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随州史上最大的领导之一,就埋葬在小十字街……

 森林一叶 2017-03-07

       1957,文物普查,随州的小十字街,在当时还称之为随州城关镇西关街,在木器社集材场院里面有一大土冢,高2.8米,直径15米,南有拜台;土冢前有个石碑,碑文是:"宋征西将军宗悫之墓,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已亥夏月,知随州事陈树屏立"。     

     宗悫(que,四声),就是这个墓的主人,为他立碑的是清朝光绪年间随州的知州陈树屏。

     乾隆13年,随州知州王云翔为宗悫立过碑。

     乾隆28年,王云翔的下一任知州李阊棱为宗悫立碑。

     道光30年,随州知州金云门“即墓为垣”,意思就是在宗悫的墓旁边建起了城垣,规格更高了,但是到了咸丰11年的时候被毁了。

   这个宗悫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这是随州历史上的一位大咖,是南朝时期的宋的大将,大概比《琅琊榜》里的梅长苏早个几十百把年的那个时代。他有何牛×之处?

     首先,他是成语“乘风破浪”的版权拥有者,宗悫的叔叔宗炳问他将来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乘风破浪” 即由此来。刚刚上映的电影《乘风破浪》是不是应该给随州人民表示下,不说付个版权费,起码应该针对随州市民免费观影。

     其次,他打过越南,而且一直带兵打到越南中部,不亚于1500多年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想想现在我们伟大天朝隔壁的几个小兄弟一直不安分,其实早在1500多年前就被我们随州人打的俯首称臣。

     前面提到过,清朝时期随州的几任大领导都为他立过碑,那时候宣传正名典型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立碑,建庙和建祠堂,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个人报告会、巡回宣讲团,今天我就为宗悫大神做一下个人报告:

      宗悫,在公元443年的时候,他的老板是当时南朝刘宋朝廷的江夏王刘义恭,江夏王就相当与我们现在湖北的省长,当时还属于我们中国版图的越南林邑地区发生叛乱,宗悫就自告奋勇的跟老板毛遂自荐,说他带人去打,老板跟上面汇报同意了,当时的刘宋朝廷就封宗悫为振武将军,让他去搞定这个叛乱。   

     宗悫从小就是个狠人,十四岁的时候他的哥哥结婚,结婚当天有强盗过来捣乱,他一个人出马打的十几个强盗鸡飞狗跳、四处逃窜。

      宗悫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大将,进军林邑,他与1500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遇到一样的问题,林邑地形复杂、叛军聚散灵活。看来越南人从古至今就喜欢躲到林子里面搞袭击,但那时候是冷兵器时代,宗悫的策略是分军数路,偃旗息鼓,悄然潜进,分军奇袭。美军打越战要是好好研究学习下宗悫,也不至于伤亡惨重。

      宗悫的策略十分见效,迅速收复了一大波失地。但当时的林邑王范阳迈不服输,以倾国之兵继续抗拒,而且他亮出了杀手锏,那就是大象部队。是不是很有《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画面感。故事情节都一样,象军一出,宗悫的部队马上吃了败仗,暂时撤退修正一下,反思不足。

     情节还是如出一辙,诸葛亮用大的怪兽贴图吓退孟获,宗悫用的是狮子模型,宗悫召集能工巧匠,秘制了上千只假狮子。这些假狮子栩栩如生、凶猛威武。史料是如此记载,不过狮子作为非洲的特,不知当时是不是已经进口到亚洲国家,而亚洲象第一次碰见非洲狮,到底怕不怕真不好说。不过结局那是肯定的:数日后,两军再次交兵,林邑王自恃有大象部队,十分骄横,洋洋自得,宋军的阵列中突然冲出无数张牙舞爪的狮子,那些大象见到狰狞的狮子,惊慌地调头狂奔,林邑军自相践踏,一败涂地,宗悫驱动大军勇猛冲杀,宋军大获全胜。林邑之乱,遂告平定。


      平定林邑之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宗悫被任命为随郡太守。也就是当时随州最大的领导,管辖的范围比现在的地级随州市要大点,安陆的北边一直到枣阳东边,都是随郡的地盘。

    南北朝初期,南北大约以淮河为界,淮河源头就在随州,随郡的战略意义及其重要,所以在那个时候能当随郡太守的都是南朝的重量级人物,宗悫镇守随郡,相当于戍边大将,抵御北方的拓拔、鲜卑。

    宗悫走马上任,随郡安民的关键在保境,保境的关键下在修兵备战。宗悫下马安民问政,上马治军练兵,打造了一支战之能胜的常备军。有备而无患,宗悫任职随郡时,不仅维护了淮河源、桐柏山一线的安宁,而且周边地区出现动乱,还能率军支援雍州、南新郡平叛。

      宗悫的上级,南朝刘宋王室,争夺皇位的惨烈不亚于你们熟悉的宫斗戏剧情,宗悫或坚持“中立” 或坚持“正义”基本上没有波及自身,一直守土有责。如果再拍一个《XX传》,宗悫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绝对能够撑得起跌宕起伏、揪人心弦的各种大小剧情。

     任职期间,宗悫同志居功不傲,对下宽容大度。当时随州有个土豪叫庾业,对宗悫很刻薄,招待别的客人,满桌酒筵;招待宗悫,却只上咸菜和小米饭,还说:“宗悫是军人,吃惯了粗茶淡饭。”后来,宗悫由随郡太守升任豫州刺史,庾业在豫州当长史,本来以为要背时了,宗悫却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对庾业很厚道。所以后来史家对宗悫的评价是“以将帅之材,怀廉洁之操”。

      晚年的宗悫比较凄凉,退休后,他家喂有一头好牛,当时的地方干部晓得了,要买去进贡给皇上,他却坚决不卖。于是地方官谄言上奏,朝廷意免去了老将军的官职,停了他的薪俸,以致驰骋疆场一生的老将军晚景凄凉。

      宗悫逝世时,他的老家南阳已经成立北朝的地盘了,中国人都讲落叶归根归,但归不了根,所有他的家人把他葬在了一直生活战斗过的随州。一是随州距南阳近,二是宗悫长期在随州任职,群众基础很好,三是随州在汉魏时属南阳郡,葬在随州原则上讲还是自己老家的地盘。如此,他便下葬在如今的小十字街,现在已是小吃、民居林立,城市的钢筋水泥早已湮灭了历史的尘埃!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内容还行,就关注下我的微信公众号“我在小城创业”(微信号:dasui01),在此特别鸣谢!如需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