bz都受杆塔高度的影响。在设计风速和水平档距一定的前提下,塔越高,mz和bz越大。若一个塔所有呼称高均按一种水平档距进行设计,势必出现铁塔塔头、上部塔身等公用塔体均受高塔控制,低呼称高时,铁塔未能充分发挥其承载潜能。


且在实际工程中,铁塔的使用呼高主要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即确定经济塔高),但为了满足其他特殊情况(如交叉跨越、风偏、边线、跨林区等)不得不将铁塔规划高度提高,而此时的实际使用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远达不到规划使用条件(水平档距)。若对所有呼称高均按同一规划使用条件设计,势必导致杆塔单基指标不经济,既增加了塔重又增大了基础作用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对于直线塔来说,有必要按高度进行分组设计,以达到充分利用各构件承载力的目的,从而降低塔重。


根据上述分析,高塔折减档距、矮塔放大档距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LH1-任意呼称高下的水平档距;

LH-基准呼高下的水平档距;

uz线-基准呼高下的线条风压高度系数;

uz1线-任意呼高下的线条风压高度系数;

m-基准呼高时的塔体风荷比例系数;

uz-基准呼高下的塔体风压高度系数;

uz1-任意呼高下的塔体风压高度系数;

bz-基准呼高下的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加权平均值);

bz1-任意呼高下的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加权平均值)。


f 变形情况


铁塔实测变形往往大于理论变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因素。


① 螺栓连接的型钢塔每个螺栓与螺孔之间自身存在至少1.5mm的误差。


② 从制造方面,与构件的材料、构件及螺孔精确度、螺孔位置偏差等因素有关。


③ 从组装方面,与组装方式、螺栓紧固程度等有关。


④ 从设计方面,与铁塔的外形尺寸、构件的断面大小、杆件布置方式和连接型式、节点构造及其刚度等有关;一般来说铁塔的抗弯刚度要大于抗扭刚度,铁塔的抗弯主要由主材来承担,而抗扭则主要由斜材来承担,对于任何一个塔来说,其主材的刚度都要远大于其斜材的刚度。


因此,从设计角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 尽可能缩小塔头尺寸(层高,线距),使得塔头尽可能紧凑


② 加强塔身的抗扭刚度

a)尽量采用正方形断面的塔身。

b)在塔重增加不多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塔身的宽度和塔身坡度。

c)在塔身增设抗扭隔面,同时需确保隔面的自身刚度,避免隔面下垂变形而起不到抗扭作用。

d)提高塔腿刚度,避免塔腿斜材与主材的夹角过小,一般情况下塔腿斜材与主材的夹角不小于18°,对于耐张塔和重冰区塔塔腿斜材与主材的最小夹角还应适当提高。

e)塔身斜材宜多采用交叉斜材布置,尽可能少用“K型”布置,“K型”布置的塔身,其扭转刚度要弱于交叉斜材布置的塔身。

f)塔身斜材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过大,以增加塔身的抗扭刚度。

g)塔身斜材的长细比不宜过大,以提高斜材的刚度。


本期主编:山东-秋安

输电线路的我们 舞出精彩人生

输配电线路(设计总群A) 72 468 9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